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林彪终于开始为自己辩解:“我给中央写信,没有其他想法,主要是心里烦躁……”

谁知毛泽东打断了林彪的回答:“你是个娃娃,懂得什么?!”

这有点像一个家长在训斥自己的儿子了。

也可能这时的毛泽东对林彪就是这种父亲对儿子的心态,但也可以断定:毛泽东绝对不是指责林彪的军事方面是个“娃娃”,而是指的政治斗争!这方面,林彪的确还是个嫩芽,与历经政治坎坷的毛泽东相比,林彪不是娃娃是什么?

就是在二十四年后的庐山会议上,林彪也称不上政治老道,当毛泽东指责彭德怀曾鼓动林彪在长征路上夺权时,林彪当场声明:那封要求撤换红军前敌总指挥的信出于自己本意,与彭德怀没有任何关系。

敢于当场扫毛泽东兴致的人,林彪是极少数人中的之一,甚至后来在国共再次爆发内战,毛泽东欲独霸东北时,林彪还以近乎训斥的口气给毛泽东拍过电报:“……请主席清醒考虑之!”

这不成了公然指责毛泽东糊涂了吗?这个话题咱们后面再讲,还是先关注会理战役失利后的红军。

(请看下篇:八十、沿着当年石达开覆没的老路进军)

八十、沿着当年石达开覆没的老路进军

出会理,过彝族区,到大渡河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从泸沽越小相岭,经越西,到大树堡,渡大渡河可直抵成都,这是一条大路;另一条是从泸沽,经冕宁,过拖乌,到安顺场渡过大渡河,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山路。

这时的红军不愿意打仗,所以中革军委决定走小路,从林彪的一军团抽出了红一师,派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率领,又派上红军的总参谋长刘伯承随军督战,作为红军的先遣队直奔安顺场。

这点是对的,刘伯承是四川人,不光是地理熟悉,而且人头也熟,许多川军将领都是刘伯承的同事或部下,一旦遇上,总会有点老面子的。

插点闲话:红军过了金沙江之后,林彪因为自己的部队减员太大,曾要求中革军委同意整编,撤销师一级建制,原电文是:“致电朱德、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红军第一军团自从赶渡金沙江至现在,减员甚大,目前既无补充希望而战斗又日益紧张,如继续现状实不便作战,我们意见拟将两个师合编为三个团,取消师部,直接受军团指挥,多余干部编入教导营,编成一教导团,此外侦察、工兵、炮兵各编一连,将来有兵能补充时,干部均在,较易扩大。”

不知为何,军委没有理睬,看来是不同意。

从林彪手里抽出了红一师作为先遣队,军委却又把五军团交给了林彪指挥,5月15日林彪率一、五军团部队到达德昌地域。

此时,蒋介石委任国军第20军军长杨森为大渡河守备指挥,以巩固雷波、马边、峨边、屏山四县防务,保障川南。

选择刘伯承随军红一师却是做对了:5月16日,红一师一团渡过安子河进抵德昌镇城郊时,守军川康边防军暂7师第16旅旅长许剑霜是刘伯承旧部,果然撕不开情面对老长官开火,主动率部避开让路,红一团顺利进占德昌。

不光这次,几天后的5月22日,红军通过连国军都憷头的彝区时,刘伯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袁居海子同彝族沽基家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彝族沽基家族协助红军顺利通过了彝族地区。

5月17日,林彪指挥红一军团部队兵分两路,一路沿安宁河西岸经沙坝、黄家坝、阿月沟、阿七沟、中坝、阿西、高草至张八街,控制锅盖梁与西昌城南三十里马站集马道,另一路沿安宁河东岸,经一把伞、凤凰桥、点马村至黄水塘。

目标是西康名城西昌。

现在是两个军团兵临西昌城下,军委命令林彪5月19日必须拿下西昌,按中革军委估计,此时的西昌城内虽然据守川军五个团,但刘文辉的川军也有“双枪兵”之名声在外,与黔军有异曲同工之妙,且长官精通吃空额,川军五个团不过两千余人枪,应该能够顺利攻克。

