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辕涛涂就跑去向齐桓公提出向东撤军的建议,齐桓公一听,好象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这时申侯突然跑来告密,对齐桓公说,辕涛涂这个人,只是怕陈国要提供给联军粮食、住所,所以假称向东撤军可以向东夷示威,其实是自己打小算盘。

齐桓公一听,一拍脑袋,哎,原来是这么回事,差点上了辕涛涂的当了。他以“不忠”为罪名,将辕涛涂逮捕,同时重赏申侯,赏他什么呢?郑国的虎牢关。

这事情郑文公能不生气吗?

齐桓公居然把郑国的土地拿来封赏给郑国的大夫,郑文公作为一国之君,岂不是觉得很没面子?在他看来,齐桓公是故意给他颜色看的。这也难怪,在齐桓公称霸以来,在中原诸国之中,惟一敢挑战他的霸权的,就是郑国的郑厉公,现在郑厉公死了,齐桓公就不把郑国放在眼中了。

齐桓公不仅干涉郑国的内政,连周王室的内政也要干涉。

此时的周惠王已经年老了,他的长子叫姬郑,按理说长子应当继承王位的,但是王后却宠爱小儿子姬带(王子带),周惠王经不起女人的枕边风,心生更换太子的念头。但是周惠王要更换太子一事并非容易,以“尊王”为口号的齐桓公迅速召集各诸侯国,以商讨解决周王室内部问题。齐、鲁、宋、卫、陈、郑、许、曹八国君主在首止碰头,并会见太子姬郑,初步达成拥护姬郑为王太子的决定。

公元前655年秋季,八个诸侯国君主再次会晤,准备订立盟约,共同支持现任太子姬郑,干涉周王室的内政。

齐桓公并没有将周天子的权威放在眼里,这使周惠王气急败坏,在这种情况下,周惠王也耍阴谋手段,积极拉拢郑文公。在中原诸侯中,郑国与齐国的关系比较微妙,郑文公的父亲郑厉公雄心勃勃想挑战齐桓公的霸主之位,只是由于突然病逝,没来得及一展拳脚,郑文公在才华、魄力均远不及其父,特别是楚国的几次进攻,令郑国陷于非常被动的局面,不得不屈服于齐国之下。

周惠王当年是在郑厉公的支持下才成功复辟,他对郑国的信任程度要远远超过齐国,所以派宰孔秘密会晤郑文公,并转告说:“我支持你联合楚国,并让晋国支持你,这样郑国就可以安定了。”楚、晋两国并不受到齐国的制约,周惠王情知中原诸侯多听命于齐桓公,所以扛出楚、晋两国来给郑文公打气。

郑文公在得到周王室的支持后,他决定要退出中原联盟。在八国会议即将签订支持太子姬郑的盟约之前,郑文公中途退出会议,此举宣布郑国拒绝承认齐国的盟主地位,意味郑国与齐国的决裂。

郑国转而与南方的楚国联合。

郑文公立场的改变,令楚成王喜出望外。

前一年八国联军发动的伐楚之役颗料无收,楚成王敏锐地发现齐国无意与楚国发生正面军事冲突,而且中原联盟并非铁板一块,郑文公背齐联楚,暴露出中原诸侯联合抗楚防御战线已经出现了破绽。

楚成王决定再度实施北进计划。

郑国投向以楚国为首的南方阵营后,楚国令尹斗谷於菟率军队北上,进攻淮河流域的弦国。弦国与黄国、江国、柏国、道国等国相邻,在此之前,江国与黄国曾经成为楚国的喽啰,但是被齐国成功策反,这些小诸侯国构成楚国北进中原的第一道屏障,楚成王先拿弦国开刀。

弦国与黄、江、柏、道四国组成军事攻守同盟,这个同盟的背后还有强大的齐国的支持,所以弦国拒绝归附楚国,从这点看,弦国颇有骨气,可惜的是弦国国君也是个庸才,既不投降,也不修武备,只是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同盟国身上。斗谷於菟的楚军对弦国发起突袭,弦国守军溃不成军,弦国的国君落荒而逃,投奔黄国去了,这个淮河南岸的小诸侯被楚国所吞并。

日期:2009-06-0511:14:53

(铁血时代-59)

对于郑文公的背信弃义,齐桓公十分恼怒,他召集齐、宋、陈、卫、曹共计五国的军队,进攻郑国,并且包围了新密城。

楚成王一直视郑国为称霸中原的一块跳板,郑国主动投怀入抱,他岂可视郑国之生死于不顾呢?可是齐桓公也不是省油的灯,楚成王并不想与齐国发生正面冲突,没有必胜的把握,既要解救郑国,又不避免与齐军交锋,怎么办呢?

