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三十一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魏国的武将群像

在第三篇《曹操的智库》中,我们详细讲解曹操手下那帮顶级谋士的事情,比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刘晔,号称曹操帐下的五大智谋天王,他们为曹操最终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些谋士,曹操能不能最终战胜袁绍都是个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仅靠文臣打天下成功的事情,谁见过?没有铁血武将群在前面洒汗流血,是打不来天下的。曹操也是一样,如果让荀彧拎刀上阵和吕布玩命,郭嘉扛枪找高顺单挑,不被打趴下才怪。

乱世,不仅是谋士们的天堂,同样也是武夫们的天堂。不得不承认,军人的主要价值是在战争中体现的,没有战争,军人的存在价值是不完整的。

曹操手下那帮强悍的武夫,是曹操能够成就大事业的另一个保证,没有他们,曹操什么都不是,刘备、孙权也一样。说的通俗一点,就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曰文,一手曰武,少了哪手都办不成大事。

曹操的武将群,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从亲属集团,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这伙强人。说到夏侯诸曹,倒有一个问题需要讲一下,就是曹操到底姓什么?

关于曹操的姓,历来有这么几种说法:

一、本就姓曹,西汉开国名相曹参之后,估计这和刘备攀上汉景帝刘启是一个路数,给自己脸上贴金的。

二、本姓夏侯,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夏侯氏之后,后来被大太监曹腾收为养子,改姓曹,所以曹操和夏侯惇是同族兄弟。

三、有可能姓秦,曹操的族子曹真本姓秦,曹操也有可能姓秦。

四、不知道姓什么,“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曹操的姓,是一桩历史公案,根本纠缠不清。所以曹操即和夏侯惇、夏侯渊是同族兄弟,又和曹仁、曹洪是同族兄弟,再加上曹真,曹操两只脚踏三条船,真不知道曹操是怎么玩转的,呵呵。

其实曹操姓什么并不重要,和谁是亲戚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共同的利益需求,或者说是共同的价值取向。刘备自称是汉景帝陛下玄孙,也没见有谁搭理他,也就是一个绿豆贩子和一个杀猪的能看得起刘备。

夏侯惇和曹仁他们虽然和曹操有五花八门的亲戚关系,但他们之所以能在乱世杀出一片天空,那也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搏杀出来的。同是顶级名将的张辽、徐晃他们和曹操半点亲戚不沾,照样是曹操的心腹重将。还是那句老话:有本事吃肉,没本事看人吃肉。

曹仁在诸曹夏侯中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其他人都是直接跟着曹操打天下,而曹仁不一样,在投奔堂兄曹操之前,曹仁就拉起过自己的人马。曹仁带着一千多个小兄弟在江淮之间横冲直撞,四处刮银子,类似于北宋末年的淮南大盗宋江。

像曹仁这种闯荡模式,注定是做不成大事的,曹仁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或者说,需要一架梯子。曹仁和曹操是亲戚,曹操发达了,曹仁很自然的就跟了曹操,他们可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

曹仁跟着曹操打天下,立下无数汗马功劳,是曹操手下的一线重将。和许多名将一样,曹仁也是个有传奇的将军,尤其是他在敌军万马军中勇救自己的小弟兄,可谓英雄虎胆。

这件事发生在曹操兵败赤壁后,数万吴军在大都督周瑜的率领下,风卷残云般的杀到了江陵城下。守江陵的曹仁知道周瑜为人心高气傲,就想先杀杀周瑜的锐气。

曹仁派大将牛金带着三百弟兄出城先敲打一下周瑜,没想到吴军实在太多了,一眨眼的工夫,这小股魏军被吴军团团围住,眼看就要被吴军吃掉。曹仁为人很讲江湖义气,他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派出的弟兄战死。曹仁不顾荆州长史陈矫的反对,披甲上马,带着手下几十个亲兵闪电一般冲进吴军阵中。

曹仁是个练家子,功夫不错,他先是救出了牛金,可其他几百弟兄还陷在重围。曹仁再次杀进重围,东闯西突,又成功的将几百弟兄救出。怀疑罗贯中在写赵云的长坂战之中,是不是受到了曹仁江陵救围的启发。

当曹仁带着几百弟兄骄傲的回到江陵时,城中将士们震天的欢呼!场面非常的壮观。当曹操知道这件事后,不禁击案叫好,弟弟在前线中了彩头,当大哥的自然脸上有光。

和曹仁相比,另一位同族系名将夏侯惇的军旅生涯相对比较平淡。夏侯惇除了早期上战场拔刀砍过人,中后期夏侯惇的军事职务在一定程度上朝着文职方向转变。夏侯惇在镇守陈留郡期间,参与地方治务,兴修水利、带领部队从事农业生产,深受当地百姓好评。

曹操让夏侯惇当地方官,并不见得就是怀疑夏侯惇的军事能力,有些名将是基本不用上阵拔刀砍人的,比如周瑜、鲁肃。从曹操对夏侯惇的安排来看,曹操还是非常器重夏侯惇,在夏侯惇治理地方期间,曹操授予他临时决策的权力,自己看着办。

这样的待遇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虽然曹操不是皇帝,但夏侯惇的这种职权和“假节”差不多。不是特别重大的事情,夏侯惇不必上报曹操,可以自行处理。曹操要是不信任夏侯惇,敢给夏侯惇放权吗?