但林彪回电朱德:“刘文辉从雅安亲率数团兵力来增援西昌;西昌城颇大,城墙高出三丈,除北门靠山外,在田陇中,城墙附近,房屋大部被烧毁,小部拆倒,城周围筑有相当坚固工事,配有碉堡,主要地点设有竹钉等障碍物,此敌有固守该城模样。我三团于昨十五时到达西昌附近,并以两营兵力向西门接近,但因工事及敌机炮火力阻碍未及拢城。估计攻城须费许多时日,且奏效把握极少,建议放弃攻击西昌,拟以五军团监视该城之敌,红军第一军团继续北进。”

毛泽东同意了林彪的建议,由朱德致电林彪及各军团:“……西昌有敌约四团及夷兵二三干,刘元璋在城内有固守模样。我野战军以迅速北进在野战中消灭刘敌各个部队之目的,对固守西昌之敌,在不利的条件下应监视之,掩护野战军主力通过。”

这天,刘伯承正式被任命为先遣司令,罗瑞卿为政委,任务是进行战略侦察,并为渡河先遣队。

也就是这期间,四方面军的张国焘在四川茂县成立中共西北特区委员会和中华西北苏维埃联邦政府,张国焘自任主席――现在中华苏维埃也有了两个主席:毛主席与张主席(张国焘已经兼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副主席许久了)。

5月20日,林彪率领红一军团主力在礼州与红军第五军团会合,并经溪龙顺利占领礼州,红一军团司令部当晚进至泸沽地域;这时,中革军委任命聂荣臻接替罗瑞卿兼任先遣队政治委员,同刘伯承一起率先遣队也到达了泸沽地区。

现在的目标明确了:抢占大渡河渡口安顺场!

红军现在走得是当年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的老路,可是,石达开四万太平军就是全军覆没在那里呀!

这点,中革军委意识到了,中革军委发布了《关于我军过江后方针任务的训令》。指出:敌人已预知和预防我军北渡大渡河进入川西,企图利用大渡河天险、彝民与红军的隔阂,以薛岳、刘湘等部夹击我军于大渡河南岸,另以刘文辉、杨森、郭勋祺部在北岸扼阻,破坏我渡江计划。消灭敌人,渡过大渡河,进入到川西北地区,遂成为目前战略上的实际要求。我野战军目前应以迅速北进,争取渡江先机,首先进到清溪、泸定桥、洪雅地区,与川敌进行作战机动,争取赤化,为战略上基本方针。各军团以极迅速、坚决、勇猛、果断的行动,消灭阻我前进的川敌各个部队。以最大的努力争取彝民群众到我们方面,并组织彝民游击队,反对刘、蒋等敌。”

红军此刻对形势的判断一点也没有错,蒋介石已经再次飞到了贵州,亲自部署对红军的“最后一战”,发誓要让朱毛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

5月24日,红军全军顺利通过大凉山彝族居住区,这时的林彪指挥红军第一军团进驻大渡河畔的小铺子,与此同时,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在团长杨得志、政委黎林率领下,在经过一天一夜的冒雨行军,实施一百四十多里的长途奔袭,占领了石棉县安顺场,控制了渡口,并且歼灭川军两个连,缴获渡船一支。

渡口对岸,有川军第24军第5旅第7团1个营筑堡防守,而杨得志缴获的那支木船,每次仅能乘坐40人,怎么强渡到对岸?

由于此举关乎红军全军命运,身为先遣队司令的总参谋长刘伯承、政委聂荣臻都赶往渡河前沿了,大多资料都说是亲临指挥,但实情不会是如此,深通治军规矩的刘伯承是不会干涉前敌具体指挥的

具体指挥者还是团长杨得志。25日晨,红一团开始强渡。

一团一营营长孙继先从二连挑选了17名勇士组成渡河突击队,连长熊尚林任队长,由帅士高等4名当地船工摆渡,所以说,当地船工也是勇士的一部分,应该是21名勇士才对。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