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这三种社会资源都对“士”的发展壮大起到的非常大的作用,但其中以文化资源对“士”的影响最大。古代统治阶级为了保障自己江山的千秋万代,都实行文化愚民政策,即限制底层百姓(奴隶)读书的权利。让老百姓变的愚蠢无比,大字不识,这样统治者才能骑在老百姓的头上作威作福,所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在先秦时代,士已经衍生出了许多种定义,比如勇士、巧士、技艺之士、商贾之士。我们这里所说的士,是特指通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那些人。

士做为兵头将尾,被高层统治者视为“自己人”,士在经济上有一定特权,有了钱自然就可以读书,士逐渐成为社会文化层面的主导者。先秦时代我们熟悉的“诸子”,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出身于“士”,比如管仲、孔子、孟子、老子、荀子。还有一些出身于贵族,但他们的社会身份已经变成了“士”,比如商鞅。

世家大族为什么瞧不起刘备——从刘备看东汉三国士、庶分野

“士”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社会身份逐渐由统治阶级的末端转化为读书人阶层,即“学士”。这一转变始于先秦,成于西汉。西汉是由平民集团建立的,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平民百姓通过读书和选举推荐,也可以进入统治核心。

比如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他家贫无业,四十多岁时开始治学《春秋》,最终封侯拜相。公孙弘的飞黄腾达让天下士子欢欣鼓舞,“天下学士靡然乡风矣”。从此之后,西汉讲学之风盛行,直接影响了东汉的学风。

东汉是“士史”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阶段,东汉的士重名尚节,以清流自许,蔑视权贵。当然除这部分狂士外,还有相当多的士进入了统治体系,成为清流派官僚。钱穆先生将东汉的士称为“书生贵族”,并认为自东汉末年起,“门第世家已露头角,世代书生变成了世代官宦。”

晋朝以来那些高级士阀的祖上,大多数都在东汉做过清流官僚。比如琅琊王氏的祖上王仁任东汉青州刺史,陈郡何氏的祖上何夔在东汉安帝时任车骑将军,闻喜裴氏的祖上裴茂是东汉献帝的尚书令,太原王氏的祖上王柔仕东汉为匈奴中郎将,泰山羊氏的祖上羊续是东汉南阳太守,京兆杜氏的祖上杜畿也是清流官僚之后,等等。

不说晋后,只说晋前,三国时代著名的清流名门个个家世显赫。颖川荀彧是战国大思想家荀子的后人,东汉大儒荀淑的孙子;颖川钟繇的祖父是大儒钟皓,颖川陈群的祖父是东汉超大号的名流陈寔,弘农杨修的父亲是汉太尉杨彪,祖上是“关西孔子”杨震;山阳王粲的曾祖父王龚和祖父畅都位至三公,零陵刘巴的父亲刘祥是江夏太守,吴郡顾雍的曾祖父是颖川太守顾奉,鲁郡孔融的祖上是孔子,等等。

东汉“书生贵族”的世袭化已经非常明显,这对日后高级士阀集团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陈寅恪先生也说过:“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惟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民于其他诸姓。”魏晋以降的高级士阀集团之所以对庶族寒人拥有巨大的优越感,主要还是源于世家传承的家学基础,也就是文化上的优越感。

除了少数清流名门之外,同时代的大多数人家境一般,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也挤进名流行列。这些清流名士不论是家世显赫的,还是家世衰微的,只要读了书,基本上就属于士林中人。

而在东汉时代,士林无论再清高尚谈,他们都不可能和官府划分界限,实际上士林就是朝廷清流官僚的预备队。两者之间这种极深的渊源决定了清流不可能脱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思维范畴(个别隐士除外)。

读书人穷困的时候才想到独善其身,要出世,当有机会兼济天下的时候,他们绝大部分人是不愿意错过的。士林要想“奉时以骋绩”,需要的就是机会,谁能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就和谁合作。

当这些士林名流看到袁绍、曹操、孙策(孙权)能够给他们提供兼济天下的机会,自然都一窝峰的跑来了。至于刘表和刘璋虽然才具平庸,不足成大事,但他们治下的荆州和益州在战乱时代受到冲击较小,加上二人本属士林集团,也能拉来不少清流。

刘备之所以在早期混的一团漆黑,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政治起点太低太寒酸,他无法给清流提供实现梦想的舞台,清流们自然就看不上刘备。刘备身边在早期几乎就没有清流,简雍、孙乾和糜竺都不能划进士林,糜竺还是个做生意的,所谓“士农工商”,更和士林扯不上关系。

