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虚荣、冷酷,这些臭毛病,亚历山大这辈子算是改不掉了。当然,还有一点改不掉的是他对战争对征服的狂热喜爱。
虽说灭亡了波斯,扫荡了中亚,但亚历山大的巨大野心就像无底洞一般永无止境,他的梦想是啥?说出来甚是骇人,那就是——直捣世界的尽头!那么哪里是世界的尽头呢?亚历山大自己也说不清,毕竟那个时代人们的地理知识有限。不过亚历山大却知道有一个叫印度的地方,他还坚定认为只要征服了印度,就等于夺取了亚洲的最后土地。当然话又说来了,如果当时有人告诉他,印度的那边还有战国七雄也都是特能打的主,他肯定会吃惊不已。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三万五千大军,从中亚开拔,杀向了印度这个对他来说极其陌生的国度……
(二)亚历山大帝国BOSS篇
(13)印度大冒险
话说当时的印度西北部和同时代的华夏战国时代相似,诸国林立,互相攻伐,很不和谐,这就给了亚历山大可趁之机。
亚历山大认为要彻底降服印度,就必须狠辣一些,唯有恐怖政策才能令他们乖乖归顺。于是乎,马其顿大军所到之处,屠刀肆意挥舞,诸多印度西北部的城池和部落被他们杀得血流成河、鸡犬不留。
别说 ,亚历山大这缺德招还真有效,不少印度人被马其顿的恐怖行为吓得肝胆俱裂,一些邦国纷纷投降,有个叫泰西克里斯的印度藩王表现最好,这家伙又送银子又送牛羊又送大象,把个亚历山大美得不行。其实,泰西克里斯并非被亚历山大吓破了胆,这个狡猾的印度佬是想借刀杀人——利用亚历山大去灭掉他自己最恨的对手、另一位印度藩王波拉斯(前340—前317年在位)。
那么这个波拉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此君身材魁伟,颇似巨人,形象威猛,胆气非凡。当亚历山大领兵打他时,他毫无畏惧,率领三万步兵、四千骑兵、三百辆战车和两百头大象毅然迎战!
公元前326年6月,也就是咱中国历史上以“胡服骑射”而闻名千古的赵武灵王即位的那一年,亚历山大东征的最后一次大战——海达斯帕斯战役打响。地点是印度河支流海达斯帕斯河畔。
话说亚历山大要想渡河来打波拉斯有两大困难,一是河水又宽又急又深;二是印度军层层设防尤其是大象太多,而马其顿的战马见到大象就受惊。可这亚历山大毕竟智商超高,他大脑一转计上心来,决定先忽悠一番再夜间偷渡。
咋忽悠呢?亚历山大把马其顿军队分成好几拨,咋咋呼呼忙忙碌碌摆出要渡河的勇猛架势,惊得波拉斯赶紧高度戒备严防死守。但马其顿军队只是瞎折腾,不来真的,他们一会叫喊要在左边渡河一会又嚷嚷要在右边渡河,搞得波拉斯的印度军队一会扑腾到左边一会扑腾到右边,被忽悠得晕头转向疲惫不堪。
这种游戏玩多了,印度军队自然烦得不行——你们自己玩吧,俺们不奉陪了。就这样,印度军队放松了警惕。
但是,亚历山大要玩真的了!
在一个电闪雷鸣(又是雷啊!)暴雨滂沱的夜晚,亚历山大指挥马其顿军队神不知鬼不觉的渡过大河向印度军队发动进攻。
印度军中最难对付的就是大象。上次在高加米拉会战中亚历山大和大流士三世对打时波斯军中虽然也有大象,但不过才15头,可如今印度军中可是200头大象。这战马和大象硬拼无异于找死,于是亚历山大想出一个好法子——远距离攻击!
亚历山大一声令下,马其顿步兵将无数标枪纷纷投向印度军象群,受伤的大象很痛苦,它们不顾敌我到处乱撞,不少印度士兵被活活踩死,波拉斯那个后悔啊,干嘛带那么多大象来呢,真是自作自受!
