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心爱的姨太太改嫁给了别人,也罢,却偏偏是改嫁给不共戴天的蛮夷楚国,就像自己的碗被猪抢去当槽子,齐桓公要被气死了。被戴了准绿帽子的齐桓公冲冠一怒,终于坚定了对楚、对蔡的作战决心,积极发动战争准备。他与宋、江、黄三个临近楚国的诸侯在山东阳谷县(还是武松打老虎的地方)会盟,议定借用它们的军事基地作为对楚战争的前沿。之所以喊宋国来盟会,一是因为宋国位于河南东境,是齐军从山东进入河南的必经之地,二是因为宋是蔡国的主子国,联宋打蔡,有点帮着邻居教训儿子的意思。

齐桓公于公元前656年,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开始讨伐行动。各国大军从不同方位一起开拔,向河南南部的蔡国云集,巴尔干地区一时兵气冲天。

八国主力,按事先宣称的那样,联手攻击蔡国。蔡国领导人,即是齐桓公的妻兄老蔡,抵挡了几招,即在八国联军挤压下,像个鸡蛋那样碎掉了,自己也当了齐桓公的俘虏。齐桓公部分出兵目的实现,随即联军大踏步向西一百公里,猝然攻入楚国北部边境,夺得楚边境城邑召陵。(伐蔡只是一个幌子,掩盖千里行军伐楚的真实意图的。)

这个召陵,在今河南省中部偃城附近(偃城是岳飞会战金兀术的地方,“拐子马”奔跑之所),距离楚国腹心之湖北江陵还有九百里之遥,八国联军从这里尚不足以威胁楚国腹心。然而齐国历年来,兵锋所指无不披靡,这次又是八国协同出击,党同讨逆,史无前例,给楚人造成心理上的威慑极大,楚成王自然有点哆嗦。

但是,齐国看见楚国累年来已在湖北境内构筑了纵深防御体系,无隙可乘,为保存实力,齐桓公也不敢冒然做深度进攻,只好把联军集结在楚境上休整,同时和楚国的大员谈判。楚方的谈判大员,名叫“屈完”,是个有名的南方快嘴子,属于湖北的“九头鸟”和“滚刀肉”,极不好对付,恐怕只有齐国的宁戚是他对手(就是那个扣牛角而歌浩浩乎白水的“唐僧”)。但宁老头已经死掉了,所以屈完在谈判中间出尽了风头,创造了一大堆知名成语,什么“风马牛不相及也”、什么“不虞汝之涉吾地也”。其中,风马牛不相及,“风”,是指动物交配、追逐做爱的意思,不是刮大风。

(注:影片《英雄》里,张艺谋让那些秦国士兵在战斗前一边以剑敲盾,一边高呼“大风、大风、大风”,我当时看的时候殊不理解,现在才明白,原来翻译过来就是“我靠、我靠、我靠!”。)

屈完说:“咱们楚齐两国,一个在荒南,一个在远东,好比一个是马,一个是牛。马不会找牛交配,牛也不会跟马做爱——风马牛不相及也。所以啊,您也不必找我们打仗。可是您老人家不远万里来打我们,真就奇怪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把个齐桓公给质问得哑口无言。

齐桓公回答不上来,管仲就出来找辙,管仲说:“从前,我们祖上的姜太公,得到周天子批准,可以征伐天下任何诸侯,维护周室尊严。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你们的穆陵关,都是我们祖上管的地面。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到你这里来!”

(姜子牙在《封神演义》里捏一根打神鞭,可以殴打“封神榜”上犯错误的诸神,就是暗示了征伐诸侯的特权吧。)

屈完说:“您说的道理兮很对。但是,鄙国犯了什么错误兮?请您明示。”(楚国方言,以“兮”结尾。)

齐桓公心想,这我可会回答。张口就要指责楚国区区一个子爵,居然冒称楚王,还说没犯罪!天下只有周天子是王!

管仲赶忙拦住。管仲觉得一旦提出这个责问,楚国偏死活不肯去掉王号,自己岂不是很没面子。于是管仲找了一个不疼不痒的小事由,便于对方改正的:

“你们楚国特产苞茅,要上贡给周朝廷,可是你们一连三年不上贡,周王室都喝不上好酒了。”

(苞茅是一种植物,可以编做滤器,把酒汁从酒糟里过滤出来。这是古代酒的提纯方法。后来六朝炼丹家发明了蒸馏法,酒水经过蒸馏法提纯,酒精度数一下子就升上去了。)

上贡苞茅不是件难事,割些草就行,比去掉王爵容易的多。屈完得了台阶,赶紧借坡下驴,说:“如果您就为了这点小事兮,那我们接着上贡苞茅不就完了,何苦千里迢迢跑来打架兮?”

管仲听出对方指摘自己小题大做,口气还很硬,就搬出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责问楚国。管仲说:“还有一桩事,从前周昭王南征楚国,结果死在这里了,我们特来讨个说法。”

周昭王是西周早期的一任天子,曾经出兵至长江流域,讨伐南蛮,平叛了26个小国,胜利班师回来,却被淹死在汉水上,全军覆没。

屈完说:“周昭王老辈子的那点事兮我知道,那是交通事故兮谁管得了。”

其实不是交通事故。楚国人用胶粘的船板给周昭王坐,坐到中流就解体了,周天子落地凤凰不如鸡,给淹死了。这些流向冥界的船只,一并还送走了天子六军的生命。但这官司到今天,是谁也说不清的了。

齐桓公听了半天,见两人越扯越远,恼了,吹胡子瞪眼说:“真恼人啊!寡人的大军在此,谁敢抗衡,寡人想灭谁,谁能跑得了!”