刘备真正开始对士林具有吸引力,还是在刘备占领荆州之后。刘备有了钱袋子和枪杆子,自然不比过去穷酸落魄的时候,这时才断断续续有清流愿意和刘备合作,比如庞统、马良、殷观等人。到了刘备拿下益州后,生产规模也就越来越大了。

当然,话说回来,有些人之所以愿意和刘备穿一条裤子,并不是仰慕刘备,而是身不由己,被逼出来的。比如刘备得蜀后,得到了两大名士许靖和刘巴。

许靖本是中原一流名士,后因避战乱来到了益州。虽然刘备围困成都的时候,许靖想缒城投降刘备,但许靖也是无奈之下的二选一。如果让许靖在曹操和刘备之间选择,许靖毫无疑问会选择曹操,刘备对名士的吸引力远远不及曹操。

刘巴更有意思,刘巴和刘备简直就是上辈子注定的孽缘。也许是出身士林,清高的刘巴特别鄙视刘备这个“老兵”,当初刘备在荆州南下的时候,许多人都跟着刘备逃难,只有刘巴单独北上投降曹操。

后来刘巴回到江南,但随后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连取三郡,刘巴回归曹操的路被刘备给堵上了,只好继续南下跑到了交州,辗转又到了益州。

刘备做了西川王后,刘巴就落到了刘备的手上,不过刘备虽然得到了刘巴的人,却一直没有得到刘巴的心,刘巴和刘备保持着相当远的距离。

刘备的三弟张飞不知道发什么神经,突然闯到刘巴的家里,要和刘巴同床共寝,遭到了刘巴的拒绝。后来诸葛亮责怪刘巴太不给张飞面子,刘巴就说了一句话:“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不可与兵子共语。”刘备听说了这事,又羞又恼,他知道刘巴瞧不起自己。

在刘巴的潜意识里,只有曹操这样的才算是“四海英雄”,刘备之流的草根只能算是兵头子。虽然刘巴也参加了蜀汉统治集团,但主要还是身不由己。如果刘备同意刘巴离开,刘巴早就跑的没影了。

刘巴拒绝和张飞同床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孙权的耳朵里,后来孙权对张昭谈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张昭认为认为张飞是当世名将,又是刘备心腹手足,刘巴做的有些太绝情了,应该给刘备留一点面子。

张昭本是士林出身,却有些不理解理解刘巴的举动,但孙权却能站在士大夫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孙权告诉张昭,刘巴要是顺着刘备的杆子往上爬,低眉顺眼地做刘备的奴才,和张飞这等兵子与友,那刘巴就没有资格再做名士了。

刘巴这件事很好的说明士林清流对刘备这样的草根武人集团是一种骨子里的鄙视,瞧不起刘备,羞辱刘备,才算没给士林抹黑,可见当时的士庶之分到了何种严重的程度。

自东汉分裂以来,天下士林主要分为几个大集团:袁绍的河北士林集团、曹操的中原士林集团、刘表的荆州士林集团、孙策(孙权)的江东士林集团、刘璋的益州士林集团,另外还有一些名士散落于陇西(如侯瑾)、辽东(如管宁、王烈)、交趾(如刘熙、薛综、程秉)等地。

这五大士林集团的政治领袖,要么是家世显赫,比如袁绍、刘璋;要么才华横溢,比如曹操;要么出身名将世家,比如孙策(孙权),要么直接就是士林出身,比如刘表。

五大士林集团的著名士林人物粗略计列如下:

袁绍:田丰、审配、沮授、荀谌、王脩、崔琰、许攸、陈琳……

曹操:荀彧、荀攸、孔融、钟繇、袁涣、华歆、杨修、司马朗……

刘表:王粲、韩嵩、宋忠、傅巽、蒯越、刘先、裴潜、潘濬……

孙权:张昭、张纮、顾雍、孙邵、诸葛瑾、严畯、虞翻、胡综……

刘璋:樊敏、高颐、许靖、刘巴、法正、秦宓、杜琼、许慈……

再看刘备旗下:o_____________________o

士大夫要出来做事,一般会要求买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家世好,二是有自己的地盘,三是与士林有渊源。以上五人都完全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士大夫趋之若鹜。而早期的刘备,这三个条件完全不具备。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小说在线阅读_第1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姜狼豺尽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势分三足鼎————————三国往事闲弹第1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