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在接收另一座城邑原邑时,晋文公仍然遇到当地民众的反抗。晋文公动用大军,包围原邑,在军队出发前,士兵们只携带了三天的粮食,晋文公认为,如果三天内原邑还不投降,那么将撤军回国。三天过去了,原邑的居民仍然还没有投降,晋文公下令全军撤退,就在这个时候,来自原邑的谍报称:“城内的居民准备要投降了。”

晋文公听了谍报人员的报告后,想了片刻,仍然要求执行撤退令,他说:“当初我说过,如果三天内原邑不投降,将撤兵,作为国君,必须要讲信用。信用是治国的法宝,依靠它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现在如果得到原邑,却失去了信用,那么就得不偿失了,到时民众如何拥护呢?”

晋国军队按原计划撤退到三十里之外,此时原邑也派人向晋文公正式请求归附。

晋文公一举两得,既得到原邑,又赢得了重信用的美誉,同时使得晋文公在国内的民众支持度大大上涨。

晋国取得了周王室这四座城池,使得晋国的领土扩张了黄河北岸地区,而且手中握有周天子这张政治王牌,这对于企图称雄中原、重树齐桓公霸业的晋文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位大器晚成的春秋时代名君晋文公,在上台时已经年过六旬,所以他心里明白时日无多,更想在有生之年能建立伟大的勋业。晋文公在即位后不久,就开始大规模地训练军队与民兵,准备加入中原争霸战,谋士狐偃对他说:“现在还不行,人民还不知晓道义,生活也还未安定哩。”

晋文公听了狐偃的话后,便致力于政治与经济,改善民生,同时出兵护驾周襄王,赢得巨大的政治声誉,当然也捞取了四座城邑的实惠。这时晋文公又蠢蠢欲动,想要将晋国军民投入到中原争霸战之中,狐偃又说道:“现在还不行,民众还不晓得信义,也不晓得信义的用处哩。”

晋文公从善如流,他在接收原邑的过程中,包围三天,原邑还未投降,但他仍然践行信用撤兵,结果原邑闻风归降,这是一次守信用的示范。在政府的带动下,晋国的商人们并不一味贪图多赚钱,而是信守所定的契约,以诚信为本,日后在中国历史上闻名的晋商,是否其重信守诺之传统,可以追溯到晋文公时代呢?

过了一段时间后,晋文公问狐偃道:“现在行了吧?”狐偃回答说:“还不行呢,民众还不晓得礼仪,没有恭敬之心呢。”由于晋国是个军国主义的国家,晋文公便举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并在军演中推行礼仪学习,另外还置掌管爵禄秩位的官员。

经过狐偃在道义、信义、礼仪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建设,统一了晋国民的思想意识,这一点对晋军形成强大的战斗精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然而,虎视中原的绝不仅仅是晋文公一人,南方巨鳄楚国早就想夺得中原霸主的地位,而齐桓公的去世,又使得中原各国已经缺少了可以与楚国相对抗的强国。晋文公对主导中原政局的勃勃雄心,势必将要面对来自楚国的强大挑战,自楚国的势力不断地向中原渗透以来,楚国在中原地区从无敌手,即便是齐桓公与管仲南征楚国,最后只是变兵戈战为口水战,对楚国毫发无损。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晋国与楚国均有染指中原的雄心,一场具有真正意义的南北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齐桓公之后,中原政局的一些变化。

下一节《混乱的中原》

日期:2009-07-0714:05:48

(铁血时代-91)

二、混乱的中原

当晋国日益走向稳定与强大之时,原本秩序井然的中原地区,在齐桓公去后的十余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齐国的霸主地位不再,宋国想要乘机称霸,而对中原虎视眈眈的楚国更加紧了北进的步伐,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也卷入了无休止的战争之中。

我们先来看看齐桓公去世后,纷乱不断的中原政局。

公元前642年,即齐桓公去世的第二年,中原混战拉开帷幕,首先上场的是两个曾经被狄人打得落花流水的国家:邢国与卫国。但这次不同的是,邢国与狄人勾结,进攻卫国。卫文公在国难当头,没有畏缩,号召国人英勇反击,终于挫败邢、狄联军。次年(公元前641年),卫国将战火烧向对方,出兵进攻邢国,在卫国的军事压力下,新上任不久的齐孝公与邢国、狄国代表会晤,商讨如果遏制卫国的进攻。

为了彻底击败邢国,卫国开辟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以间谍渗透进敌人阵营。卫国大夫礼至对卫文公说:“如果不设法潜伏进邢国政府里,不可能消灭邢国,我愿意与弟弟一起到邢国执行潜伏任务。”卫文公同意了礼至的计划。

