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二十七装傻是一门艺术——论司马懿的忍功

不过耗死诸葛亮并不算是司马懿隐忍道路上最闪亮的路标,真正让司马懿扬名立万的,是在十多年后,司马懿死鱼翻身,一举掀掉了魏国头号权臣曹爽,开创了晋朝一百五十多年的天下。在这个翻盘过程中,司马懿的忍功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装傻艺术,被司马懿发挥到了极致。

魏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春,魏国皇帝曹叡病情恶化,看样子没几天活头了。在弥留之际,曹叡特意从千里之外将司马懿从辽东召回洛阳,付以后事。司马懿做为魏国官场的头牌,不出意外的成为幼主曹芳的顾命大臣,官拜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总理朝政。

虽然曹叡在临死前学了一把刘备托孤,让曹芳抱住了司马懿,把司马懿感动的泪流满面,但司马懿并不是唯一的托孤大臣。司马懿再受曹叡的信任,毕竟是外姓,为了防范司马懿有异志,曹叡又拉来了宗室曹爽,与司马懿同辅朝政。

从实际权力分配来看,曹爽的地位还在司马懿之上,曹爽除了兼任司马懿的职务外,还是魏国大将军。《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并受遗诏辅少主。”一个“与”字,说明曹叡心中真正的“盗版诸葛亮”,是曹爽,而不是司马懿。司马懿的地位,更接近于蜀汉的李严。

曹爽是魏国重臣曹真的儿子,曹真又是曹操的养子,曹真父子与曹魏皇室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且曹爽本人又和曹叡从小光屁股玩大的发小。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曹叡才放心的把天下交给曹爽打理,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

换句话讲,曹爽是魏国首席辅政大臣,司马懿是次席辅政大臣。不过司马懿在江湖上的地位远不同初出茅庐的曹爽可以比的,司马懿是魏国官场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所以在早期的合作中,曹爽对司马大叔还是非常尊敬的,“爽以懿年位素高,常公事之,每事谘访,不敢专行。”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曹爽身边多了一伙清尚浮华的士人,比如邓飏、毕轨、李胜、何晏、丁谧等人。这些人虽然都是饱学之士,却贪图富贵。当初曹叡看不上这伙人,没有重用他们,而曹爽却和他们关系甚密。所以曹爽当政后,就把他们视为心腹智囊。

这伙浮浪士人知道他们下半辈子的富贵实际上都系在了曹爽的身上,但现在问题上司马懿分了曹爽的权力。为了自己的富贵,他们必须鼓动曹爽踢掉司马懿,单独执政,这样他们才能发横财。

何晏等人开始成群结伙的曹爽耳边刮噪,说什么权力是老婆,只能单独make love,不能和人玩3P。曹爽胸无主见,渐渐的被这伙人给说动了,做起了单独执政的春秋大梦,开始对司马懿下手了。

本来司马懿有带三千精兵进皇宫宿卫的权力,这对幻想单独执政的曹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曹叡死后的第二月,曹爽就打着小皇帝曹芳的旗号,公开夺去了司马懿的军权。然后曹爽塞给司马懿一个“太傅”的冷窝头,老棺材瓤子,回家慢慢啃吧。

表面上曹爽依然把司马懿当干爹一样供着,实际上提前终结了司马懿的政治生命。司马懿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就被曹爽搞成了一个政治花瓶。随后曹爽大肆安插亲信,他的几个弟弟全都手握重兵,曹芳的天下,变成了秦爽的天下(曹爽本姓秦)。

司马懿莫名其妙的丢掉了权力,虽然太傅一职极为尊崇,但毕竟只有虚名而无实权。面对曹爽的攻击,人生阅历丰富的司马懿并没有在曹爽面前露出一丝的不满和愤怒,而是微笑着接受了曹爽的赏赐,在同朝老友的叹息声中,有滋有味的啃起了这个冷窝头。

不过曹爽还算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的军事能力有限,面对吴蜀两国咄咄逼人的进攻架势,关键时刻还得请老司马出山帮忙。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五月,吴兵大举进犯,司马懿请缨作战,得到了曹爽的允许。

一头白发的司马懿率兵南下,没费什么力气就赶跑了吴人,大获战争红利。司马懿做为魏朝头号国宝级老臣的地位,已经牢牢不可动摇,对于这一点,曹爽心里明白,却无可奈何。

从景初二年(公元239年)到正始九年(公元248年)这十年间,司马懿也经常参加魏国最高层的军事决策,或者直接率军出征,不过魏国军事的最高指挥权始终牢牢控制在曹爽手上。

