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红军这次采取的是半路伏击的战术,主力在确定敌军从永新出发后立即回师宁冈,也是兵分两路,不过这次两路红军瞄准的是一个目标,行军中二杨的三个团,一路打敌人正面,一路打敌人背后。

朱德率领二十九团和三十一团一营阻击杨池生师的李文彬团;陈毅、王尔琢率领二十八团,到老七溪岭迎击杨如轩的两个团;袁文才带领三十二团一部和永新赤卫大队,从武功潭一带侧击干扰来敌。

1928年6月22日(这天正是农历端午节)拂晓前,红四军各部队分别向指定方向开进。同日晨,国军也分别由龙源口和白口向新、老七溪岭开进。当左路杨池生师李文彬团进至新七溪岭时,第二十九团和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已先敌占领制高点。

敌军向红军阵地发起连续的猛烈迸攻,阻击部队在朱德指挥下,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的冲击,借地利大量杀伤敌人,终于守住了阵地。李文彬团被迫停止进攻,战斗遂形成对峙。

但林彪所在的第二十八团进抵老七溪岭时,制高点已被敌右路先头部队占领,第二十八团为夺取制高点,;连续对敌发起进攻,但均未奏效,突击队长三营长肖劲重伤,如此拖延下去,战势堪忧。

关键时刻,林彪的一营被委派为近乎孤注一掷的突击队,林彪在仔细观察了地形后,采取了不断骚扰的佯攻战术,其实真正的突击队一直在隐蔽接敌,午后,久战的国军没能得空战地开饭,终于疲惫松懈了,就在此刻,突击队发起了突然进攻,一举突破了国军防御阵地,制高点到了一营手里。

退下山来的国军仓慌向白口溃逃,第二十八团居高临下,乘胜猛追,歼其后卫一部。右路杨如轩的两个团及第27师指挥所再也支持不住了,一起逃向永新。

而第二十八团并未停战休整,全团迅速经白口向龙源口迂回,与此同时,扼守新七溪岭的朱德阻击部队,则乘势转入对左路之敌的进攻,左路国军仅一团兵力,大势已形成孤立,看到不利再战,于是便向龙源口溃退。

谁知被红军跟踪追击的国军千辛万苦的退到了龙源口时,第二十八团已先占领了龙源口有利阵地,退路被切断,又遭前后夹击,实在无力抵抗了,李文彬团被迅速全歼。

龙源口大捷!红四军乘胜向永新城进击。已败退回永新的杨如轩实在没勇气固守永新城,只得率部撤回吉安,红军第三次占领永新城,此即史载“三打永新”,也称“龙源口大捷”。

红军的龙源口大捷,致使江西二杨第四次“进剿”被粉碎,一个团被全歼,两个团丧失了战斗力,红四军此战缴枪1000多支,是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之大胜,大捷之后,井冈山流传起这样一首歌谣:“朱毛会师在井冈,红军力量强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两只“羊”指的就是杨如轩和杨池生。

其实这两只“羊”也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时的同学,这也是国共同学之间的一次较量自残,国军后来败退海岛后,没有跟到台湾的杨如轩写过关于这次首次会剿的一首诗:

“三十年前一梦空,无端附逆乱交锋。

那堪旗鼓未成列,忽报弹花满市中。”

三战永新,尤其龙源口之战,林彪虽然不是战役策划者,但其机智灵活、善用疑兵、并且极具韧性的战术风格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这为林彪在此之后红军中军事地位的急速上升奠定了基础。

按毛泽东自己评价:此战之后,井冈山的工农武装割据开始进入全盛时期。

但是,全盛时期的过程也有低潮时,军事上,红军不久便经历了闻名的“八月失败”,真正进入全盛、步步登高的是林彪。

(请看下篇:八、八月失败的种子)

八、八月失败的种子

三战永新之后,红四军第二十八团进至安福边境,第二十九团进至莲花,第三十一团进至吉安境内,井冈山所控制地盘急速扩大,面积已达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已经达五十余万,井冈山周围数县已经建立了地方党组织及被称为“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的地方政府。

但是,就这点人口,用来养兵却是远远不够,更谈不上大量扩军了,事实上当时采取的措施是变相裁军,那被派回湘南的5个团就是因为井冈山养不起,但是,这些农军多是以梭镖、大刀为武器,回到湘南后很自然的葬送在了装备齐全的国军手中。

但躲在深山里革命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高寒山地谈不上什么物产,农民一般是在山坡梯田上种些红薯、南瓜为生,终年都很难吃到正经的粮食。井冈山周围地区,也大都如此,人民谋生尚且如此艰难,怎能养活一支万余人的军队?

因此,红四军所需的粮食,大都要靠外运,靠部队打土豪来解决军粮,穷地方能有多少供打的土豪?大家上小学的时候大概都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连军长都要加盟挑夫队伍,这除了显示新型军队官兵平等外,也证明了部队处境的艰难。

所以红军还是要打出去,即便是为了生存也要打出去,问题在于往哪打,怎么打。

无疑,背靠井冈山逐步对外蚕食最为有利,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道理。

但是,不在井冈山湘赣边界的上级党委不这么认为,在接到了朱、毛数次报捷后,有点晕乎了。

这年7月下旬,中共湖南省委为了执行更上级――中央的指示,派杜修经以“特派员”身份来井冈山传达省委指示:井冈山地险,留当地赤卫队也足可自保,主力部队应远赴湘南作战,以配合湖南革命形势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这不仅是当时中共湖南省委的一厢情愿,与中共党内的政治大势也密切相关:中央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已经召开,周恩来已经奉命出国与会,开会要出国?对,这届党代会被共产国际命令在苏联的莫斯科召开,能开出个啥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一句话:向左向左再向左――极左!

论说“六大”决议对湖南省委指挥井冈山的军事行动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特派员来到井冈山之时正是中国共产党党代会在苏联首都召开的日子,表面看不相干。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种自我感觉好极了的现象早就播下了种子,开花是大势所趋,“六大”不过是以后加了点催长激素而已。

二十岁的杜修经特派员来井冈山调兵南下,遭到了毛泽东为书记的特区前委、四军军委的坚决反对,第一个回合强龙不压地头蛇,做出了要求湖南省委重新讨论、慎重决定的决议。

但是也埋下了失利的种子:四军中的主力产生了实质上的分裂;上级调部队入湘的事情已经在士兵中公开,整个湘南宜章人组成的二十九团支持南下,团长胡少海,党代表龚楚态度暧昧,虽然暂时低头执行军令,但还是做好了回老家的打算。

后来的史料大多归罪于战士思乡,其实并不全面,主因应该还是井冈山的环境问题,及四军两委对下属部队物资分配的政策问题。

这是一支草建之初的革命军队,旧军队烙印极深。朱德所带上山的部队,在湘南驻扎时条件较好,士兵每月每人发12块大洋的军饷;而毛泽东的井冈山部队,每月每人只有3块大洋。这就差着四倍。

军饷之差的现象来到井冈山就行不通了,再说也发不起了,部队实质的统帅毛泽东采取了釜底抽薪的狠招:废除军饷,改为供给制,全军每人每日发菜金5分钱,每月共1.5元,另每月每人发零用钱2元,直到今天的义务兵津贴就是从那遗留下来的规矩。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子金山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红流——红一军团战事第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