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用猪做试验,比用人要好办多了。萧普从病猪和健康猪身上采样,看看病猪的粘膜上多了什么微生物,能不能感染。

原以为很艰难的试验竟然出奇的容易,萧普很快从病猪粘膜上分离到一种细菌,分析之下,正是流感嗜血杆菌。

对此,萧普无法置信,因为1918年的试验证实,流感嗜血杆菌不是流感的病原。

接下来,他们将流感嗜血杆菌滴进健康猪的鼻腔,结果猪得病了,在猪的呼吸道里发现了流感嗜血杆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证明流感嗜血杆菌能致病的试验。

刚刚去世两年的费佛在坟墓里开心地笑了,最终还是证明他发现了流感的病原。

萧普和刘易斯也欢喜异常,因为他们证实了流感嗜血杆菌能够导致流感,也证实了猪流感的存在。

但是,欢乐总是短暂的。

日期:2009-06-1702:09:49

2.美洲瘟疫背后的遗忘

他们用第二头猪重复了这个试验,这次并没有得病。他们把这头猪养了好久,直到实在看不出任何疾病症状时才杀死它,解剖后也找不到流感嗜血杆菌。其后他们重复了十几次,没有一次有生病的迹象。

第二年,中西部猪瘟流行,对他们来说,是研究猪流感的好机会。萧普和刘易斯再次采样,得到的还是流感嗜血杆菌,但是试图感染健康的猪,还是无一成功。

坟墓里的费佛笑不出来了,萧普和刘易斯垂头丧气,流感的病原依旧是一个不解之谜。

萧普虽然很是灰心,但他并非一无所获。和1918年的科研人员相比,他的最大优势是有了可以任宰任杀的猪作为动物模型,让他可以放手做各种试验。在试验中,他观察到病猪的粘膜样品确实能够在健康猪身上引起流感,说明存在着还没有发现的东西。

萧普和刘易斯决定继续研究下去,把这种东西找到。

但是,刘易斯已经没有机会了,在下了上述决心后不久,刘易斯前往巴西,研究被称为美洲瘟疫的黄热病。

这是一项洛克菲勒研究所前仆后继的悲壮的事业,在刘易斯之前,已经有四名洛克菲勒研究人员殉职,其中最著名的是日本人野口英世。

黄热病病毒可以引起出血症,主要存在于非洲和南美,1899年美国军医沃尔特•里德证明黄热病不是通过接触传播,而是经过蚊子叮咬传播的,同时也认定是由病毒引起的,不仅从古巴清除了黄热病,也使得巴拿马运河顺利地完工。1905年新奥尔良黄热病流行时,采取灭蚊的办法,使得这次流行的死亡人数大大低于以前流行的死亡人数。

1918年,任职于洛克菲勒研究所的野口英世来到厄瓜多尔研究黄热病,从病人身上分离出钩端螺旋体,认为是黄热病的病原。

野口英世出身清苦,曾入北里研究所,但因出身不正而倍受歧视,后来来到美国,1911年成功地培养出梅毒螺旋体而名扬世界,后来还有不少非凡的成就,从1913年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其后除了一次大战的那几年,年年获得提名,是洛克菲勒研究所的镇所精英之一。

野口英世成名之后,曾经回日本探亲,受到举国欢迎,但依然被日本医学界所冷落,致死他没有回国报效。黄热病钩端螺旋体之说一问世,受到美国很多科学家的质疑,大家还是倾向于里德的病毒说。野口英世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于1927年亲赴加纳,希望在那里能证明自己的发现,不幸于1928年染黄热病而去世,终年51岁。

