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铁血时代-169)

申舟被杀死的消息传到楚郢都时,楚庄王正在宫中喝酒,他一阵狂喜,投袂而起。

“袂”就是袖子,把袖子一甩,从座上“噌”的站起来,当时中国没有坐椅子,是席地而地,坐在时候没有穿鞋子,所以楚庄王就光着脚,站起身后就往外走,顾不上穿鞋。

为什么这么急呢?

心里激动啊,宋国人杀了楚使申舟,楚国师出有名了!找到了发动战争的借口了。

这一激动之下,楚庄王光着脚就往外急走,侍从们慌慌张张的,象热锅上的蚂蚁,赶到了屋外,才把鞋子送过来了,另一位侍从跑到宫门外,才赶上来给他送上佩剑,楚庄王大步流星一直走,把御车夫给紧张的,急急忙忙拉来御用马车,直追到市场边上,才把楚庄王拉上车子。楚庄王这么急急忙忙的,是准备任命子反为楚军大将。

公元前595年九月深秋,楚庄王亲率大军,包围宋都。

作为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楚国,几乎所有大的战争,国君都是亲临一线的,这从楚武王、楚文王、楚成王一直到楚穆王、楚庄王都是这种传统。

一直以来战斗力不是特别坚强的宋国人,这次却豁出去了,与楚军浴血奋战。

宋国在中原诸侯国中,是比较倾向和平主义的国家,处死申舟之后,早就预料到楚国会前来报复,于是充分作好了打仗的准备,加固城墙,屯备粮草,在都城实行全民动员。

宋国之所以敢于同楚国开战,是认为晋国绝不会坐视宋国的灭亡。当年城濮之战,也是楚国与宋国先开战,然后晋文公率领晋军援救,最后大败楚军。

这一次,城濮之战的结局会否重演呢?

但是国际形势对宋国特别不利,宋国的邻国鲁国孟献子对鲁宣公说:“小国要避免大国的欺负,就得时不时进贡些礼物,要是等到大祸临头是再行贿就来不及了,现在楚国已经打到了宋国,您可得认真考虑一下了。”鲁宣公一听,赶紧派人到宋国向楚庄王行贿。

宋国从九月坚持到次年(公元前594年)的春季,惟一的希望就是盼着晋国的援救了。

宋国派人急驰入晋,请求晋国政府能够对宋国实施军事援救。晋景公打算出兵,但是大臣伯宗却极力反对援宋,伯宗也说不上反对理由,只是含含糊糊地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这算是什么理由?老天爷现在正眷顾着楚国,是不可与之争锋的,晋国虽然强大,也不能违背天意。这个说辞,其实还是表明晋国对楚国有畏惧之心,两年前的邲之战中,晋军遭到重创,所以还是避免直接与楚国开战,才是上策。

可是晋国毕竟是中原的霸主啊,在盟国遇到危机时,不能挺身而出,这算是什么盟主呢?

晋景公作为一国之君,总觉得晋国避战终究颜面上无光。伯宗看到晋景公面有难色,说了以下几句话:“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这几句话,可以把晋国畏惧楚国的心态很好地勾勒出来。

表面上晋国还是惟一可以对抗楚国的诸侯,实际上自从邲之战后,晋国就失去信心了,不敢与楚国发生正面的交锋。

(铁血时代-170)

最后,晋景公想出一个颇为无赖的计策,派出官员解扬前往宋国。

解扬此行的目的,是搞一些小花招,要宋国君臣千万别向楚国投降,并骗宋国说晋国的援军已经出发,不日就可到达前线。

这个解扬是什么人呢?他是在十三年前晋楚北林战役中,被楚军俘虏的晋军将领,上一次战败被俘,实属不光荣,这次接手诈骗宋国的任务,也不太光荣。

解扬从晋国出发,准备绕道郑国前往宋国,此时郑国正与楚国处于蜜月期,便把解逮捕了,移交给楚国处理。作为前楚军的俘虏,楚庄王对解扬并不陌生,他亲自到囚牢中释放解扬,并且还设宴款待。

楚庄王此举当然别有用心,他告诉解扬,楚国将会还他人生自由,只要他向宋国传话,说晋国的大军不会来解救宋都之围。解扬佯装答应了。

此时楚攻宋之战已经持继了四个月了,战争处于胶着状态,楚庄王急于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逼降宋国。

解扬被带到了宋国都城的城下,登上了楼车。楼车,就是春秋时攻城战的重要工具,其作用一是窥探敌军城内的守卫情况,一是可以在楼车上居高临下向城上守军射箭。

楚庄王交待解扬,一定要告诉宋国守军,晋国的援军是来不了的。

可是解扬一登上楼车,就向城上的宋国守军大喊说,晋国的援军将很快会抵达宋国,宋国守军千万别投降,一定要坚守下去。

楚庄王一听,坏了,急忙差人将解扬从楼车上拉下来,可是来不及了,宋国守军都听到了解扬的话了,并且信以为真,更加坚定守城的决心,却不曾料到,解扬说的话,原本就是晋国政府的诡计哩。楚庄王虽然十分恼怒,可还是爱惜解扬的勇气,既然说出去的话收不回来了,干脆就释放了解扬,由此可见,楚庄王之所以能成就霸业,与他的心胸磊落还是分不开哩。

宋国军民苦苦等着晋国的空头支票,左盼右盼,怎么也盼不来晋国援军的影子。

到了五月份,已经经历了九个月的围城之战还在持续中。无论是楚国一方还是宋国一方,都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累得疲惫不堪,这时所较量的,已经不是谁的武器优良,谁的战斗力强,而是谁更有耐心,更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楚庄王屯兵城下已经九个月,久攻不下,士气低落,而宋国都城内,粮食已经耗尽,外援仍然不见踪影,形势可危。

楚庄王先打退堂鼓了,其中的原因,大约是担心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万一晋国突然在这个时候大举出兵,那么楚军的后果不堪设想(只可惜晋军实无此勇气)。

退兵的命令发布下去,却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正是被宋国杀害的楚国特使申舟的儿子申犀,他跑到楚庄王跟前,长跪不起,痛哭流涕进谏楚庄王:“我父亲明知接手出使的任务,必死无疑,却为了报答君王之恩,毅然不顾安危,去完成君王交予的使命,当时君王说过,如若死于宋人之手,必亲自向宋国问罪报仇,现在君王倒要废弃报仇的承诺了。”

楚庄王自知理亏,可是打了九个月还不能打赢,无论是军队的补给还是士气都出现很大的问题,是继续打呢?还是收兵回国?楚庄王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