“攻敌所必救”,楚成王想来想去,既然齐桓公自命为中原盟主,那么就中原诸侯的防务就负有责任,只要楚国进攻其中一个中原诸侯国,齐国必然要从郑国回师以救援。楚成王拿定主意,他挥师北上,进攻许国。

许国只是一个小国,哪里是楚国的对手,许僖公十万火急,向齐桓公求援。齐桓公正在郑国前线围攻新密城,见到许国的告急文书后,不得不放弃对郑国的进攻,下令联军向东进发,以解许国之围。

联军抵达许国后,楚成王见调动齐桓公军队的目的已经达到,郑国的军事险情已经排除,无意与中原联军纠缠,便引军撤去。

看来齐桓公虽然称霸中原,但仍然无法阻止倔强的楚国人继续向中原的渗透。

齐桓公虽然解了许国之围,但许僖公并没有感恩戴德,相反,在蔡穆侯的怂恿下,他反而投奔楚国阵营去了。蔡穆侯在两年前八国联军南征时,被齐桓公所俘虏,后来在列国的劝说之下,齐桓公释放了他。

蔡穆侯看来是死心踏地要追随楚国,在他看来,楚国比齐国要更加强大。这些在夹缝中生存的小诸侯国,其实蛮可怜的,不投靠齐国,就得投靠楚国,要是两边都不投靠,那很快就会遭遇灭顶之灾。许僖公思前想后,觉得楚国人的威胁更大,他听从蔡穆侯的话,决定要投靠楚国。

为了争取楚成王的同情,许僖公自己反绑双手,嘴里衔着玉璧,官员们穿着孝服,扛着一口棺材,跑去见楚成王。

楚成王没见过这种架式,这个“南蛮之王”显然对复杂的中原礼节缺乏了解,他找来了学识渊博的逢伯,询问此事该怎么办。逢伯说:“这是有一个典故的,当年周武王灭商后,纣王的哥哥微子就是这样做。周武王亲自为他松绑,接受他的玉璧,烧掉他的棺材,恢复他原来的地位。”

楚成王一听,心里佩服了,这中原不愧是文明高的地方,道道这么多,于是他效法周武王的模样,给许僖公松绑了,烧了棺材,接受他的归顺。

郑国与许国先后投靠南方的楚国,此时齐、楚争霸的格局已经形成,而且两大强国争霸的方式是通过争夺诸侯国的控制权来赢得,齐桓公与楚成王就好象是棋盘里的将帅一样,并不面对面决一高低,而小诸侯国则是两大霸主手上的棋子。

楚成王占有先手,但齐桓公很快反击了。

公元前653年(齐桓公33年,楚成王19年),齐国军队兵临郑国的都城之下。郑文公实在够倒霉的,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其国家命运波澜起伏,楚国人视其为北进中原之跳板,而齐国人则当它为阻挡楚国人的缓冲区。

郑国大夫孔叔对郑文公说:“俗话说:心志不坚强,何必怕屈辱呢?现在齐国人来进攻,如果既不能坚强,又不能软弱,那么国家就会灭亡了。所以老臣恳请您向齐国屈服,以拯救国家。”

郑文公没有更好的选择,他惦量了一下,毕竟齐国在地缘上更接近郑国,况且周围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中原诸侯,这些国家都惟齐国马首是瞻,好汉不吃眼前亏,他心一横,厚着脸皮向又投奔齐国阵营了。

齐桓公在与楚成王的较量中,又扳回一分。

(下节《九合诸侯》)

日期:2009-06-0610:36:08

(铁血时代-61)

六、九合诸侯

齐桓公的霸业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更多表现在政治上,即建立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关系,史称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九合诸侯意指九次召集诸侯国会议,而根据钱穆的《国史大纲》统计,齐桓公主持召开诸侯国会议多达十五次,这十五次国际会议中,参与最积极的是宋国,每次都参加了(怪不得齐桓公之后,宋襄公也想过过霸主的瘾);鲁国、郑国、陈国三国各参与十次会议;卫国参加九次会议;曹国和许国各参加七次会议。当时齐国主持的国际大会,会盟各国主要是黄流下游东部及黄河中游南岸的中原各国。

在齐桓霸业之前,周王国陷入一种极端的混乱之中,这种无序状态的第一个表徵是以周王为天下共主的中央政府暗弱无力,旧的国家、诸侯国的等级秩序被打破,或者用传统的话说就是“礼乐崩坏”。第二个特点是诸侯国的内乱不断,弑君政变有越演越烈的倾向,祸变迭起,此起彼伏。第三个特点是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不断,大国吃小国,强国并弱国。第四个特点是戎人、狄人频频向华夏诸族发动大规模的侵犯,当时中原诸夏最感威胁的,莫过于南方崛起的楚国,楚的不断扩张与北进,地盘已经延伸到中原地界,成为中原诸夏最可怕的对手。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小说在线阅读_第3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醉罢君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铁血时代——以霸业为主线的春秋战国史第3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