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子玉派遣宛春作为楚国特使,前往曹国,与晋国一方进行谈判,晋文公指定狐偃为晋方谈判代表。

宛春提出的两点停战条件:第一,晋国必须要恢复卫成公的权位;第二,返还所占领的曹国土地。作为交换,楚军从宋国撤军。这样一来,双方便恢复到战前的局面。

狐偃将楚国的谈判条件汇报给晋文公,晋文公召集诸位将领一起讨论研究。

此时秦国与齐国的援军都陆续到达,晋文公不仅得到了秦穆公、齐昭公两巨头的支持,而且在兵力上也超过了楚军,岂可以错失这次机会呢?然而子玉提出的停战条件似乎是合情合理,况且长期受困的宋国眼巴巴地等待停战,如果晋国断然拒绝,势必会引起宋国的强烈不满与怨恨,这在道义上是说不过去的,这就会使双方未交战之前,晋国先棋失一着了。

身为谈判代表的狐偃率先发言说:“子玉欺人太甚了!如果依他们这个条件,主公是一国之君,仅仅捞得解除宋围一项好处,而子玉只是楚国令尹,地位比主公低,却捞得拯救卫国与曹国两个好处。这样我们实在吃亏,不划算,我看不能放弃与他们决战的机会。”

狐偃说出了大多数将领心里的想法,大家纷纷表示认同,此时只听得有一人说话了:“我看还是应该要答应楚国人的条件。”大家一听,连忙望去,说话的人却是晋军总司令,中军元帅先轸。

又是先轸,大家屏住声息了,因为先轸的智慧早已征服了众人,他这次又有什么高见呢?每个人都拉长耳朵,静待先轸的发言。

先轸站起身来,对狐偃说:“楚国这么一说,可以使宋、曹、卫三国获得安定,如果我们拒绝,那么可能导致三个国家灭亡,那么责任就在我们一方;如果我们没有道义,那么凭什么与楚国决战呢?不答应楚国人的要求,就是弃宋国于不顾,既然我们是来救援宋国的,又要弃之不顾,我们又将向其他诸侯作何解释呢?楚国人的建议,施予三个国家恩惠,我们的拒绝,带给三个国家怨恨,结下那么多的怨恨,将何以战呢?”

众人一听,哎呀,元帅毕竟是元帅,话说出来,以理服人,透彻、精辟,不服不行啊,可是大家又纷纷议论开了:“元帅所言甚是,可是这么一来,我们不是吃大亏了?好处全让楚国人占走了。”

先轸微微一笑,笑容中充满自信与智慧,他接着说:“依我之见,不如私下里答应曹国与卫国,许诺恢复两国的主权与领土,将这两个国家拉拢到我们一边,与楚国决裂,并且扣押楚国特使宛春,以激怒楚国人,到时楚国人必然按捺不住,势必向我挑战,等到开战后,再作其他决策。”

哎,这么复杂的局势,在先轸眼中居然如此轻松就得以化解,子玉精心设计的一个棋局,却被先轸迎刃破解。子玉的如意算盘是:晋国人如果接受他的和解条件,那么楚国人以一个宋国换回曹、卫两国,楚国仍然雄踞中原,不吃亏;如是晋国人不接受,那么战争的责任就落到晋国人头上,在道义上先输一着了。可是子玉固然聪明,可是不幸的是他遇到了天才军事家先轸了,晋国先下手为强,以复国的诱饵拉拢曹卫两国,只要这两个国家脱离了楚国,子玉还拿什么作为谈判的筹码呢?

日期:2009-07-1707:23:51

(铁血时代-101)

元帅果然见识非凡,深谋远虑,晋文公大喜,同意先轸的建议,下令将楚国特使宛春拘捕,囚于卫国,然后私下与曹、卫两国政府秘密谈判,答应恢复两国的主权,归还两国的土地,前提条件是两国政府必须与楚国绝交。想那曹、卫两个小国,本来就是夹在强国之间的墙头草,风吹哪边倒哪边,哪有什么原则可言,一听说要归还被占的土地,恢复主权,又何乐不为呢?于是宣布脱离楚国的联盟,倒向晋国一边。

不出先轸所料,子玉气坏了。

楚军总司令子玉本来对自己提出的停战条件十分得意,认为如果晋国同意,那么他就以放弃宋国的代价,保全曹、卫两国,并不吃亏;如果晋国不同意,那么国际舆论就会谴责晋国破坏和平,这样对楚军来说,就占有先手了。不想老奸巨滑的先轸却釜底抽薪,反而暗中许诺曹卫、扣押楚使,令子玉的计划全功尽弃。