印度军一片混乱,亚历山大顿时豪情万丈,他指挥马其顿骑兵迅猛冲杀,又下令马其顿方阵快速推进,印度军虽拼死招架,但仍不敌马其顿军之凶猛,最终全面崩溃。
此战两军血拼八个小时,印度军队阵亡一万二千人,被俘九千,波拉斯的儿子、印度军的象兵指挥官、骑兵指挥官和战车兵指挥官全部战死。而马其顿军仅阵亡两百八十名骑兵和七百名步兵。虽然马其顿军以极少的代价获得大胜,但亚历山大还是颇为伤心,因为他挚爱的坐骑“普斯飞路”在这次血战中英勇壮烈!
印度军一败涂地,但身为印度军统帅的波拉斯表现得比大流士强多了,当印度军溃败时,他依然坐在大象上继续指挥战斗,打到最后身负重伤失血过多,不得不从大象上跳下来向马其顿军投降。
别看是战败投降,但人家波拉斯很有气概,当亚历山大问他有啥要求时,他的回答是希望亚历山大像对待一位国王那样对待他。亚历山大觉得波拉斯很爷们(也为了笼络人心),便答应了波拉斯的要求,让他继续为王,还分给他一些土地。
降服波拉斯之后亚历山大继续前进,打算占领整个印度,但是马其顿的士兵们却受不了了,这无休止的征战啥时是个头啊?!加上南亚地区酷热的环境和疾病的蔓延,马其顿士兵对征战越发厌恶,最终向他们的国王发出了愤怒的吼声:我们要回家!我们不打了!我们要回家!我们不打了……
(二)亚历山大帝国BOSS篇
(14)皇上,士兵喊你回家……
话说亚历山大正打算意气风发的拿下整个印度的时候,他麾下那群纵横三洲身经百战的士兵们却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坚决要求皇上带领他们回家。
亚历山大发愁了,若是少数士兵胆敢如此可以一杀了事,但这全体士兵都撂挑子不干了可如何是好?难道让我当国王的单枪匹马去征服?无论亚历山大如何绞尽脑汁磨破嘴皮百般劝说,马其顿士兵就是不买账,无奈之下亚历山大只好下令班师回朝。此令一出,马其顿全军掌声雷动欢呼震天。
为了纪念这次前无古人波澜壮阔的远征,亚历山大下令在印度河畔修建了12座大祭坛,并亲自登坛拜祭天神,仪式结束后正式班师。
亚历山大撤出印度后,还在印度西北部留下了不少马其顿驻军。没多久,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的印度牛人打跑了马其顿在印度的驻军,建立了世界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印度孔雀帝国,帝国传到第三代君主阿育王时期达到极盛,当然,这些都属于印度历史的故事了,咱就不再细侃,继续说亚历山大的回家之路。
亚历山大从印度撤出时肯定没想到,这回程竟然也和进军一样,充满着血腥和残酷……
亚历山大返程时遇到一群特凶悍的主,即印度的马拉瓦人。这波人号称印度最生猛部落,他们可不怕什么马其顿骑兵和方阵,拿起武器和亚历山大血战到底。
亚历山大又被激发出了猛男豪情,在攻打马拉瓦人要塞时,他亲自架起云梯抄起盾牌宝剑率先登城,一口气手刃好几个马拉瓦人(据说守城将领也被他砍死)。这时突然一箭飞来,正中亚历山大的胸铠,顿时这位猛男鲜血喷流伤痛难忍,只能跪在地上背靠城墙拼死支撑。
马其顿军队看到自己的老大如此奋不顾身,心灵大为震撼,于是全体发飙个个如狼似虎最终攻破城池,将所有守军和包括老幼妇孺在内的全部居民斩尽杀绝。
据一些史料记载,亚历山大由于爱逞个人英雄,一生负伤八次,而这次和马拉瓦人一战所伤最为严重,很多将士都以为他们敬爱的国王挂了,悲伤、惶恐和低落情绪开始蔓延。为了稳定军心,亚历山大又逞了一把英雄,他伤势稍微好一点就来到将士们面前挥手微笑,马其顿将士们见自己的国王依然活着,个个激动异常,疯狂欢呼。
为了稳定军心,亚历山大又逞了一把英雄,他伤势稍微好一点就来到将士们面前挥手微笑,马其顿将士们见自己的国王依然活着,个个激动异常,疯狂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