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随后诸葛亮拿出了应该是准备已久的事业发展规划书,即垂名青史的《隆中对》,给在黑暗中悲壮徘徊的刘备点亮了明灯。诸葛亮对天下大事了若指掌,他知道现在再打曹操或孙权的主意非常的不现实。

唯一的出路就是先夺荆州,再以荆州为跳板,进入益州。横跨荆、益,巩固孙刘联盟,两路狂攻曹操。攻克中原后,大汉雄师渡江南下,擒下碧眼小儿,统一中夏。

诸葛亮的事业规划很完美,只是他没有想到,以后的路会那么的艰难。也许是诸葛亮太高估自己的事业规划,或者是高估了刘备,创业计划最终宣告失败。

但诸葛亮至少敢于去挑战失败,不断的失败,不断的努力,其实这就是成功的过程。

九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篡位?——再说诸葛亮的职业生涯规划

接着上一个话题,继续谈诸葛亮的职场规划。

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所打动,同意出山担任刘备集团的首席智囊,在激烈的竞争中为刘备集团做大做强提供智力支持。

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被曹操满大街的追杀,几乎走投无路。是诸葛亮挺身而出,单舟赴江东,力劝孙权联合刘备抗曹。虽然孙权在鲁肃的劝导下,已经决定和曹操刀兵相见,但如果没有诸葛亮出色的外交艺术,孙权未必肯拉绝路上的刘备一把,大不了孙权单独抗曹。

赤壁之战后,劫后余生的刘备应该感到庆幸拥有诸葛亮,否则一旦孙权不肯帮忙,刘备早就见阎王去了。诸葛亮也通过联孙抗曹这次大手笔彻底征服了刘备,在刘备手上的牌面中,诸葛亮是当仁不让的“二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刘备攻下益州后,诸葛亮的地位虽然因为法正等新贵的介入而略有下降,但依然是刘备的当家大总管。刘备每逢外出办事,都要留下诸葛亮坐镇成都,在后方筹办粮草军需,史称“足食足兵”。刘备的家业能搞的这么大,不能说诸葛亮是最大的功臣,最起码也是最大的功臣之一。

法正在公元220年去世后,诸葛亮在刘备的权力架构中又恢复了一哥的地位。太傅许靖在名义上是蜀汉君臣之首,不过许靖只是装点官场的漂亮花瓶。

虽然两年后刘备东征孙权惨败,蜀汉官场精英损失了不少,比如马良、黄权、张南。冯习、傅彤、程畿等人,但蜀汉的人才储备的基础还在。当然蜀汉精英死的越多,诸葛亮之于刘备的重用性就越突显,尤其是这场惨败之后。对于这一点,刘备和当事人诸葛亮心知肚明。

因为夷陵之败,刘备本已日渐衰老的精神遭受了极为沉重的打击,几近崩溃。刘备知道上天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为了保障蜀汉权力运转的正常,刘备不得不开始准备后事了。

皇太子刘禅这一年只有十七岁,性情庸和,不具备单独挑大梁的能力,刘备必须找一个霍光式的总管家来代理执政。至于人选,刘备开始时未必只有诸葛亮一个选择,但选来选去,再没有人比诸葛亮更合适,刘备决定托孤于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不出所有人意外的成为蜀汉帝国的“相父”、没有帝号的皇帝。真正属于诸葛亮的时代,在他羞涩的走出草堂十六年后,才姗姗来迟。诸葛亮从踏进职场的第一天,他的角色就是刘备这家小公司的总经理,十六年来一直没有改变过,虽然刘备的小公司早就发展成为大财团。

诸葛亮跟了刘备这么多年,也基本得到了以他的地位所能得到的物质满足。刘备克定蜀川后,赏了诸葛亮黄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华阳国志》做万匹),诸葛亮一夜暴富。但诸葛亮出来混江湖,并不单纯是为了赚钱养家,而是轰轰烈烈做一场好大事业。

现在诸葛亮的机会来了,刘备把蜀汉的军政财大权全部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是否考虑过拿掉蜀汉刘家的招牌,换上诸葛家的门脸?诸葛亮要是成为公司法定拥有人,他也许会有更大的斗志来经营自己家的产业,如果能统一天下,诸葛家就可以坐享千秋万代的尊荣。

至于夺位手段,可以效法王莽这个假道学“尧舜禅让”,流着鼻涕将小主子刘禅踢下台,随便赏个窝头,就算对得起老主子刘备了。这年头讲忠诚的不多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时,可没想过当初柴荣是如何厚待他的。