先轸的计划令楚国既失去宋国,也失去卫国与曹国,这么一来得不到半点的好处,这位楚军统帅不禁恼羞成怒,决定要凭借武力,主动出击,试图寻歼晋军主力。

楚军在兵力上本来就逊于晋军,子玉此举,正中晋文公的下怀。

强大的楚国兵团迅速向北推进,晋文公下令晋军后撤。晋国的将领们对晋文公说:“您是国君,子玉只是令尹,以国君之尊,竟然畏避楚国之臣,这是耻辱。况且楚军已经在宋国作战的时间很长了,士气衰竭,正可迎头痛击,为何却不战而退呢?”

撤军的主意,大约是出自狐偃,所以他站出来反驳说:“用兵作战,理直才会气壮,理屈士气便凋零,岂是与征战时间的长短有关系呢?当年国君落难之时,如果不是楚国的恩惠,恐怕也没有今天。当年国君曾许诺楚王,倘若不幸两军交锋,愿意退避三舍,今天我们避开楚军的锋芒,向后撤退,就是为了报答当年楚国的恩惠。如果现在我们忘恩负义,背弃诺言,那么我军就会理屈气衰,而敌军就会理直气壮。况且楚军乃是百战之师,战斗力十分强大,决不可以认为他们疲惫不堪,从而低估其实力。如果我们自动后撤,楚军也自动退兵,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也没有什么其他要求了。如果他们还一味追击,那么就是以楚国之臣,凌逼退让的晋国之君,楚国就是理亏了。”

当然,狐偃可能只把话说了一半,只说是为了报恩于楚国,逃避三舍(九十里),另一半话没说出来,其实退避也是一种战术,诈敌之术,欺骗之术。楚军雄视天下的战斗力,在诸侯国中是出了名的,但是晋军的战斗力,对楚军来说,则相当陌生。晋文公与狐偃借用“退避三舍”,既赢得了报恩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达到了迷惑敌军的目的,而楚军统帅子玉正是一个刚愎自用、趾高气扬之辈。

晋军撤退了,从曹国退到了卫国境内的城濮,楚军也尾随而至。

此时城濮地区杀机四伏,战争阴云密布。在晋国一方,除了晋国三军主力之外,还包括宋成公亲自指挥的宋国军队,归父、崔沃指挥的齐国援军,以及秦穆公的儿子率领的秦国兵团,晋方联盟军的实力非常强大。

在楚国一方,参战的除楚国之外,还有陈国与蔡国的军队,曾加入攻宋战争的郑国与许国并没有出现在战场上,大约是预感到楚军要吃败仗了。子玉显然是把晋军的撤退视为懦怯的表现,他自恃楚军的非凡战斗力与勇往无前的勇士精神,必定可以大败晋军。当年以齐桓公之霸、管仲之谋,集八国联军之优势兵力,深入楚境,尚且不敢与楚军正面对决,可见在当时中原诸侯眼中,楚国是多么可怕的一个国家。

日期:2009-07-1809:16:44

(铁血时代-102)

大战在即,晋文公开始犹豫不安了,能否战胜楚军,他没有把握。同楚军展开这场决战,这是关系到晋国未来乃至中原未来的一场大战,晋文公深感巨大的压力。

这一天,晋文公巡视兵营,无意中听到有人在唱歌,歌词是这样的:“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这歌词的原意是:原野上野草丰茂,要割掉旧的野草,种上新的庄稼。晋文公听到“舍其旧而新是谋”这句话地,他心里猛跳了一下,他以为是士兵们在讽刺他忘记楚国的旧恩。中国古代的语言过于简洁,会引起一些理解的不同,晋文公认为这是讽刺他没有报恩道义,而歌者的本意,很可能是要暗示根本就不要去理会那些旧恩,而要专注于谋划新局。

晋文公心情烦躁不安,他找来了狐偃与栾枝等人,征求其对时局的看法。

狐偃果断地回答说:“事到如今,惟有决一死战。如果战胜强楚,就能在诸侯国中建立威信;如果战败了,我国凭借高山大河的险要地形,也不致于招来祸患。”

心事重重的晋文公还是略显迟疑地问道:“楚国对我的恩惠要怎么办呢?”

下军司令员栾枝回答道:“主公您看看,汉水以北的姬姓诸侯,差不多都被楚国灭亡了,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姬姓诸侯国来说,乃是一大耻辱。您老惦记着楚国的小恩小惠,却把姬姓国的大耻大辱抛到脑后,这样做不值得,应该借此机会,与楚国决战。”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