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吾生也晚,未能躬逢春秋盛事,对于晋文公和秦穆公的联兵如果围攻郑国,城墙上的郑国人又如何守卫,只能借遥想来揣度了。

晋元帅先轸命令:大家去附近森林里砍大树,树干前面套上青铜尖,再搭个木架子,用绳索把树干悬挂其中,下面垫上滚木当轮子,大家推着,像撞钟似地,用大树干猛撞郑国城门啊!

城上赵人不傻,“跟我们玩这个。”郑人乱箭齐发,晋国人丢下了攻城锤,抱着脑袋跑回来了。

秦国的老智囊百里奚说:“让我来想想办法。”

百里奚以前放过马,养过牛,懂得仿生学。他想,非得是既能进攻,又兼防御的器械才行。于是他让随军木匠制造了几百具“木驴”,驴高2.3-2.6米,长3.3-5米,外表蒙上生牛皮,下面装六个木轮,肚子里边藏匿6-7个秦兵。兵们从驴肚子下推着这驴,嗨哟嗨哟地,往城下跑。

郑国人乐了,郑文公说:木擂伺候。木擂也就是“滚木”,评书里边常用到的。用沉重的树干制成,用以砸击敌人。滚木表面还安装了尖钉,给挨砸的人放血。

秦国木驴刚刚聚集在城脚,准备从驴肚子下挖城,郑国守军突然砍断绳索,滚木像归圈的山羊一样齐泻而下,奔着驴就过去了。秦军都给怕死在驴肚子里了边,和驴一起东倒西歪。郑国人为了节省木头,还在滚木上系根绳子,砸下去以后,再拉上来,反复使用,哈哈!(其实这个东西后代叫“留客住”,把带钉的滚木用绳索系于绞车上,投入敌军人群中,绞动绞车,使其上下滚动杀伤敌人。)

白乙丙看见百里奚的木驴倒了霉,赶紧出主意,咱把木驴升级成尖头木驴,上尖下宽,让他的滚木砸下来都跑偏。嗯,这招好,白乙丙亲自督阵,轰了一群尖头木驴呼啸着往郑国的铜墙铁壁冲过去了。(这东西的学名就叫“冲车”,“折冲于樽俎之上,却敌于谈笑之间”,就是说它呢。)

看见冲车过来了,郑文公说:火来!——

守军像投掷手榴弹似的,往下狂抡油脂火把,下边的驴尾巴开始着火了,守军哈哈大笑,手一慢,差点烧了自己袖子。郑文公在城顶上支了口大锅(就像现在写字楼顶上的卫星接收设备),锅里盛满油脂,用炭火烧沸,拿大勺子往城下泼热油。“先洗个热水澡吧。”上边喊。(后来这种东西发展成“金大罐”,里边装着炽热的铁液,抛洒烧烫城下敌人。)

尖头木驴给烧得嗷嗷直哭,等到烧得一干二净,秦军耐不住头顶的飞蝗、滚木、大石头和洗澡水,被迫退下。秦晋联军首领气得直跺脚,只好丢下几百具尸体收兵回营。

回去后,先轸等人琢磨了一宿,几日后,秦晋联军造出了一个能够防火又防木、石的大玩意,叫做轒辒。

这种奇怪的轒辒车下面,装四个轮子,车顶是木架,外面用生牛皮蒙上,并涂以泥浆,可以防火,车内容好几十人。晋军在后方矢石不及地带弄了一个大绞盘,几百人像推碾子那样推动绞盘,动力通过绳索传到装有滑轮的轒辒上,转化成向前的动力,使轒辒吱吱嘎嘎前进到城下,与城墙贴紧,车里的撅子军就藏在轒辒车下,上挖城墙,下挖地道。

郑国人故技重施,放箭,扔石头,撇火把,倒垃圾,阻挡轒辒靠近。可是轒辒前边挂了一张大帆,叫做木幔,用绳索操纵,上下活动,遮挡城上飞下的矢石。除了巨帆,还有一个桅杆,约与城墙同高,顶上装了木槽,里面都是石灰。一抻绳子,石灰全扬到郑国人脑袋上了,立刻瞎了好几十号。

晋军轒辒像一只旱地轮船,趁机在城下靠港,抡家伙就挖,同时推车上悬挂的圆木大锤冲撞城门。

郑文公从城里埋了几只大瓮,从“瓮声瓮气”的回音判断,知道城墙快给挖出窟窿来了。大家赶紧准备火擂,这是一种带油脂带火的滚木,悬吊在城墙顶上。刚吊起来,轰隆一下子,城脚给凿出个大窟窿,无数晋军扑向这个珍贵的窟窿。

郑文公说:放!

悬索斩断,带火的滚木带着惯性往洞口砸下去了,很快堆积成丘,堵塞了这个窟窿。已经钻进洞的士兵赶紧往外跑,腿慢的全给闷死在里面了。哈哈,郑文公刚要乐,就听喀嚓一声,城门这时候被晋军轒辒木锤撞开,晋军乌漾一下都奔城门来了。眼看就要蜂拥而入。晋国的战车也扑向城洞。谁料到郑国人事先在城门外撒了木蒺藜,当时的马没有马掌,踩住蒺藜,纷纷卧倒,城门口乱成一片。

那些脚板比较硬的秦兵,继续往城门洞里冲,赵国人赶紧又推出几十辆“塞门刀车”,是两轮小车前头固定住几十把尖刀,小车往城门洞一丢,塞门阻敌!