礼至与他的弟弟两人假装叛逃,投奔邢国,邢君大喜,让礼至兄弟在邢国政府内任职。公元前635年,卫文公再度进攻邢国,兵临城下,邢国宰相国子到城楼上巡视邢军的城防,由礼至兄弟陪同。礼至兄弟见国子走到城墙边时,两人一使眼色,一拥而上,一人拽着国子的一只臂膀,将他抬起来,往城下一扔,国子被抛出一条弧线后,重重地摔死在城下。当时城上的邢军士兵看呆了,居然没有人敢上来阻拦,后来礼至得意洋洋地在铜器的铭文上写道:“我挟持杀掉国子,没有人敢来阻止我。”

国子被杀后,卫军趁机展开强大的攻势,在礼至兄弟的配合下,攻破邢都,自作孽不可活的邢国终于被卫国所灭亡。

与邢、卫战争同时进行的,还有由郑、滑两国交恶引发的一场大混战。

公元前640年(齐桓公去世的第四年),原本归附郑国的滑国,见卫国的军事力量有复兴的势头,便转而背叛郑国,投靠卫国。滑国的背叛使郑国十分生气,郑国的公子士与洩堵寇率领军队发动侵滑战争。

对于郑国的进攻,滑国的靠山卫国当然不能坐视不理,此时宋襄公也正想称霸中原,于是宋国、卫国连同许国、滕国四个国家组成联军,于公元前638年进攻郑国。这么一来,战场的规模迅速扩大,作为郑国靠山的楚国也不能袖手旁观,楚成王率楚军主力进攻宋国,以解郑国之围,在这种情况下,宋襄公不得不抽兵返回国内,在泓水与楚军展开大战,这次战斗的详情在上文中有详细,此处略过,战斗的结果是宋军大败,宋襄公挨了楚军一箭。

失去外援后的滑国不得不向郑国低头,表示愿意服从郑国,可是当郑国的军队撤出滑国后,滑国又倒向卫国。公元前636年,郑国发动对滑国的第二次进攻,周襄王企图调停郑、滑战争,但是周王室的特使却被郑国所逮捕,周襄王气晕头了,秘密引狄人入侵郑国,狄人攻占了郑国的栎邑。

日期:2009-07-0813:30:45

(铁血时代-92)

中原混战的第三个焦点是鲁国与邾国的战争。

这件事的起因是公元前639年时,邾国出兵灭亡了须句国。邾国是鲁国东部的一个小国,在其附近有四个小国,分别叫任国、宿国、须句国、颛臾国,这四个国家都是风姓,据说是伏羲的后代。

须句国被邾国灭了之后,其国君逃到了鲁国,鲁僖公的母亲成风,就是须句国人,她把儿子叫了过来,对他说:“修明祭祀、保护小国,这是周的礼仪,现在须句国被邾国给灭了,如果你能让须句国复国的话,那就是尊崇伏羲,并保留其祭祀啊。”

鲁僖公见母亲这样说了,那就出兵干涉吧,于是鲁军大举出动,进攻邾国,迫使邾国放弃了所占领的须句国。

邾国将吞进去的肥肉又吐了出来,哪里甘心呢?公元前638年的八月,邾国出动军队,袭击鲁国。鲁僖公自认为鲁国是大国,邾国不过只是个小国,心里有一种优越感,并没有把邾国的威胁放在眼中,鲁国大夫臧文仲提醒鲁僖公说:“国家不因大小而有强弱之分,邾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您不能轻视它,如果不加以防备,那么再多的军队也靠不住。连黄蜂与蝎子都会不提防地咬人一口,更何况是一个国家呢?”

鲁僖公不听,结果邾国军队大举进攻,鲁僖公率军迎战,因为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被邾国军队打得丢盔卸甲,大败而回,更丢人的是,在战斗中,鲁僖公的的头盔也成为邾军的战利品,邾国士兵将鲁僖公的头盔挂在都城的城门上,以作为炫耀。

几乎所有的中原国家都卷入到大混战之中,齐国作为曾经的霸主,齐孝公还想恢复桓公当年的辉煌。齐国一直视鲁国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不仅是因为鲁国是个中原有影响力的国家,而且也是齐国的邻国,所以齐国如果想重建霸业,势必要先征服鲁国。

公元前634年,齐国找了一个借口,对鲁国发动进攻。

在前一年,即公元前635年时,鲁国与卫国、莒国签订一个三国同盟。在卫国与邢国的战争中,齐国是站在邢国一边对抗卫国的,现在鲁国居然与卫国打成一片了。在齐孝公看来,鲁僖公当年是在齐桓公的支持下才得以上台的(参见前文鲁国庆父之乱),所以鲁国是齐国的小弟弟,现在公然背弃齐国了。

齐孝公亲自率领齐国军队攻入鲁国境内,与此同时,鲁国的盟国卫国也履行同盟条约,出兵援救鲁国,卫国军队对齐国发动进攻,以解鲁国之围。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4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4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