曹操不让夏侯惇上战场,还有一个可能性,就是要保护夏侯惇。夏侯惇曾经在和吕布的作战中,被流箭射瞎了左眼,曹操再也不敢让夏侯惇轻易冒险。万一右眼再被射了,这对曹操和夏侯惇来说,都是承受不起的打击。反正曹操手下有的是能上场杀人的名将,不在乎夏侯惇一个。

曹操是非常器重夏侯惇的,曾经邀请夏侯惇和他同乘一辆车,以示尊荣。能享受到这种待遇的,夏侯惇是独一份。曹操这么做,实际上就是树立夏侯惇在曹魏军界头牌武将的地位,类似于蜀汉的关羽、东吴的周瑜。

历史上许多朝代都有自己的头牌武将,比如西汉的韩信、西晋的羊祜、前燕的慕容恪、南朝宋的檀道济、唐朝的李靖、明朝的徐达。这些头牌武将除了会打仗,也起到门脸的作用,有利于政权经营自己的品牌效应。

夏侯惇的名声似乎还不如张辽、徐晃等人显赫,但在《三国志》所有曹魏武将中,夏侯惇的传记排在第一,这就是夏侯惇被树立为曹魏头牌武将最好的证明。

在《三国志.魏将传》中,紧随夏侯惇之后的,是他的族弟夏侯渊。夏侯渊之所以能排第二,估计和他姓夏侯有关,陈寿写完了夏侯惇,顺手就写了夏侯渊,总不能再重新列一篇传记。当然,夏侯渊排位靠前,绝不是沾堂兄夏侯惇的光,没有真本事,沾谁的光也没用。

有趣的是,夏侯渊可以说是三国名将中亲戚关系最广泛的一个,简单列个表:

一、夏侯渊是夏侯惇的同族兄弟。

二、夏侯渊的老婆是曹操的表妹,曹操是夏侯渊的大舅哥。

三、夏侯渊的堂妹是蜀汉顶级名将张飞的老婆,他又是张飞的大舅哥。

四、张飞和夏侯夫人生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阿斗是夏侯渊的外甥。

因为这几层亲戚关系,所以夏侯渊一家在魏国和蜀汉都特别吃的开,后来夏侯渊的儿子夏侯霸投蜀,享受的可是国舅级的待遇,刘禅从没拿夏侯霸当降将。刘禅还请夏侯霸见他的儿子,说这些可爱的小兔崽子都是你们夏侯家的外甥。

夏侯渊在许多方面和他的堂妹夫张飞差不多,脾气暴烈,但实际上感情非常细腻,尤其是夏侯渊。早年夏侯渊还没有得志的时候,穷的叮当乱响,更要命的是夏侯渊还养着一个儿子,以及他亡弟留下来的侄女。

夏侯渊所要面对的艰难选择是以他的经济条件,只能养活一个孩子,必须抛弃另一个。按人的自私角度理解,抛弃侄女,留下自己的儿子是很正常的选择。但夏侯渊却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却伟大的决定,丢掉儿子,全力养活侄女。

夏侯渊这么做,是要承受巨大感情煎熬的,儿子毕竟是自己亲生的骨肉,谁也舍不得抛弃。可侄女毕竟是弟弟留下的唯一骨血,如果抛弃侄女,夏侯渊又将如何面对死去的弟弟?

被抛弃的儿子在乱世中存活的几率极小,可能已经饿死了,夏侯渊每次想到这个可怜的儿子,心都会一阵阵的绞痛。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夏侯渊这分磊落情怀,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夏侯渊的人品非常好,功夫也好,难怪曹操那么喜欢他。别看夏侯渊儿女情长,但上阵拔刀砍起来人,丝毫不含糊。夏侯渊的战功,都他是把脑袋拴在裤腰上,在人肉阵中滚出来的。

要说夏侯渊的缺点,他最大的毛病就是做事急躁,曹操不止一次的告诫过他:做人不能有头无脑,凡事要先思后行。不过看样子夏侯渊把曹操的告诫当成耳旁风了,左耳进,右耳出,依旧我行我素。

曹操看人是非常准的,夏侯渊不听曹操的告诫,果然吃了大亏。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著名的定军山一战中,被老黄忠偷袭得手,一代名将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完蛋了。

夏侯渊虽然战死了,但他的敌人刘备并没有为难他的遗骸。因为张飞的老婆夏侯夫人通过老公,向刘备求情,请刘备赏她三分薄面,厚葬堂兄。张飞的面子,刘备当然要给,更何况夏侯夫人是自己未来的亲家母,夏侯渊很体面的被他的敌人厚葬。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小说在线阅读_第8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姜狼豺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第8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