城门被不断推进去的刀车给再次封住。

城顶上的赵国人则赶紧喊:“放!——”

就听咣当一声,悬门也被放下来了。那些侥幸闯进城的晋军,失去后援,给郑国人堵在瓮城这个阎罗殿里,后路被悬门和刀车塞住,前面是正城门紧闭。老晋被来了个瓮中捉鳖,全部罹难。

(注:那时候城门外已经有瓮城了,是正城门之外修的一个半圆形凸出的城圈,你一进去,瓮城门和正城门同时一落闸,把你关在瓮城里,插翅难飞。梁山好汉时迁就是这么给人关住砸死的。如今南京“中央门”甚至有两个瓮城,四壁又有藏兵洞,可以容兵三千。套用现代军事术语,瓮城就是具有高度弹性的防御体系,以空间换取时间,转变力量对比。)

力量被对比下去了的进城晋军,全数被杀后,尸体搬上城头,重耳一看,哇呀乱叫。郑文公笑道:“早就说了,晋国人和狗不许入内。没听见吗?”

晋文公说:抛石机伺候!

三军闪开,上百人拖拽出一部看上去类似老鼠夹的大怪物,这东西发射出的抛石可以击毁敌人的一切防御设施。

抛石机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抛杆一端系绳索,另一端挂石头,用人力拉动绳索,石头作角加速运动,加速到一定程度时,飞向敌阵。据《范蠡兵法》(范蠡是西施的男朋友)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如果两步折合一米,射程合150米。在冷兵器时代,这可以算是威力很大的中程导弹了。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曾使用抛石车,石弹在空中飞行呼呼作响,所以又称“霹雳车”。公元1126年,蒙古军攻打襄阳,架抛石机数百具,昼夜发射,落下的石弹,几乎把襄阳城填平。其中最大的抛石机,能发射百余斤重的石弹,需要数百人同时拽放。抛石机成为蒙古军东征西战的主要攻城武器。

重耳动用抛石机,郑文公一下子惨了,郑都城里下起了陨石雨,老百姓都躲在防空洞里,上厕所也不敢出去。一出去,世界全变了,房子像被狗啃过似的,顶上透着亮,而血乎乎的大石头下面传出瘸腿野狗悲哀的叫声。

实在给砸得直不起腰来的郑文公,也想往城外抛石头,但是城外开阔,晋军容易躲避,城中狭小,郑文公没处跑。郑文公没招了,相信自己凭一座缺了牙的孤城,是不可能永远守住不破的。

郑文公的精神之城遂告破。在灰心丧气之下,只好带着名贵宝物派人出去求和。

晋文公说:“名贵宝物我不要,你们交出叔詹我就撤兵。”

叔詹是怎么回事呢?

这话说来需要一点时间。当初重耳一行人流浪路过郑国时,郑文公不肯设礼招待。郑大夫叔詹就进谏:“现在,晋公子重耳落魄江湖,但您最好还是礼遇善待他。焉知世态变幻无常,重耳未来也能潜龙上天。”

郑文公说:“就凭他哪点?”

叔詹说:“晋公子重耳有三条上天的理由:一,他母亲是狄国人,跟他爸爸(晋献公)一样都是姬姓,按理同姓不婚,婚了的话,生孩子就夭折,可是重耳已经60多岁啦,并没有夭折(不过,眼珠子和肋条都有畸形,呵呵);二,上天一直给晋国灾难不断,意图就是等着重耳回去救大伙呢;三,他的跟班都不是善主,合起来顶三个半管仲,这帮人能够死心塌地跟着他,可见他不是凡人。”

这三条理由咋听还不错,但都是必要而不充分,难怪郑文公使劲摇晃脑袋。

叔詹出于忠于郑国利益的考虑,又建议杀掉重耳:“如果您不善待重耳,最好就杀了他,以免受其报复,因为他脾气很大。”

郑文公亦不听。

如今,重耳伐郑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抓叔詹。重耳不记挂叔詹说他的三条好话,而单记恨着杀重耳的那句坏话。他弄了一口大锅,准备把叔詹煮了,给自己解气。

这时候,叔詹却自己跑到晋军来领死了。晋国人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把他扒光了,准备下鼎里煮。

叔詹说:“我当初觉察到,祸患将要降临郑国,所以我事先加以遏制,这是我对郑国的忠贞。现在我不避个人的牺牲,为了挽救国家,主动跑到晋营来送死,这更是忠贞。”说罢,他抓住鼎耳大喊疾叫:“从今以后,忠心耿耿事奉君主的人,都要落得和我叔詹一样的下场——!”

晋文公听后,非常感叹,下令释放,待以厚礼,送回郑城。

郑国人问:“你要的叔詹也来过了,你们可以解围了吗?”

“解围可以”,晋文公说,“但必须让郑君出来,我污辱他一下,我们就保证回去了!”

郑文公一听,这分明是丝毫不想解围啊,于是拒绝出来。重耳于是继续铁青着脸,和秦穆公一起发狠攻打郑城。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潇水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第1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