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潇水曰:魏冉所策划的、韩珉所督促落实的“齐与秦结好,东西各自称帝,秦人劝说齐人共伐赵国,以便遏制齐国吞宋”的闹剧,在苏秦的三言两语之间,被彻底粉碎了。魏冉傻眼了。齐相国韩珉也被苏秦三言两语,轻易扳倒了。齐人违逆秦人的意愿,积极南下准备攻宋,算是与秦人绝交了。齐国也并不讳言于此,它干脆撤掉帝号,让亲秦派的韩珉辞职,换上了反秦最卖力气的“周最“担任齐国相国。秦人气得干瞪眼。

两个月后,秦人也觉得很无聊,就把“上帝”这个名号也撤掉了,乖乖地继续当王。

这里有个疑问,苏秦为什么偏不让齐国打赵呢?而偏要让齐国打宋呢?齐国打赵国,不是一样也可以消耗齐国的国力,一样可以实现苏秦、燕昭王约定的“弱齐存燕”的战略目标吗?

其实,听任齐国打赵国,还是不好的。齐国一旦侵占赵国,与燕国就更加逼近了。而留下赵国,可以使得齐燕之间有一个屏障和缓冲,没了赵国,燕国就要唇亡齿寒了。

总之,苏秦希望把齐国人的战火引向南方(去打宋)。

另外,苏秦这么作,还有一个更大的理由。就是,即便齐国攻宋,有所消耗,以燕国的小兵,想乘机“阴阳相推”,攻破齐国,也还是痴心妄想啊。所以,苏秦必须调动天下的所有力量一起攻齐,才有可能一举破齐存燕。而秦国是最佳人选。唆使齐国攻宋,正好可以触怒秦国(秦国处心积虑不愿意齐国攻宋,而是想保存宋国,怕齐国得宋而自壮。秦国把宋国几乎当成了自己的小弟)。齐硬去吞宋,秦国必然愤而兴兵干涉。所以,苏秦建议齐湣王攻宋,目的正在于促使齐秦关系恶化,离间齐秦邦交,促使秦国未来参与燕国等诸侯发起的攻齐战役,并从中担当主力作用,一下子把齐国打垮。而齐湣王眼下光看见宋国肥沃,利益可贪,居然也赞同苏秦的吞宋建议,不惜冒着违逆秦人、遭秦人报复和干涉的风险,实在属于利令智昏。

为了让齐国顺利实现攻宋,还必须给齐国南下攻宋创造无忧的战争后方环境。于是,苏秦要奉齐湣王之命去北方找赵国,促使赵国与齐国结好,让赵国默许齐人攻宋。这就是要实现齐赵关系相“循善”——齐赵结好。但是,等未来秦人、燕人联手攻齐的时候,苏秦还要挑拨齐赵关系,“离间齐赵”,使赵国也参与到秦国等诸侯的伐齐大联兵中来。所以,既要先结好齐赵,又要随后离间齐赵,这就给他的外交带来更大难度。(唉,结驷连乘,黄金满腰的待遇,不是那么好挣的)。

但是,燕昭王不理解苏秦的苦心,他派人前来指责苏秦,表示自己的不悦:

“你让齐赵结好?!你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燕昭王的意思是,如果齐赵结好,势必对北方的我燕国构成极大威胁,因为齐赵都是我南方的邻居,邻居联起手来,就要来我家的篱笆里抢东西了!(确实,燕昭王的担心有道理,任何国家都不希望自己的邻居国家们互相铁硬地结盟在一起。)

苏秦在回信中做了含糊的解释,苏秦写道:“虽费,无齐赵之患。”——马王堆帛书上的这句话令人费解,我揣测许久,它大意是想说:齐赵即便结好,目的也是使齐国南下放心灭宋,而不是北向骚扰燕国。所以,燕国也没有“患”,没有“齐赵”攻击它的“患”了。而且,最终,苏秦还要负责“离间齐赵关系”。

同时,苏秦作为燕昭王的代表,到齐国去的目的,就是宣布燕齐结好的。说得详细一点就是,苏秦去齐国的目的和公开身份,是代表燕昭王,去建立燕齐两国联盟关系,并留在齐国以促进和落实之。齐国选择接纳了苏秦。因为从齐国的角度讲,齐国也需要与燕国结好。齐必须与北方的燕国和赵国都结好,才能放心南下攻宋。所以此时齐国是不可能有打燕的想法的。

燕昭王看了这封信以后,也不知道能否明白,但他还是选择了信任苏秦。

苏秦衔齐湣王之命,向偏北方向去找赵国(河北山西部分地区),想说服赵国不干预齐国的南下灭宋计划。而齐国灭宋,又正是苏秦“促齐攻宋,消耗齐国,弱齐强燕”的间谍使命的既定步骤。

几只燕子飞快地变换着队形,轻轻地掠过苏秦的脑门。苏秦来到了河北邯郸——赵国都城。赵国这时候的大当家的,是权臣李兑。七年前,李兑伙同公子成饿杀了赵主父,从此李兑专了赵国之政,贵为封君,号奉阳君。

《战国策》上说奉阳君李兑甚不取于苏秦——意思是feel sick at 苏秦,对苏秦很讨厌。苏秦想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抵达赵国之前,先派人传话给李兑说:“我苏秦是代表着燕国利益的。如果我们燕国投入齐国的怀抱,齐燕合作伐赵——从东、北两国方向夹击赵,你们赵国就孤立危险了。只有燕国与齐国对抗,你们赵国才安全,是不是这个道理!而您却feel sick at我,这等于逼着我燕国去跟齐国结好。我私下认为您不够聪明啊!所以,不管你李兑喜欢苏秦也好,讨厌苏秦也好,最好都要善遇苏秦。否则齐燕结好,你们就被动了!”