屈完说:“您老人家倘若以德服人兮,谁敢不服?您要动武兮,嘿嘿——方城山为城垒,汉水为壕沟,我们兵多将广兮,正好和您老人家兮,大干一场!”

这个柔中带刚不卑不亢的家伙把对方噎得一怔一怔的,脑袋“兮兮”直冒冷气。

齐桓公、管仲都哑巴了。

可是齐国还真不敢打个鱼死网破。从齐桓公进行过的二十几次战争来看,只有初期与鲁国的两次(乾时、长勺)战役,以及伐山戎之战,算是进行了主力交锋,其余基本上是用胡萝卜加大棒吓唬吓唬就到头了。比如他存卫救邢,都没有跟狄兵正面交锋,只是派军队掩护收容邢、卫逃出人员。更多时候齐国喜欢找几个较弱的三等小国组成联军,以联军名义出现,在政治上、军事上造成一种精神威胁,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目的。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就是这意思,把正义之师摆出来,讨而不杀,服则舍之,并不动真格的去歼灭敌人。

军队不过是摆在那里的筹码,为解决政治纠纷服务的,轻易不制造流血。屈完正是看透了齐桓公军队的纸老虎属性,所以才敢于向齐桓公的大军叫板。

既然谈判占了下风,又不想实施首次打击,齐桓公没招了。他踌躇再三,终于竟不敢动武。齐桓公说:要文斗,不要武斗。于是跟屈完订立盟约,史称“召陵之盟”,大家说好:“我不打你,你也不打我。你该给周天子上贡还得上贡,我认你是哥们还是哥们。”

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骤雨,顷刻化为万里晴空,八国联军各自撤退回国。屈完一人而说退八国联军,这不得不说是他外交辞令的成功!屈完因此荣选为我们春秋舌辩之士之第二出场者!

其实,是楚国发育得太快了,威胁了齐的霸主地位,齐必须干涉,所以才有了这次八国联兵伐楚。这就好像德国这个新兴国家威胁了老牌的英国。从齐桓公的角度来讲,虽然没敢南下打楚国,但召陵之盟仍然是齐桓公“攘夷”的巨大战略胜利:给予了楚人极大的威慑力,遏制了楚人北上的势头,同时令中原诸侯对自己的霸主地位,再次通过军事行动上的配合,表达了确认。

十一

孩子一样顽劣的诸侯各国,在齐国这个“公爹”的管控下,不敢嬉皮笑脸胡闹了。刚要消消停停过日子,周天子后院又骚动起来。

周惠王的大儿子“王子郑”,据说越来约失宠了,原因是他的后妈使劲儿往他老爸周惠王耳朵里灌枕头风,讲王子郑的坏话。王子政这人有脑子,知道明着斗实力不够,就想巴结个外援,于是去拜见齐桓公。

齐桓公认为王子郑心挺诚的,又是正宗的长子,应该加以保护,就打包票说帮忙。等周惠王突然一死,齐桓公立刻带领八国兵马,齐集洛阳城外,旌期耀眼,战马长嘶,搞联合军事演习,名义上是吊问死去的天子,实际是给城里的王子郑助威。

王子郑的后妈,本想废掉王子郑,换上自己心爱的儿子,一听说城外搞军事示威,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王子郑顺利坐上了天子宝座,是为周襄王。这次齐桓公“尊王”大胜利,霸主地位达到颠峰。

次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鲁、宋、郑、许、曹等国,在葵丘举行会盟(今河南兰考,大辞赋家江淹的老家,就是江郎才尽的那位。当然兰考也是焦裕禄战斗过的地方)。齐桓公领导大家朗诵誓词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不可堵塞水源,不可囤积谷米,不可废长立幼,不可以妾为妻,不可使妇人参政。”后三句话全是说给周襄王后妈听的,吓唬她的。

(注:像这样的歃血结束后,大会工作人员需要把这些讲话稿(誓词)刻在薄薄的玉石片上,并且刻成两份,一份藏于盟府,一份和杀掉的牲口一起埋入大地或沉入河中,以取信于鬼神。也许哪一天可以挖出来。)

就像美国的驴党象党上台以后要替背后的大财阀说话,周襄王是齐桓公赞助登基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遂派来天使,在会盟现场向齐桓公颁赐祭肉。齐桓公准备下拜施礼,周天使说:“天子已经通过我从洛邑向大会现场传出话来了,‘鉴于齐桓公同志上年纪了(70多岁了),加劳赐一级,并且不必下跪。’”

一听不下跪,齐桓公舒了口气——因为我们知道按他那种生活方式,腰和肾肯定不好。

管仲说:“天子这么说是客气,咱不能给梯子就上房。君臣的礼数要是乱了,灾祸接踵就来。”

齐桓公也说:“天子在与不在,我们都应该一个样,礼数是不能少的。”于是连忙颠着腰趋走到台阶下边,恭恭敬敬磕了一个头,然后再登上殿堂,又跪拜一次,接受天子使者手中赐予他的祭肉、大络车和几面流苏龙旗。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9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潇水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第9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