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九十三、王仁恭、卫文升

相比于宇文述、于仲文等人,王仁恭并没有得到皇帝特别的重视,只是一名极为普通的中上层将领。

大溃败时,其他隋军将士都狼狈不堪,唯有这位老兄所率领的军队还保持着比较整齐的队列。

为了拯救更多将士的性命、更为了免于全线大败,王仁恭决定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率领自己的士兵(1000人左右)悄悄的在某个险要之地隐藏起来,然后静静的等待着疯狂追来的高丽大军。(胆子真大呀)

很快,敌军就出现了,很兴奋、很散乱!很明显,在这群高丽人眼里,隋军士兵已经是板上的鱼肉,只能等着被残杀和屠戮了!

突然,王仁恭率领1000将士火速杀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军的指挥机关猛扑过去,三下五除二就击杀了高丽军队的几员大将。高丽人万万没有想到半路里还藏有如此生猛的一支隋军,吓得赶紧后撤。

王仁恭抓住战机,立即展开追杀;无奈人数实在太少,只好半路返回。

杨广知道这件事情后,对咱们的王老兄大为赞赏,直接将其升为左光禄大夫(二品高官)。

第三位表现突出的将领叫做卫文升。

卫文升,出生于北周时期,有器量、有学识、有胆识,深受一代英主宇文邕的重视,年纪轻轻就被破格提拔为上层官吏。

这位老兄为人比较耿直,经常直言进谏,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宇文赟即位后,他因为“杵旨(不听话)”而被免职。

不过,这倒并不是坏事,因为咱们的卫老兄因此躲过了内战,算是因祸得福吧。

杨坚取代北周后,卫文升一度遭到猜忌,并没有得到重用(在偏远地区做官)。不过,由于这位老兄名声在外且政绩颇佳,因而慢慢的赢得了杨坚的青睐和信任,职位也一步一步高起来。

仁寿年间,岭南某土著民族造反,卫文升领命率军前去镇压。

到达地方后,卫老兄并没有像史万岁一样立即展开攻击,而是干了一件非常惊人的事情:单骑访敌营!

造反的土著首领们完全被这个隋军将领的举动震住了,愣是没敢轻举妄动。咱们的卫文升赶紧趁这个机会做起了思想工作,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竟然把这群“野蛮人”唬住了!

就这样,一场叛乱被轻易平定。果然是强人呀!

接下来,卫文升被任命为该地的地方官,主要负责安抚和治理。

杨广登基后,征召他进京。当地的土著百姓感其厚恩德,前来相送的竟然“百里不绝”。卫老兄只得对他们说道:“天子征召,不可久住,你们且回吧!”

大家还是不愿意回去,竟然在路上全都恸哭了起来!想想当时的场景,真的是让人感动呀。如果没有超常的政绩和真诚的爱民之心,又怎能受到“野蛮民族”如此爱戴呢?

回到京师后,卫文升被升为尚书。不久之后,又被升为右侯卫大将军(禁卫军高级将领)。几年之后,转为刑部尚书。

征高丽,这位老兄也跟着来了。

大溃败时,他也率领士兵往后退。不过,比起其他将领的狼狈不堪来,他做到了一点、相当不容易的一点:从容而回!士兵们也大多得以保全。想想当时的情景,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非常厉害了!

就在杨广率领残军返回东都洛阳后不久,一个人不幸逝世。

九十四、童年的回忆

这个不幸逝世的人,就是隋代最为有名的建筑学家宇文恺!时年57岁。

对于一个家世显赫的人来说、对于一个从小不愁吃不愁喝的人来说,这个年龄不算大,甚至有些偏小。

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中的记载非常简略,只有短短的两个字“卒官”。对此,我也无意于再做过多猜测。但有一个重要因素可以肯定,那就是长年累月的测算和规划。

学过建筑学和机械学的人应该清楚,测量和画图是相当耗费精力的,尤其是前者,简直不是人干的活!而咱们的宇文恺却将一辈子都花在了这两个工作上。如果再加上天天奋战在施工一线,身体方面扛不住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联想到了那三座浮桥,联想到了麦铁杖和那些死在水中的隋军将士。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前兆”?

宇文恺虽然死了,但却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建筑财富和建筑奇迹:大兴城、仁寿宫、东都洛阳、广通渠等等。这位老兄甚至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著作,其中价值比较大的有:《东都图记》二十卷、《明堂图议》二卷、《释疑》一卷。

不管是这些建筑还是著作,都深深的影响着中国后来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其在中国建筑史上的地位,那是绝对不能抹杀的!

说完了宇文恺,那就不得不说说另外一个人、一个妇孺皆知的人:李春。

相比于宇文恺这个工部尚书来说,李春的官位就实在是太不值一提了,因为他仅仅是一个“匠师”,通俗点说就是一个工龄比较长的“工匠”。

但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人,却建造了举世闻名、鬼斧神工的赵州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春和赵州桥已经融为一体、已经无法割裂。也再次说明了一个事实:一个人的伟大与否,是不能靠官位和名气来决定的!

如果非要给二人做一个定性的话,宇文恺应该属于宫廷建筑学家,而李春则是典型的民间建筑学家。两个人同样伟大,只是服务的对象不同而已,绝对不能就此而贬低某个人。

我们能知道李春这个人、能知道赵州桥,完全得益于小学课本中的一篇文章《赵州桥》。而关于李春的具体情况,我们就无法得知了(仅知道他出生在河北邢台)。

好吧,让我们一同来回忆一下小学时的美好时光、一同回忆一下这座伟大的桥,某些记性好的朋友或许还能想起其中的一些文字: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回忆起了小学课堂中的某些情景?是不是曾经为背诵这几段文字而挨过巴掌?是不是曾经恨透了它?

恍如隔世,真的是恍如隔世,没想到转瞬间十几年已经过去了!曾经的孩子现在都已经是大人了、曾经的孩子现在都已经是马上要有孩子的人了、曾经的孩子现在却在拼命为生活而挣扎。

真的很想回到儿时,真的很想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可是,永远都回不去了。

关于赵州桥,还有一些事情是大家所不太清楚的,现在也一并列出来吧: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该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

该桥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18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历史挑山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第18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