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据老红军回忆说:“在当时政治保卫局所在地附近河滩上,尸横遍地,河上腥红。”

1930年10月,随着“肃AB团”中暴露出的乱打乱杀现象的日益严重,江西行委书记李文林的态度开始转趋冷静,10月底,省行委发出通告,批评“肃AB团”斗争中存在的简单化错误,强调对工农群众扩大自首范围,对捉拿老同志更要小心谨慎,如案情重大,则必须将人犯押往省行委肃反委员会审理,解除了县以下基层组织的处决权。

李文林的肃反狂热降温,毛泽东却等到了肃反升温的时机――目标就是江西肃反的最高领导李文林。

11月底,由于对军事行动的异议,李文林在宁都县黄陂被拘押。

紧接着一批与李文林有工作联系的人相继被捕。毛泽东根据犯人被刑讯后的口供,于1930年12月3 日写信给改组后的江西省行委,认定段良弼(省行委常委,赣西南团特委书记)、李白芳(省行委秘书长)等为“AB团”份子,命令“捕捉李白芳等并严搜赣西南的反革命线索,给以全部扑灭”。毛泽东在这封信中要求省行委接到此信后“务必会同李同志(即李韶九)立即执行扑灭反革命的任务,不可有丝毫的犹豫”,对“各县各区须大捉富农流氓动摇份子,并大批把他们杀戮。凡那些不捉不杀的区域,那个区域的党与政府必是AB团,就可以把那地方的负责人捉了迅办”。

1930年12月3日下午,毛泽东为书记的总前委派李韶九率红十二军一连士兵,从总前委驻地宁都黄陂,前往省行委所在地吉安富田,到当时江西省行委的所在地富田抓捕怀疑是“AB团”的分子,然后再让他们交待谁是AB团。

李韶九,又名李柏成,湖南嘉禾北街人,当年只有26岁,时任总政治部秘书长兼肃反委员会主任、政治保卫处处长。

5 日毛泽东又派两位红军战士将第二封指示信送给已出发的李韶九和省行委。毛泽东在信中指示彼等要从已被捉人的线索中“找得更重要的人”,为了督促贯彻两封信的指示,毛泽东又派出总前委秘书长古柏赶往富田“协助肃反”。

12月7 日下午,李韶九代表总前委,到达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富田,向江西省苏维埃政府负责人面交了毛泽东的指示信,随即将省行委和红二十军八个主要领导人段良弼、李白芳、金万邦、周冕、谢汉昌、马铭等人予以逮捕。李韶九对这批同志施用了“打地雷公烧香火”等多种刑法,被打同志“皆体无完肤”、“手指折断,满身烧烂行动不得”。

据当时资料记载,被抓嫌犯“哭声震天,不绝于耳,残酷严刑无所不用其极”。

12月8 日,李白芳、马铭、周冕的妻子来看被拘押中的丈夫,也被当作“AB团”抓起来,被施以严刑,“用地雷公打手,香火烧身,烧阴户,用小刀割乳”!

果然酷刑之下无所不得,段良弼供出李文林、金万邦、刘敌、周冕、马铭等“是AB团首领,并供出红军学校有大批AB团”。

对于这次刑讯逼供,萧克将军在1982年曾回忆道:“即便过了半个世纪,也不能不令人惨然一叹。我们这些‘过来人’也觉不堪回首”。

其实不必“不堪回首”,折磨同类是人这种生物最大的乐趣,其它生物何曾懂得这个?是劣性还是本性不大好说,反正越是“伟人”越对同类的生命不大在乎。

令人更为欲哭无泪的是:日后毛泽东曾填词抒情给好友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这里的“柳”即是指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只不过这柳直荀也是被指证为“AB团”,惨遭同志们杀害的。

李韶九等坐镇富田,厉行肃反,7日在行委办公室内捉了段良弼、李白芳等八人,立即开始刑讯,边审边抓,11日还处决了廿四人,至12日晚,短短五天,抓出“AB团”120 多名,要犯几十名,先后处决40余人,其中25人被匆忙处决,是李韶九动身前往东固抓捕一七四团政委刘敌之前亲自布置的。