李兑听完,觉得有道理,赶紧大张旗鼓迎接苏秦,作出亲近燕国的姿态,以示燕赵有意结好,目的在于恐吓齐人不得轻举妄动。

苏秦大模大样来到赵国以后,下了豪华马车就开始骂李兑:“你以前饿杀赵主父,天下人都知道,按道理你是该灭三族的。一旦你的政敌以此借口来整你,你还有活路吗?你的情况,危如累卵啊。如今听我的话则生,不听我的话则死。”

李兑气得要命,恨恨地问:“你有什么话可以指教我!”

苏秦转而和颜悦色,说道:“您现在有权,还不怕。但您春秋已高,未来退休了,别人计较起你饿杀赵主父的事,那就危险了!所以,你退休以后最好避到别的国家去。去韩魏那里也不好,韩魏距离贪婪的秦人太近,不安全。去楚国或燕国呢,倒是偏远安全了,但是又太偏了,生活没意思。去中山之地呢,那里又土地太贫瘠。最好选在中原偏东的宋国的陶邑,那里富得流油,倒爷群聚,商业发达,抽的商业税够您吃几辈子的。您如果夺得它当封邑,退休以后闲居那里,岂不又安全又发财。”

“陶邑是宋国的大都市,怎么能成为我的封地呢?”

“我教你啊——如今齐王正想向南吞灭宋国,您如果与齐结好,助齐灭宋,有大德于齐,齐王就可以把陶邑送给您作为回报。而宋国的国君又是昏君,您帮着除去了昏君,替天下作了好事。齐国又感谢您,您又替天下做了好事,自己还得到肥的流油的封地。这么好的事情,一百年也遇不上一次啊!”

李兑没话说了,于是默许齐国攻宋。作为回报,李兑将得到宋国陶邑。

三言两语,苏秦就实现了“结齐赵”的计划,举重若轻,这是纵横家的牛叉之处啊,不得不服。苏秦非常善于调动和利用矛盾(他恰当地利用了赵国内部的矛盾),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既然得到赵国默许,于是齐湣王放手发动了第一次的对宋战争,在公元前288年前后。

潇水曰:李兑为了个人私利,不惜让赵国与齐妥协,这正是权臣误国之处啊。也就是说,作为权臣,李兑制定赵的对外政策时,不是从国家利益出发,而是参谋个人私家得失。古时历代权臣,莫不如此。

现在我们说说宋国,这个即将挨齐国打的国家。

宋国国君宋康王,如苏秦所说,确实是个昏君,有的史书把他与夏桀相比,称之为“桀宋”。他表现出来的精神病症状是“射天笞地”。具体做法是把一袋子牛血挂在竿子上,给它穿上铠甲戴上头盔,高高地悬挂起来当作天帝,用箭射,表示天帝被他射得大出血了。这固然有哥白尼精神,是人定胜天的豪举,但当时人普遍说他是污蔑神灵,极其狂妄。

宋康王为什么这么狂躁呢?因为宋国的祖先是商朝遗留贵族,按照当时的理论,上帝已经放弃了商朝(“天之弃商久矣”),所以他憎恨天帝。此外他还憎恨列国诸侯。宋康王有一个超常之处:就是铸了诸侯之像,让它们在厕所里侍奉他。他方便完了以后,就揪着诸侯人像的胳膊瞎摇晃,拿脏东西弹诸侯的鼻子。这是他的精神胜利法。

所以苏秦说他是“此天下之无道之人。伐之,名则义,实则利(可以占其膏腴之地)”。

还有一件事,宋都城墙的拐角上,有一只老家贼(就是小雀啊)怀孕了,生了一个大老鹰,全城人轰动——可能是小雀被老鹰强bao了。宋康王叫史学家占卜,史学家占卜后的结论是:“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于是趁着孟尝君发动那场著名的“齐人远征秦国三年”的愚蠢战争——齐军主力胶着于函谷关一线,宋康王趁机发兵灭掉了邻近的滕国,于是乃更加自信,好勇而不好仁义。

公元前288年,齐国在苏秦的唆使下,以及赵国的默许下,派大兵向东南方向的宋国压过来了。

宋康王虽然骄横不可一世,却在齐湣王的“汤武之举”面前败下阵来,被迫割让淮北之地以讲和。这是齐国第一次伐宋之战。

燕昭王也派出了将军“张魁”率燕军二万,自带了粮食,参加了这次战役,协助齐军。这跟当年越王勾践派遣三千军队追随夫差进攻齐国是一样的,目的都是为了怂恿对方去前线消耗实力。

但是张魁却没有范蠡那样的素质。范蠡入吴,侍奉夫差的时候,假装尽忠尽责,惟妙惟肖,连夫差都被感动得都要收留他为臣。张魁嘴巴里虽然也是对齐湣王惟命是从,但身体语言却调整得不好,传达出很多忿恨的信息。是啊,从前齐湣王的老爹齐宣王灭掉燕国,没少祸害燕国人民,后来齐湣王又在“权之战”覆杀燕国十万大军,燕军全军尽没,真是两代世仇。张魁的表情和身体语言不断背叛着他的嘴巴,于是齐湣王就高高兴兴地把他杀掉了,从而冻结了他的可恶的身体语言。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小说在线阅读_第1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潇水9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青铜时代的终结战争第1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