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南齐明帝萧鸾在驾崩前,因为考虑到皇太子萧宝卷年少无知,为防权臣篡位,萧鸾任命徐孝嗣、萧遥远、萧坦之、江袥、江祀、刘暄六人为辅政大臣,外加一个主管军事的陈显达,同时还有沈文季、刘悛、萧惠休、崔惠景等外围辅政大臣。

萧鸾这么安排,就是出于平衡权力的考虑,萧鸾本人就是做为旁系宗室篡位上台。南朝对萧鸾人心不服,何况萧鸾也信不过六贵,所以就将权力细分化,每人一块拼图。

拼图的价值就在于完整性,任何一块拼图单独拿出来是没有价值的。刘备临终前的人事安排,让李严拿走一块权力拼图,也是基于是平衡权力的考虑。

李严虽然是荆州人,但从派系上来说,却是原属刘璋的益州新附集团,和诸葛亮所在的荆州系基本没什么瓜葛。刘备这样安排也是精心考虑过的。如果所有的辅政大臣都属于一个派系(利益集团),那将对皇权造成更严重的威胁,更何况这样的局面在皇帝年少无知的情况下。

再来谈谈刘备旗下的几大派系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大略来说,蜀汉统治集团(刘备去世前后)由三个较大的派系组成,一是刘备的原从亲信集团,也就是陪刘备早期浪迹天涯的那拨老人,比如关羽、张飞、简雍、糜竺(糜芳,叛降孙权)、孙乾、赵云、刘琰、陈到等人。

二是荆州集团,主要人物有诸葛亮、庞统、刘封、马良、马谡、黄忠、魏延、蒋琬、费祎、廖立、伊籍、陈震、霍峻、杨仪、向朗、胡济、廖化、辅匡、赖恭、黄柱、冯习--张南--傅彤(死于夷陵之战)等人。

三是益州新附集团,主要人物有法正、董和(董允)、李严、黄权、刘巴、射援、吴壹(又称吴懿)、吴班、庞羲、严颜、费观、孟达、邓芝、秦宓、王连、张裔、张翼、杨洪、费诗、李恢、王谋、何宗、李邈、马齐、姚伷、程畿(死于夷陵之战)等人。

除了这三大派系之外,还有一些无法划分派系的重要人物,比如许靖、马超、马岱、王平等人。

九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篡位?——再说诸葛亮的职业生涯规划

因为刘备的原从亲信集团中的大多数人在刘备托孤时都不在人世了,比如关羽、张飞等,勉强还有赵云和陈到,孤单零落的不成气候,真正在蜀汉政治格局中角逐厮杀的是荆州系和益州系。

如果以刘备去世时为界,在此之前的蜀汉官场的权力分配中,荆州系和益州系是平起平坐的。《蜀志.伊籍传》记载刘备得蜀后造蜀科(法律),参与此事共五人: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伊籍,荆州系两个,益州系三个。

刘备在安排后事时,由于他对诸葛亮的忠诚心存疑虑,所以他要在诸葛亮身边安插一些益州系的大牌精英,做为牵制诸葛亮的力量。益州系的老大是法正,刘巴因为是天下名士,在益州系的声望也较高。

法正和刘巴都先于刘备去世,黄权降魏,董和虽然够级别,但他是文臣,所以不便立为辅政大臣。而牵制诸葛亮的这个人物,最好是益州系的武将,李严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刘备虽然把蜀汉军政交给诸葛亮打理,但李严却领重兵坐镇永安。刘备这样的安排是在下一个冷棋子,刘备相信诸葛亮变心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万一要变心了,即使李严从自身的利益考虑,他也不会坐视诸葛亮篡位。当然,李严驻防永安主要还是防备孙权对益州下黑手。

如果从感情上来讲,益州集团的这些精英人马更亲近于刘璋,他们投降刘备,是万不得已而为之的。他们对刘备都不阴不阳,更何况对本就是外来户的诸葛亮了。诸葛亮和益州系的关系一般,甚至因为刚入蜀后,严法治蜀,得罪了许多蜀中权贵。

除了李严,刘备还在诸葛亮身边安插了吴壹和吴班,虽然二吴也是标准的益州系出身,和刘璋还有亲戚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二吴还是刘备的大舅哥,吴壹的妹妹后来嫁给了刘备,也就是吴太后。

吴太后嫁给了刘备,自然就是刘家的女人,同时还是皇帝刘禅的嫡母,从吴太后的利益角度讲,她更不可能让诸葛亮对皇位有什么非分之想。虽然史书没有她干预朝政的记载,但有吴壹和吴班这样的军界高层在外撑腰,她在蜀汉官场的势力还是很强的。