李韶九等人的残酷行动终于引发了1930年12月12日震惊苏区的“富田事件”。

(请看下篇:二十二、令人叹息的“富田事件”)

二十二、令人叹息的“富田事件”

其实,红军中有没有“AB团”存在谁都清楚,存在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能杀一批,公正的说,毛泽东是“福田事件”的始作俑者,后来人们一直避讳谈及此事,甚至把责任推给半年后才开始出现的“王明路线”,都是昧着良心说瞎话,羞于认错而已。

由于被捕的红二十军政治部主任谢汉昌熬刑不过,被迫供出二十军一七四团政委刘敌也是“AB团”,于是李韶九留古柏、曾山负责省行委肃AB团;派陈正人率一排人去抓赣西路行委书记王怀,李韶九自己带一排人押着谢汉昌前往东固,捉拿红二十军中的AB团。

9日吃罢早饭,正要动身,政府军飞机来这一带轰炸,为防犯人逃跑,李韶九便将不重要的AB团犯人,匆匆杀了一批,然后上路。

这时二十军一七四团政委刘敌正率领独立营正在前方作战,接到军部要他返回的急信,还以为是因为打了胜仗要他回去领慰劳品和补充兵源。却不料一到军部即被当作“AB团”要犯抓起来,由李韶九立即审讯。

刘敌与李韶九是湖南同乡,且早相识,知道李韶九不是善茬,明白硬顶不是办法,便改用长沙话与之攀谈,附和李韶九,渐渐取得了李韶九的信任,不仅不把他当作“AB团”, 李韶九还要刘敌好好干,示意如果听话,将来二十军军长也会是刘敌的,并派人送刘敌回营。

侥幸脱险的刘敌到达营部时,营长张兴和政委梁贻喜出望外。刘敌将这天的遭遇说了一遍,张、梁二人都愤愤不平。第二天(12月12日)吃罢早饭,刘敌找到张兴和梁贻,说出自己的心事,肯定李韶九这次来,目的是企图消灭江西党和部队的干部,是总前委的阴谋,于是三人商定请李韶九来讲话,乘机将他扣留。

但血气方刚的张兴,不等请李韶九来便去军部质问。这一去当然是自投罗网。刘敌闻张兴被扣,立即与梁贻集合部队,迅速包围军部,释放了被捕的谢汉昌、张兴等人,抓住了与李韶九合作的军长刘铁超,只可惜偏偏跑了李韶九。

由于担心李韶九潜逃回富田杀害被捕的省行委同志,刘敌等立即率一七四团机枪连和独立营马不停蹄奔向富田。黄昏时他们到达富田,包围省行委,缴了来十二军肃反的一排人的枪,释放了段良弼等被捕同志。此时,陈正人未归,古柏、曾山等在夜色的掩护下逃脱,反倒是率闽西参观团来富田的中央提款委员易尔士(刘作抚) 被误捕。

这就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富田事件”。

当晚,事变的领导人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认定李韶九所为是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指使的,毛泽东是“许克祥第二”。为防止总前委派兵来,红军之间发生冲突,他们决定红二十军向西开拔,渡过赣江,进驻永阳。

第二天一早,二十军士兵在富田广场召开士兵大会。被捕人员在会上报告了事件的经过,控诉了李韶九的恶行,有人还脱下衣服展示满身伤痕……整个会场群情激愤,人们喊出了“打倒毛泽东,拥护朱(德)、彭(德怀)、黄(公略)”的口号。

段良弼等释放了误捕的中央提款委员易尔士,并向其道歉。当易尔士指出未经中央表态提出“打倒毛泽东”的口号是错误的时,段良弼等人接受了批评,并决定由段良弼代表他们向党中央汇报。

刘敌也给中央写了一封态度诚恳的长信,述说事情经过,承认自己做错的地方,恳请处分。得知党中央经济十分拮据,事变领导人还决定将所有的200斤黄金由易尔士和段良弼送交中央。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