关于野口英世之死还有一种说法,是他不能面对失误,故意染上黄热病而自杀的。

1928年,野口英世流年不利,不仅黄热病的发现受人质疑,沙眼病原的发现也基本上被否定。

沙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公元前1500年古埃及的纸草书中就有记载。更有人认为根据《黄帝内经》,公元前2600年中国便有此病,不过《黄帝内经》系后人伪作,世人还是将埃及称做沙眼的故乡。正因为沙眼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危害巨大,自现代微生物学创立始,沙眼病原便极受重视,七十年间始终没有定论,成为微生物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1887年,科赫从一名埃及沙眼病人中分离出一株杆菌,宣布发现了沙眼的病原,开始了沙眼细菌病原说。但该杆菌很快被证明是引起埃及流行的另外一种病:眼结膜炎的罪魁祸首。按照这个思路,在以后的几十年里,30多种细菌曾被冠以沙眼病原,又被一一否决了。沙眼的病毒病原说开始抬头,从二十世纪初在沙眼病人眼里发现包涵体,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证明沙眼材料滤掉细菌仍有感染性,沙眼的病毒病原说似乎站了上风。

野口英世在北美印第安人中分离到沙眼病原菌,并能在猕猴眼结膜上引起类似人类沙眼的颗粒性病变,称为颗粒杆菌。

微生物界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包括在哈佛医学院细菌系进修的一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汤飞凡,这些细菌学家用野口英世的方法进行了重复,无法得到相同的结果。

黄热病和沙眼,让盛名之下的野口英世连走麦城,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我不明白。

1929年汤飞凡回到上海,用严格的试验证明了野口英世的颗粒杆菌不是沙眼的真凶,引起了洛克菲勒研究所的不满和反驳,汤飞凡花了3年时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包括把颗粒杆菌接种到自己的眼中,于1935年发表论文,彻底推翻了沙眼病毒的细菌说。

20年后,汤飞凡发现了沙眼衣原体,1956年发表论文,结束了这段公案,这项成果是中国医学界极少的几项能够笑傲世界的成就,然而,在反右运动的风暴中,汤飞凡和野口英世殊途同归,于1958年自尽,留下的遗言是:把桌上的六本书还给谢少文。

野口英世死后被日本人所遗忘,直到1979年名作家渡边淳一发表长篇巨著《遥远的落日》,荣获日本第十四届吉川英治文学奖,使得野口英世重新被日本人所认识,成为神灵一般的人物,1000日圆纸币印的正是野口英世的头像,他的名字在日本家喻户晓。

直到1992年,中国邮政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第三组)邮票里才包括了汤飞凡,这个名字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直到最近,上海有关部门希望制造关于汤飞凡的节目,找到医学专家们询问,得到的答案是:很不熟悉。

野口英世因为受到日本医学界不公正的待遇,成名后没有回国服务。

1937年,汤飞凡放弃了随所供职的雷纳德研究所撤回伦敦的机会,毅然投身抗战,临危受命,出任中央防疫处处长,八年之间艰苦卓绝,研制出前线急需的青霉素,抗击日寇的细菌战,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自己巨大的贡献。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再次放弃出国的机会,留在祖国,完成了沙眼病原体的发现,做出了中国生命科学界迄今无法超越的成就。

对于各自的祖国来说,野口英世是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汤飞凡则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可是两个人在各自的祖国所受到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

遗忘,有时候比瘟疫还可怕。

日期:2009-06-1808:41:36

3.从猪到白鼬

野口英世死讯传来,洛克菲勒研究所在一片悲痛中决心继续他的事业,刘易斯等人认同野口英世的细菌说,因此所方决定在巴西建立实验室,一定要把黄热病的病原搞清楚。

去巴西是要冒生命危险的,但用不着鼓励,已经有人自愿前往,此人正是萧普。

但所里不批准,因为萧普才27岁,不仅有位年轻的妻子,还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儿子。

刘易斯第二个站出来:没有人比我更合适了。

五个月后,1929年6月30日,星期日,一封没有署名的电报传到洛克菲勒研究所:刘易斯博士死于黄热病。

萧普奉命去通知导师的妻子,随后又将刘易斯的灵柩送回他的家乡威斯康辛州。刘易斯很可能是吸了一只含有黄热病病毒的香烟而死,其后,还有一位洛克菲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中死于黄热病。

洛克菲勒研究所一共有六名科学家在研究黄热病的过程中殉职,而该所研究黄热病的人员总数只有27人。

科学的辉煌之下是这些无畏的献身。

萧普能做的,就是继续研究猪流感,用谜底来告慰老师的在天之灵。

明年春天-和大流感的百年之约》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京虎子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明年春天-和大流感的百年之约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