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没想到国军战俘们见到他们的长官张辉瓒,纷纷骂他克扣军饷,有的竟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打他几个耳光。这时朱德赶到龙冈街,连忙劝阻,并吩咐松绑。朱德责问道:“国民党为什么要派十几万大军‘围剿’红军?你们18师是怎样执行蒋介石旨意的?”

张辉瓒却傲慢地说:“你们红军要我出多少钱才放我?”

朱德斥责:“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你带兵侵犯根据地,革命群众决不会饶恕你我们要代表人民的意志,在你自己的部队面前严厉公审你。”

总前委书记兼总政委毛泽东得知张辉瓒被擒,迅速从黄竹岭指挥所赶来,路上但见人群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活捉张辉瓒啦!前面捉到张辉瓒啦!”

张辉瓒在北伐时与毛泽东有过交往,又是湖南同乡,所以一见到毛泽东就先敬礼后打拱:“润之先生,久仰久……”

毛泽东打断他的话,用幽默的语气嘲讽张师长:“总指挥先生,你是怎样指挥的呀?说起来我们还是老乡。你也太狠心了,到处说要剃掉朱毛,想不到朱毛今天剃了你的光头。”――张辉瓒确实在所部喊过“剃掉朱毛”的口号。

现在不能这样喊了,张辉瓒只得羞惭的颤抖回答:“我无能,愧对党国,愧对百姓,现在任你处置。”

陆军18师覆灭,师长张辉瓒被擒,在国民党军界掀起轩然大波,在政府内引起一片叫骂声。嫡系头目陈诚说:“18师太不行了,等我去试试看。”

第26路军总指挥孙连仲嘲笑说:“18师送了近万支枪,连个收条都没有得到。”

南昌行营主任、江西省政府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伤心地向蒋介石报告:“龙冈一役,18师片甲未还。”

气得蒋委员长大骂:“18师失败不足为怪,一败即馁,何鼠胆乃尔?你每闻共党便张皇失措,使为共产党闻之,岂不为之所窃笑乎?”

委员长的训斥是有道理的:龙岗18师被歼,鲁涤平不思复仇雪耻,相反,其部下50师闻讯立即东撤,在撤军过程中于东韶被林彪的四军追上打垮,兵损过半。致使国军其余各部随之撤退,使十万大军的围剿战争黯然落幕,鼓哑锣息。

张辉瓒的妻子此时正在汉口,得悉丈夫在龙冈战败被俘,急得坐卧不安,派人去上海寻找中共中央所在地,欲“倾家荡产”赎回其夫。

湖南军界的程潜、唐生智、何键、范石生也纷纷向中共传递信息,要求红军不要杀掉张辉瓒。

蒋介石更是许诺条件,只要放回张辉瓒,可以通过谈判将18师还未上前线的第54旅投降红军,并愿释放关押在政府监狱中的大批“政治犯”,而且由上海三家银行作担保,向红军赠送20万元现款和20担西药及其他枪支。

为此,蒋介石责令鲁涤平派省府秘书王信一前往上海,秘密与中共中央联络人员龚饮冰取得联系。

上海的中共中央进行了郑重研究,决定同意谈判。周恩来派中央军事部副秘书长李翔梧为红军代表,中共中央特科涂作潮为中共代表,随王信一去南昌谈判,并派通讯员去中央苏区,交给朱德一封信,要求做好放回张辉瓒的准备。

只是党中央的信来的太慢了,那边谈判还没开始,张辉瓒的脑袋却被从赣江下游的渔船捞起,原来鉴于张辉瓒部曾在苏区搞过类似“三光”的清乡,民愤极大,在开过三千人的公审大会后就枪决了,脑袋被割下,放在一块门板上,顺赣江漂向南昌以示众。

据说朱毛当时都无意杀掉张辉瓒,不过党的肃反人员刚杀过那么多红军自己人,释放货真价实有血债的反革命张辉瓒实在难以向民众及基层红军交代,所以才被迫交给了地方苏维埃处理。

