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一百二十三、大战卢明月

拂晓,大地一片寂静!

突然,一阵脚步声和战马的嘶鸣声打破了这种沉寂,大批大批的士兵在原野中散乱的行走。为首的将领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眉头紧缩、一脸严肃,似乎在焦急的等待着什么!

没错,这名将领正是张须陀。他正在按照预订计划“败退”!

这一切都没能逃过卢明月的眼睛。

经过多年的战火磨练,这位老兄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民军统帅,做事谨慎而富有谋略!他很清楚,官军已经没粮食了,姓张的再厉害也要吃饭,没饭吃的猛人也只能是个窝囊废。

事实表明,他的预料完全正确,张须陀真的撤退了!

还等什么?灭掉这个民军死对头的时候到了!于是乎,卢明月立即率领大军倾巢出动,预备全歼这股骄兵悍将。临出发的时候,他特别嘱咐了一下留守的将士:守好咱们的大营,粮食物资可全都在这里了,一旦有失,那就彻底玩完了!

卢明月这边刚迈出脚,芦苇丛中的一支潜藏的军队便悄悄的出发了,领头的正是罗士信和秦叔宝。

这哥俩真不是白给的,骑上快马便带领战士们向民军大营奔去。可当二人兴冲冲的到达地点后,傻眼了:营门紧闭,根本进不去!

这可怎么办?进不去,就意味着无法捣毁敌军的大营,张将军的计策也就成了空谈了。更要命的是,如果卢明月真的追上了张将军,那他老人家不就危险了吗?

哥俩苦苦思索了良久,也没想出什么好的破门良策。他娘的,别唧唧歪歪的了,来硬的吧!

于是乎,罗士信和秦叔宝上演了一场“双雄夺门”:二人冒着矢石,左躲右避,如猿猴一般爬过栅栏,然后登上门楼,干掉十几个射箭的家伙;紧接着,砍开营门,让官军弟兄们全部进入。

当时的场景,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了:不可思议!简直就是非人类呀,那身手、那动作,恐怕连小说中的武林高手都要自叹弗如了。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小哥俩率领众将士一阵乱砍乱杀,全歼守营的民军,然后一把大火将营寨烧了个干干净净!史载“烈火浓烟,直冲云天”。

这场大火,卢明月看到了,惊恐异常;这场大火,张须陀也看到了,惊喜万分!

相同的情景、不同的心情,在这两名同样优秀的将领身上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展现。人生,有时候就是这么充满了恶搞!

卢明月立即停止了追赶,然后率领大军往大营方向赶去。他想要救这场大火、他想要救那些粮食和物资,或许他压根儿还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或许他还以为那只是一场意外!

民军士兵们显然被搞混了头,一时大乱,根本不成队形。这,可是兵家大忌呀!

张须陀当然看到了,他等的就是这个时机。这位猛人立马回军迎击,预备好好招待招待这个大清早就来“送”自己的老兄!

结局已经没什么悬念了:十万民军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卢明月率领几百骑兵逃走!

此役,官军取得了完胜。

罗士信和秦叔宝的名字也随之传扬开来,可谓名声大振。张须陀更成为了一个成语的代名词:不可战胜。是的,自出兵以来,这位强人每战必胜,且均为以少胜多的大捷;能取得如此成就的人,此时的大隋还有谁呢?

但我们不得不说,这次胜利又隐藏着某种失败:冒进与轻敌。不加休息的长途奔袭、没有补给的连续作战,这一切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自大吗?

幸亏卢明月还不够强悍,若是此人有后面那个人的谋略,说不定咱们的张须陀已经魂归西天了!

写到这里,第二轮较量结束!民军依然败北。

一百二十四、尽诛李氏(一)

两次大规模的较量,民军全部败北;按照常理来说,造反运动应该步入低潮才对。可事实却恰恰相反,民军不仅没有就此消亡,反而越来越盛,甚至有“水漫金山”之势!真应了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紧,反抗就越激烈。

更为要命的是,那句民谣“桃李子,洪水绕杨山”也越穿越神、越传越广,似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这个预言。

面对着这种棘手的情况,杨广的心理压力也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做恶梦已经成为家常便饭;虽然搂着不止一个美女,也是毫无兴致!哎,做皇帝做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难为这位老兄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封密报传来:李浑要密谋造反。

杨广看完后,顿时脸色发紫:靠,这哥们不会要学杨玄感吧?!

李浑何许人也?为什么会让皇帝杨广如此害怕?

说起来,李浑不算外人,乃是李穆的第十个儿子,对杨家朝廷颇有恩德,跟杨坚和杨广的私人关系也不错。

关于李穆,咱们前面有述,是北周大功臣,后来主动劝杨坚取代北周宇文家族;杨坚诛杀宇文氏时,他屁都没敢放一个,最后病死。

李穆死后,将自己的爵位传给了自己的孙子李筠。这引起了李浑的极大不满,于是这个心狠手辣的家伙便唆使自己的堂弟干掉了李筠。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李浑竟然又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自己的堂弟头上!可怜这个堂弟,就这么傻乎乎的当了人家的杀手兼替罪羊。

李筠死后,李家便没有了接班人。

这时,李浑找到了自己的狐朋狗友宇文述,直截了当的说了这么一番话:“如果老子能够继承爵位,我愿意把国赋(国家规定赋税)的一半给你(哥俩都够极品的)!”

这个宇文述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贪财的家伙,一听这话立马喜上眉梢:“爽快,这件事就包在兄弟头上。”

紧接着,这小子屁颠屁颠的找到了当时的皇太子杨广,以“三寸不烂之舌”说道:“立嗣以长,否则就立贤。如今李穆家族没了继承人,遍观其子孙,皆无赖,不足以当荣宠。唯李浑有功于国,我认为非此人无可以袭封者。”

太子杨广跟宇文述本来就穿一条裤子,当然一百个乐意帮忙;没过多久就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向当时的皇帝杨坚禀明了这件事情。杨坚也没有多想,便同意了。

就这样,李浑成为了李穆家族接班人!过起了“赛皇帝”一般的美好日子。

头两年,李浑还是比较守规矩的,按照约定给宇文述送钱和财物。可这个小子也是个贪财的主儿,送了两次之后就开始心疼了,于是便干脆耍起了坏心眼:假装忘记,不再送钱。

这下子宇文述郁闷了,他既不能明抢、又不能明要、还不能向外人说,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不过,宇文述岂是那种随便让人欺负的人?!

他怀恨在心,静静的等待一个机会、等待一个整死李浑的机会。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我想,宇文述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也是深谙此道的(真正的老狐狸)。但这位老兄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一等竟然真的就是10年!

不过,老天终归还是有眼的,这个机会终究还是来了,虽然确实有点晚。

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21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历史挑山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第21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