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二十四 谁说女子不如男——三国的名女们

三国是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各路好汉怀着一腔热血,从不同的角落里杀出来,在历史舞台上纵横杀伐,给后人留下无限的感慨。因为体质和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人类有史以来,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多是男人。

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史,说白了,就是一部男人的专史。和占尽风光的男人相比,人类的另一半——女人,却成了历史的配角,这对广大妇女同胞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即使是在相对不公平的历史竞争中,还是有一大批优秀的女性脱颖而出,成功挤进男人主宰的历史主流舞台,上演演了一幕幕或精彩、或悲壮的历史活剧。

具体到三国来讲,三国(东汉末年)的名女从数量上看,并不算太多。不过因为三国时代在历史上的极高知名度,她们的知名度也跟着水涨船高。三国的名女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后宫型(帝王们的女人):卞氏、甄宓、郭女王、甘夫人、糜夫人、吴氏、步氏等。

官场型(帝王将相们的女眷、江湖名士):貂蝉、蔡文姬、大小乔、孙尚香、孙鲁班等。

关于后宫型的名女人,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进行专门讲解,这一章着重讲一讲第二种类型的名女人。

在三国的后宫型名女人和官场型名女人中,无疑后者的知名度更为响亮。除了孙鲁班(即孙权之女全公主)外,上面提到的五个女人的知名度,远远超过了许多三国的二三线人物。貂蝉曾经在第十一章《过把瘾就死》的吕布部分中讲过了,不再重复。下面我们讲讲另外四个三国名女人,首先讲的是蔡文姬。

整个三国(东汉末年)时代的名女人中,唯一能被划进文学家范畴的,只有一代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的出身在东汉魏晋时代,可谓显赫至极,既是一线贵族豪门出身,又是一线清流名门出身。

蔡文姬本名叫蔡琰,字昭姬,晋人为了避晋文帝司马昭的名讳,强行给她改名为文姬。蔡文姬的老爹蔡邕,是东汉末年文坛的一代宗师,在士林中的威望极高。关于蔡邕,将放在《三国文学》篇中讲解,这里只讲蔡文姬。

蔡文姬姐姐或妹妹的女儿,嫁给了后来的魏朝大将军、“晋景帝”司马师,就是景献皇后羊徽瑜。蔡文姬有个外甥更是不了得——晋朝第一风流名将羊祜,羊徽瑜的弟弟。

因为得到了蔡邕优质的文学基因的熏陶,所以蔡文姬的家学渊源非常深厚。《后汉书.蔡琰传》称她“博学有才辩,又妙于音律”,是个全面型才女。可以这么讲,东汉有两位在后世极负盛名的才女,前有班昭,后有蔡琰。

有句老话说的好:自古红颜多薄命,其实将这句话换成“自古才女多薄命”,也是一样可以讲通的。那些历史上有名的才女,比如班昭、左芬、谢道韫、徐惠、关盼盼、萧观音、李清照、朱淑真、秦淮八艳、贺双卿莫不如是,当然也包括蔡文姬。

蔡文姬的感情历程非常坎坷,也非常复杂,下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蔡文姬的第一任丈夫是河东人卫仲道,这个卫仲道于史无名,蔡文姬嫁给他后不久,卫仲道就去世了,没有留下孩子。

丧夫的蔡文姬暂时还没有找到感情的归宿,后来天下大乱,蔡文姬生活的地点非常靠近匈奴,在兴平年间(公元194--195年),蔡文姬被匈奴人俘获,被强行带回匈奴。

史书上没有记载蔡文姬的容貌如何,但以蔡文姬的绝世文才,长相应该是非常美丽的。蔡文姬被南匈奴的左贤王看上了,强行霸占了蔡文姬,孤苦伶仃的蔡文姬无路可逃,只好违心的留在了匈奴,这一留,就是十二年。

这个南匈奴左贤王,从历史记载来看,很有可能是刘豹。说到刘豹,在历史上没什么名气,但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儿子——开创五胡时代的前赵(汉)光文皇帝刘渊。

刘豹在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前一年(公元279年)去世,距离他纳蔡文姬那年已经过了八十五年!如果刘豹纳蔡文姬属实的话,那刘豹非常的高寿。男孩一般来说在十三、四岁就有了性能力,而这一年的蔡文姬,大约为十八、九岁。