只是苦了中央派到南昌的谈判代表李翔梧、涂作潮,闻讯只得仓皇潜逃,幸喜逃脱。――这个机会太可惜了,如能促成国共之间的军事谈判,无疑将昭示着国民政府对根据地的实际承认,共产党也极其有可能恢复其合法地位,如此中国之命运肯定会是另一局面。

第一次反围剿的大胜,使相残中的红军士气大振,尤其是毛泽东,由于此胜,重新恢复巩固了因“富田事变”而遭到动摇的声望,从此更加确立了对红一方面军的绝对领导。

林彪、彭德怀、黄公略三员毛氏麾下骁将,其勇猛、谋略、临机处置在此战中都得到了上佳的发挥,尤其是林彪,那个“上固无敌,敌在龙岗,望全军将士奋起精神消灭之。”的战前军令,几成经典,被载入了中共军史。

战后毛泽东填词《渔家傲》,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老孙曾在另外一本书里用一串对联介绍龙岗之战:

先示弱而诱敌轻进;后设伏于龙岗天险。

趁天降雾,大军合围;前截后堵,遥相呼应。

杀声四起时,神龙见首不见尾;两军一接间,猛虎张牙更张威。

千嶂暗蕴神兵降;万树明摇草木枪。

弹洞前村壁之时;敌酋受缚俘之际!

蒋委员长经此一战也认识到了红军已成气候,已经无法单凭一省之力轻易消灭。1931年春,蒋介石换将易帅,派军政部长何应钦担任总司令,集结大军二十万向赤色沦陷区再度杀来!

(请看下篇:二十四、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二十四、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国军首次“围剿”赤区失败,蒋委员长接受了教训,重新集结了18个师另3个旅,严令部属要“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开始了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军事“围剿”。

至三月下旬,部署完毕,兵分四路,由蔡廷锴、王金钰、孙连仲、朱绍良分任各路总指挥,另有韩德勤第52师担任维护赣江交通和当地“清剿”,三个航空队执行侦察和轰炸任务,各路国军,遥相呼应,步步堡垒,决不冒进,如同一张大网,慢慢的向苏区围来。

这时的红一方面军由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组成,红一军团司令部、政治部由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兼,全军比起数月前的第一次反围剿时人数略有减少,约三万余人,面对二十万大军,形势并不乐观。

所居优势:经过第一次反“围剿”的锻炼和胜利后的养精蓄锐,士气旺盛;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已为部队所认识接受;战争发生地为苏区,地理熟悉,并且有大量的地方武装赤卫军、少先队支持战争,别小看这些农军,在以游击战术为主的红军方面,这是实施机动灵活的保证,毛泽东把它具体为十大任务:扰敌、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敌、饿敌、盲敌。――国军最头疼的也无非就是这些。

大战即将爆发之时,王明已经取得统治权的党中央于四月派出代表团,到达了赣闽苏区并参加苏区中央局的领导工作。这就使最高指挥中枢形成了两套班子,对已经开始的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问题,上海的党中央曾指示:“当着敌人力量尚未集中的时候,我们必须利用优势兵力,去击溃敌人的主力”。

“红军总司令部在组织决战中,采取诱敌深入苏区的策略,在当时的阶段中(年底及年初)是正确的。如果力量对比上利于我们时,我们应该扩展向白区的坚决进攻,打碎敌人的生力军”。

四月中旬,在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上,又提出分兵退敌的方针,对反攻先打哪路敌人问题,有的主张先打强敌蔡廷锴部,也有的主张打朱绍良部,这时的红军高层并不统一。

不过,实际并没有对毛泽东的指挥权构成威胁,毕竟现在的部队已经认可了毛泽东作为他们的绝对统帅,不久前的大胜又从事实上为毛泽东提供了证据,经过争论,还是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仍然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2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