二吴和益州系人马关系非常密切,从蜀中百官劝刘备纳吴壹的妹妹为夫人这件事就可以看得出来,包括益州系的头牌法正。二吴是绝对忠于蜀汉的人马,吴壹的地位有些类似于魏国的曹爽。

刘备在诸葛亮身边布满了棋子,内有吴太后,外有李严、吴壹、吴班以及其他益州系人马。虽然表面上诸葛亮大权独揽,但蜀汉文武跟着诸葛亮的指挥棒转的前提,是诸葛亮不能打破目前的权力均衡态势,他们不会允许诸葛亮越过雷池半步。

如果诸葛亮真的要决定改朝换代,就必须先铲除这些异己势力,否则只能痴人说梦。司马懿就是在彻底铲除了曹爽、桓范等反对派之后,才开始经营自己的家天下。当然司马懿专权之后也没有称帝,经营司马家两代三人的苦心经营,大晋帝国正式建立于公元265年,距司马懿诛曹爽已经过了十六年。

以诸葛亮的智商,他不至于愚蠢到吃烫手山芋的地步,他应该清楚这么冒险的后果是什么。成功了还好说,一旦失败,不仅九族俱毁,而且身败名裂、遗臭万年。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和动机,李严曾经给诸葛亮写信,劝诸葛亮自加九锡,封王,过一把皇帝瘾。李严的“好意”立刻被诸葛亮婉言谢绝了,李严和诸葛亮交情不深,突然冒出这一出,恐怕和当年孙权劝曹操称帝一样,是挖个坑请诸葛亮往下跳,诸葛亮可没这么傻。

其实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且不说贸然改朝换代的政治风险太大,而且这么做也不符合诸葛亮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有句老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历史上纯知识分子出身的开国皇帝并不多,勉强算上王莽和之后的刘秀。

虽然有些开国皇帝自身的文化水平非常高,比如开两晋霸业之始的司马懿,但司马懿并不算是纯粹的儒生,而是生有“狼顾相”的枭雄。司马懿为人好权术、多机变,气质更接近于曹操,诸葛亮显然不具备这种气质。

汉光武帝刘秀倒是个俊秀书生,但刘秀是从新莽帝国的外围通过武力反抗一步步成功的,诸葛亮也不具备这个客观历史条件。而且就军事能力来说,刘秀要强于诸葛亮,伟大的军事家行列中,注定是要有刘秀一席之地的。刘秀有非常明显的领袖气质,这也是诸葛亮非常欠缺的。

在历代开国皇帝中,王莽和诸葛亮有许多相似之处,王莽是天下大儒,士林翘楚。王莽是一步步从社会底层杀到最高层的,要论权术,诸葛亮未必比王莽差多少,只要心狠就行了。

但问题是,王莽真正开创帝业的原因是他极强的社会背景,王莽出身当时天下第一豪门元城王氏。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刘奭的皇后、汉成帝刘骜的母后,在宫中称王称霸。

王莽的几个叔父连任大将军或大司马,王莽的政治起点远高于诸葛亮。诸葛亮的处境并不好,在宫中受制于吴太后,在宫外受制于益州系人马,他没有王莽这样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

还有一点很重要,王莽和诸葛亮所处的历史环境不一样,当时王莽接手的是一个统一的帝国,王莽面对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改革。而诸葛亮面对的是三足鼎立的大分裂时代,在乱世中生存,首先需要的是军事能力,而这恰恰是诸葛亮的能力短板。

诸葛亮虽然在后世赢得了千秋万代的盛名,但在刘禅初期的蜀汉官场,诸葛亮的江湖威望不算高,只不过由他来辅政而已。诸葛亮是外来户,在益州没多少人脉资源,如果要想获得更高的威望,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北伐曹魏,通过建立军功来树立个人威信。

所以于公于私,诸葛亮都必须北伐,在为蜀汉争取天下道义的同时,顺便也给自己的道德形象涂脂抹粉,镀一层金身。加上诸葛亮不具备王莽、刘秀、司马懿这样的枭雄气质,手段不够狠,让他去改朝换代,实在是难为了诸葛亮。

王莽和刘秀其实都不是诸葛亮政治理想的样板人物,在诸葛亮的思维意识中,真正受诸葛亮崇仰的是周公姬旦。周武王早死,成王年幼,武王弟姬旦竭心辅政,成为千秋佳话。诸葛亮各方面的客观条件,也决定了他最有可能成为周公第二,而不是王莽第二,虽然当年王莽也扛着周公的旗号四处坑蒙拐骗。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姜狼豺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