蔡文姬和刘豹的夫妻感情一直若有若无,至少蔡文姬在匈奴过的并不快乐,但在匈奴的十二年里,蔡文姬却给刘豹生了两个儿子。说到蔡文姬,很自然想到在历史上另外一个和蔡文姬人生轨迹极为相似的女人——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贤妃。

公元1127年,女真铁骑踏破东京汴梁城,将包括韦氏在内的宋朝后妃掠到北方。韦氏被金国皇族完颜宗贤(即盖天大王)看上,七七八八之后,生了两个大胖儿子。后来宋金议和,孝顺的赵构想方设法把母亲从女真人手上赎了回来,尊为皇太后,安然渡过了后半生。

如果说赵构是韦氏人生中的“贵人”的话,那蔡文姬的生命中同样有一个“贵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曹操和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私交很好,从年龄上看,蔡邕比曹操大二十三岁,应该不是朋友辈的交情,可能是曹操和蔡邕有过师生之谊。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的时间,应该在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或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尤其是公元206年,曹操消灭了河北袁氏军事集团,曹操的势力达到了极盛。

曹操和刘豹做的这笔交易,肯定会让刘豹心里非常不爽。只是曹操的实力非常的强大,小胳膊拧不过粗大腿,刘豹只好不情不愿的放蔡文姬南下,但蔡文姬在匈奴生的两个儿子必须留下来。

蔡文姬是个至情至性的奇女子,虽然曹操重金赎她,让蔡文姬感动的泪流满面,毕竟她可以回到魂牵梦绕的中原故土。但那两个带有匈奴血统的儿子却是她的亲生骨肉,无论她委身于刘豹是否情愿,毕竟女人的心都是肉长的,骨肉分离时刻,让蔡文姬痛断肝肠。在回到中原后,蔡文姬满怀悲情的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绝世之作——《胡笳十八拍》。

《胡笳十八拍》在汉乐府诗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宋词中的地位、《三国演义》在小说中的地位,影响非常巨大,地位极为崇高。这首诗之所以称为《十八拍》,是因为分成了十八个小段,每一段为一拍,故名。

《胡笳十八拍》是一首蔡文姬的人生自叙诗,蔡文姬用文学的手法,戚戚哀哀的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汉地被掳到匈奴,在匈奴如何生活,最后又如何回到中原的故事。

这首充满血泪和悲伤的千古绝唱,最感人之处就是蔡文姬用的是写实手法,虽有一定的艺术夸张,但事件本身是真实的。真实的艺术,是最容易感动人的。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点王安石版的《胡笳十八拍》就说“浑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肝腑间流出。”

最能反应蔡文姬与两个儿子生死诀别时的痛苦心态的是第十三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蔡文姬丝毫不留恋匈奴的异域生活,但她无论如何也舍不下两个亲生骨肉,这种彻入骨髓的痛,外人很难体会。也因为如此,蔡文姬回到中原后,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自由,从新开始一段感情,最痛苦的是往事并不如烟,在梦里依稀出现,欲说还休,奈何?

蔡文姬回到中原后,曹操做了一回撮合山,将蔡文姬介绍给了她的同乡董祀。曹丞相介绍来的一位绝代才女,单身的董祀岂敢拂了曹丞相的美意,曹操满面春风的做了一回蔡文姬的娘家大哥,“重嫁于祀”。

曹操和蔡文姬这段超然男女情爱之外的感情,实在让人羡煞。论年龄,蔡文姬比曹操小二十多岁,当是晚辈,但他们却行同兄妹。换句肉麻的说法,蔡文姬应该是曹操的红颜知己,也许是曹操一生中唯一的红颜知己。

曹操与蔡文姬之间,有段文学佳话,就是曹操恳请蔡文姬将已经散佚的蔡邕的四千多篇文章靠记忆整理出来。因为连年战乱,文坛宗师蔡邕的文章多所亡佚,是蔡文姬靠着自己强大的记忆力,勉强抄下了四百多篇。虽然数量只是总量的十分之一,但这已经是对蔡文姬对后世文坛做出的巨大贡献了,也足以告慰亡父蔡邕的在天之灵了。

略带夸张的讲,蔡文姬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第一号才女,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少有其匹。在才女紧缺的三国时代,能拥有蔡文姬,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三国(东汉末年)的幸运。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小说在线阅读_第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姜狼豺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第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