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由于长年累月坚持不懈、夜以继日的与众美女不停奋战,咱们的宇文赟兄终于挺不住了。在去某美女房间的路上病倒了。看来,长期剧烈的床上运动已经掏空了这位才22岁皇帝的身体。这病来得快且猛,当天就病得不能说话了。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嘱托后事,这位年轻的太上皇就一命呜呼了。色字头上一把刀啊,看来,能一下子拥有很多美女,对年轻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纵观宇文赟的一生,嫉妒心强、好玩、好色、亲近小人,是一个标准的昏君。但是抛开他皇帝身份,我看到的却只是一个有着强烈逆反心理、有着极强嫉妒心理的孩子。或许,他真的不该做皇帝;或许,他本应是一个普通人。

公元580年,太上皇宇文赟挂了,而且还是这么悄无声息的死的,留下个八岁的皇帝儿子。剩下的事情就只好交给宇文赟的铁杆亲信来办了。有良心的大臣希望拥立一位宇文家族的人,来管理朝政,来辅佐这位八岁的皇帝小孩,这是合乎情理的,我相信也绝对是宇文赟的本意。到现在为止,那个馅饼似乎还和杨坚没有任何关系。

关键时刻,郑译、刘昉出马了。作为宇文赟的铁杆中的铁杆、亲信中的亲信,他俩掌握了最为重要的一件武器:起草和发布诏书的权力。未来天下的走向就掌握在了这么两个佞臣的手里,历史真是充满了讽刺色彩。

经过权衡,他俩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决定:拥立杨坚。原因如下:首先,杨坚是自己的哥们,关系铁,上台后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福利;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他俩清楚自己帮着宇文赟做了不少坏事,要是其他人上台,肯定没自己好果子吃。决定已下,就差最后一环了:征询一下杨坚本人的意见。我还原了历史上这段著名的谈话:

郑译、刘昉:杨兄,有份好差事,愿意干不?

杨坚(一脸茫然):不知道两位兄台说的是什么差事啊?

郑译、刘昉(故作神秘状):掌管朝政,辅佐当今皇帝。

杨坚(哆嗦了一下):这个,这个......恐怕我没这个资格啊。

郑译、刘昉(着急状):我们有起草诏书的权力,还怕什么?

杨坚:这个.....要不,我再考虑考虑?

刘昉:还考虑啥?你要是想当,就痛快点;要是不想当,我刘昉可要当了。

杨坚(略微沉默):好,我当。

三个人迅速行动起来,伪造遗诏,任命杨坚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

就这样,公元580年,杨坚掌握了朝政;就这样,一个大馅饼,从天而降,砸中了他。

如果要评选中国历史上最走运的皇帝,我首选杨坚。他的确很有能力,但是命运之神却明显倾向了他。

公元580年,对于杨坚来说,是一个要永远铭记的年份,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都与他有着莫大的关联;还因为在这一年,他走了太多的狗屎运。一个人的一生要走很多路,但是紧要之处就那几步;一个人的一生要渡过好几十年,但是关键之处只有那么短短的十几个月。

万里长征刚刚开始第一步,杨坚,后面还有更为严峻的考验等着你呢。

去证明自己吧,是该你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了。

三、巩固地位

新官上任的杨坚,马上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好像天生就是为这个位置而活的。这个世界上有搞体育的天才、搞音乐的天才、搞艺术的天才,毫无疑问,杨坚就是搞政治的天才。他下面的这些举动,简直可以列入夺权教科书。

杨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掌控禁卫军。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决定。从宇文泰时代起,禁卫军就是皇帝的私家卫队,到了宇文邕、宇文赟时代,就更是成了皇帝的私人武装,整个京城的防务都由他们来完成。掌控了禁卫军,就等于掌控了整个北周王朝的命脉。既然“遗诏”上说杨坚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那禁卫军也就自然而然的听杨坚的话了。

杨坚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把宇文赟那个人人挨屁股的法律废除了,免除了大家的皮肉之苦。紧接着,他又废除了宇文邕的灭佛政策,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主要是佛教)。另外,他还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优良品质:节俭(成名绝技之一)。

杨坚以非同一般的洞察力,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想争取到北周民众的支持,就要让他们看到好处,而这个好处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与自己的前任宇文赟不同就行了。可怜的宇文赟,死了还在帮着自己的敌人。

杨坚做的第三件事,是控制百官和宇文家族的人。事实很明显,杨坚这个皇亲国戚掌握大权,很多人都不服,尤其是宇文家族的人。

对付百官,杨坚用的方法很简单,先带领一批全副武装的士兵,然后把百官都喊来,对他们说:“想要大富大贵的,跟着我杨坚走”。看着杨坚后面那些凶神恶煞的士兵,百官们毫不犹豫的都跟着杨坚走了,虽然有些人很不情愿。在强权和公理面前,强权总是能够战胜公理。对付宇文家族的人,方法也很简单,全都调到京城来,直接软禁;自从宇文宪被杀之后,宇文家族确实是人才凋零了。

杨坚做的第四件事,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选拔任用一批亲信。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先的部分官员已经不能再重用了,必须要提拔任用一批新人才行,作为自己的心腹。于是,两个猛人正式登场:一个是李德林,另一个是高颎(jiong音)。

李德林,杨坚手下第二谋士,以孝顺和博学多才而闻名于世,北齐人。小时候家里非常穷,三天两头揭不开锅;长大后,母亲又开始常年生病。穷人是生不起病的,偏偏李德林又是一个极其孝顺的人,可想而知他经受着多大的煎熬,要是换做常人估计早就被逼疯了。但是生活的艰辛没有打垮这位年轻人,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斗志,除了养家糊口照顾母亲,余下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上,经史子集,无所不通。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孝顺、博学和刻苦精神慢慢传扬开来,被许多当朝权贵所知,为他后来顺利当官做了铺垫。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学习。

后来,母亲的病慢慢好转,他便凭借着自己的名声和才能在北齐政府谋得了一份公务员的职位,主要是做文职工作。文章写得相当牛,很多北齐的皇亲国戚都很器重他,连北周皇帝宇文邕都非常欣赏,成为一时的传奇人物。北周灭掉北齐后,他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北周的公务员,仍然做老本行。不过,这里的文职工作可不是打杂、整理文档,而是撰写诏书,是皇帝手中的一杆笔,首席秘书。作为一个读书人,能做到这一步,已经算是到顶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点成就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后世的很多宰相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嘛。如果你这样想,那就说明你对那个时代的人才选拔机制不了解。(这部分放在后面说科举制时再讲)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或许李德林会安安稳稳、平平淡淡的渡过自己的余生。但是上天注定要他不平凡,注定要他承担更大的使命,因为一个人找到了他。这个人就是杨坚。李德林的回复非常干脆:“愿意以死相随。”

再来说说第二个猛人。

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1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历史挑山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第1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