司马懿对这样的命运安排肯定不甘心,但司马懿知道现在还不是和曹爽摊牌的时候,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忍。在这些年里,司马懿从来没有触犯曹爽的虎威,只要曹爽不杀他,任由曹爽怎么安排,司马懿都安之若素。没有那份淡定和隐忍,是很难定下心来忍受的。

由于没有了来自司马懿的威胁,曹爽的胆子越来越大,成天和手下那伙不三不四的人物胡吃海喝,朝政被搞的一塌糊涂。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曹爽在政治上的野心也急骤膨胀,甚至准备废掉曹芳,另开炉灶。

一旦曹爽突破了魏朝官场默认的政治红线,以司马懿为代表的老臣肯定是受害者,司马懿也密切注意曹爽的动向。曹爽要想换块政治招牌,司马懿这块又臭又硬的碍脚石是必须搬掉的,曹爽一伙人也关注司马懿的情况,看这个老家伙是否还能爬得动。

这时的司马懿处境非常危险,如果一旦让曹爽发现他功力不减当年,曹爽必然会对他下手,这把老骨头非被曹爽给拆散架了不可。司马懿为了自保,现在要做的,就是装傻,制造自己行将就木、无力和曹爽争权的假相,干扰曹爽的判断。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非常熟悉了,曹爽为了近距离刺探司马懿的情况,借党羽李胜出任荆州刺史的机会,派李胜前来“拜别”司马懿,实际上是观察司马懿的动静。对于曹爽肚里有几条蛔虫,司马懿再清楚不过了,一场装傻充愣的好戏让后人过足了戏瘾。

在李胜即将进府之前,司马懿已经将剧本写好了,各部门配合滴水不露。当李胜满怀鬼胎的进内宅后,立刻瞪圆了牛眼,他看到了什么……

胡须花白的司马懿躺在榻上,一脸苦相,不停的咳嗽。两个侍女坐在榻边,端着粥汤,小心翼翼的喂着司马懿。司马懿现在老的连粥都喝不动了,稍不小心,粥溢了一身,胡须上全是肉沫子。

这年的司马懿已经七十一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古代的生存条件下,七十岁差不多即将走到人生的尽头。李胜没想到几天没见,司马懿居然老成了这个模样,心中不禁窃笑。李胜既然来了,总要和老太傅说几句官话,好歹人家也是官场老前辈。

李胜假腥腥的问候司马懿:“前不久听说太傅偶有小恙,怎么会这么严重?”司马懿是有名的老戏骨,大风大浪见多了,很“艰难”的告诉李胜“呜呼!吾老矣!老胳膊老腿也不听使唤了,没几年活头了。对了,李公这次去并州,一定要小心,北方胡人都不是善与之辈。”

司马懿又干咳了几声,拉着李胜的手,老泪纵横:“今日一别,恐不复与李公再见。吾有二子,长司马师、次司马昭,皆少不经事,请李公念与老朽同僚之谊,以后多照顾他们哥俩,老朽地下有知,感激不尽。”说完,司马懿又是一番号啕痛哭,站在旁边看老爹演戏的司马师哥俩心里那个难受……

李胜看到司马懿这副老棺材样,心情放松了许多,这老家伙眼花耳聋,果真没几天好活了。李胜等司马懿说完,立刻纠正:“太傅听错了,我是去荆州,不是去并州。”司马懿继续装聋:“哦,我真老糊涂了,原来李公刚从并州回来啊,一路辛苦。”

李胜这个别扭!从来没和谁说话这么费劲过,李胜坐在榻边,附着司马懿的耳朵边大喊:“太傅,我是去荆州!荆州!!!”司马懿真能装大头蒜,这回“听”清楚了,又是干咳几声,满面惭色的向李胜道歉:“让李公见笑了,我这耳朵不听使唤了。李公衣锦还乡(李胜是南阳人,属荆州),吾心甚慰。荆州地近吴人,孙权那老小子不是善茬,李公努力,为国建功立业!”

瞧司马懿这演技!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司马懿连哄带骗加忽悠,把李胜玩的团团转。成功迷惑了李胜,并不是司马懿的目的,司马懿装傻的终极目标是通过李胜对自己的印象,干扰曹爽的政治判断。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姜狼豺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