在诸葛亮的事业规划中,夺位的念头不可能没有,这是人的本性,诸葛亮不可能例外。只是改朝换代是天大的事情,事关方方面面的利益,绝对不能头脑发热。

诸葛亮擅长战略谋略,而且为人谨慎,在进行一件事的前景规划时,他会通盘考虑其中的利与弊。这样的方案可不可行,如果要做的话,有可能遇上什么样的阻力,如何解决这些阻力,都是诸葛亮面对的大问题。

以诸葛亮的智商,他很快就能够对是否改朝换代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样做的政治风险极大,“诸葛一生唯谨慎”,他不会轻易去拿九族性命赌这一把,万一要赌输了,一切都没了。诸葛亮用智,都会在百分之一百的肯定之后才会出手,0.01%的失败可能性=99.9%的失败可能。

虽然刘备临死之前,就举国托付诸葛亮,并和诸葛亮进行了二人各自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谈心。刘备满脸真诚的告诉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从字面上的意思看,刘备给了诸葛亮一张权力通行证,也就是诸葛亮可以自己决定是否改朝换代。诸葛亮对刘备的作用不需多讲,但刘备也并没有亏待诸葛亮。刘备除了老婆没舍得给诸葛亮,该给的都给了,儿子也交给诸葛亮抚养,从刘备的角度来看,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但人都是有私性存在的,绝对大公无私的人物,几乎就不存在。在权力私有化的时代,刘备不可能有这份胸襟气度,曹操也没有。刘备创业极其艰苦,一生大起大落,好容易积攒了这份不算太大的家业,怎么会轻易让给外人?

刘备和诸葛亮在茅庐相识以来,他对诸葛亮一直是“敬鬼神而远之”。他们在事业上是几近完美的结合,但在感情上,很难说他们是铁杆的知心朋友,诸葛亮知道他和刘备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

正基于这种感情上的距离,刘备在托孤时,重点有两个,一是让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二是提前在诸葛亮的头上套了个政治紧箍咒。 刘备知道诸葛亮这样的正统儒家知识分子最重名节,如果诸葛亮真的变心,那刘备的这句话就将在诸葛亮的道德禁地中折磨他一辈子,让诸葛亮永远生活在背叛和内疚之中。

诸葛亮知道刘备和他之间若隐若现的存在一条难以逾越的感情鸿沟,但他也许没有想到刘备会把这种犯大忌的话挑的这么直白。诸葛亮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三国演义》说诸葛亮汗流遍体,叩头流血,确实能反映出当时诸葛亮的人格恐慌。刘备说话的时候面容慈祥,可话中句句带刀见血,诸葛亮当然会反应过度。

诸葛亮毕竟不是司马懿这样的枭雄,曹丕死后,司马懿在魏国的政治地位和诸葛亮有些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各自国内的军政头牌,都以军事为主。其次,司马懿也受魏明帝曹叡托孤,当上了辅政大臣。

当然,曹家三代从来都不放心过为人奸雄的司马懿,尤其是曹叡托孤时,在权力分配上为了限制司马懿,又拉出亲戚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在司马懿和曹爽的双巨头格局中,曹爽的戏份要更多一些,后来司马懿就被曹爽等人给架空了,成了一只政治花瓶。

在蜀汉方面,诸葛亮也要面对大大小小的掣肘因素,即使诸葛亮有心篡位,他未必能战胜朝中的保皇派。除了诸葛亮自身的政治品格之外,这也是诸葛亮没有动手的两个原因之一。

下面讲讲蜀汉的权力分配,我们看看诸葛亮都在哪些方面受到了制约。

首先是辅政大臣的选择,诸葛亮并不是唯一受遗诏的辅政大臣,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辅汉将军李严(后改名李平)。李严本是荆州人,后投降刘璋,刘备攻蜀时又转换了门庭,从严格意义上讲,李严虽受刘备赏识,但也不算是刘备的嫡系。

刘备为什么要用李严辅政?刘备不放心诸葛亮,难道就放心李严吗?这正是刘备政治手腕的高明之处。在对所用人选的政治忠诚度不放心的情况下,用一个人单独执政,政治风险太大。

而如果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他们之间就会自然形成一种权力的制约。你不服我,我不服你,这样反而有利于权力平衡,最安全的权力一定是最平衡的。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小说在线阅读_第1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姜狼豺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第1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