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只有女儿国一回, 唐僧表现的非常坚定, 是他自己主动放弃的, (但不能保证唐僧成佛后不去找她) 唐僧一心要去取经, 他说: 我在这里贪图富贵,谁去西天取经?那不望坏了我大唐之帝主也?

看起来好象是为了皇帝, 可他一去居然是14年, 唐太宗正等着他把经取回来好做法事解灾, 但他并没有把皇帝放在心上, 两三年的路走了14年, 这就说明: 皇帝究竟是死是活, 他不会太在意, 他取经不是为了皇帝。而是为了自己能成佛。只要他走到了就能成佛, 所以迟一天早一天没有什么关系。

作为一个出家人, 最基本的要求有5条: 不杀, 不盗, 不诳, 不淫, 不酒。这五戒唐僧破了四戒, 只有不淫真正做到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因为不杀生, 不偷盗, 不诳语, 不饮酒这四条,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 都是可以做到的, 而要求禁止性生活, 禁止性幻想, 则恐怕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难于做到的。所以, 作者有意把唐僧写成这样一个怪人, 正常人能做到的, 他做不到, 正常人不能做到的, 他做到了。要想成佛, 就不能把自己当人。

其实, 唐僧破不破戒, 和他能不能成佛没有关系, 决定权只在佛祖一句话。他担心破了色戒不能成佛, 可是作者偏偏把许多妖怪神仙写成是有配偶的, 这就说明有性生活也是可以成仙成佛的。

作者更妙的是, 女性要想成仙, 还必须得破色戒! 女性极难成正果, 无论怎样修炼, 就因为你是个女的, 你就成不了正果, 如果这个女性上进心很强, 一定要成正果, 那怎么办呢, 不是像唐僧这样经历八十一难, 而是把自己的身体奉献出来, 送给唐僧这样能成佛的高级人员配合, 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要。

西游记中有两位女性要和唐僧交配的动机是为了成太乙金仙。

太乙金仙在西游记中级别是很低的, 孙悟空就是太乙金仙, 他成仙的根本标志是封弼马温时授予的“仙箓”, 所以太乙金仙的级别大概只在弼马温这个位置上。

唐僧, 眼看就要成佛了, 有成仙这种进步思想的女性要是不和唐僧这样的人交欢配合, 那么, 永远也成不了仙, 没有第二条路。

(73) 沙僧为何不卖力

沙僧给人的印象就是个沉默寡言的老好人, 取经走了十四年, 基本上就没他的什么戏。这不免令人生疑, 他究竟真的是个老好人还是假装出来的?

如果他是假装出来的一个老好人, 那么, 他的动机、目的就是想通过伪装手段混进取经队伍, 在里面搞破坏! 可是, 西游记看到结束, 也没发现他使坏, 那么, 在这部小说中, 就只能把他定位成: 真的是个老好人。

在取经队伍中, 沙僧的工作任务和孙悟空、猪八戒是一样的, 负责消灭妖怪, 保护唐僧, 使取经队伍得以前进。

可奇怪的是, 沙僧居然没立功, 一个大妖怪也没打死, 功果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他的工作业绩, 猪八戒就经常向孙悟空要功果, 或是干脆直接抢功果, 沙僧他却没有。

是不是沙僧的本事不济, 打不过妖怪呢? 我们来看一下他的本事:

1. 第二十二回: 沙僧和猪八戒先斗了二十回合, 不分胜负。又斗了两个时辰(四小时, 即半天),不分胜败。这说明沙僧和猪八戒的本事是差不多的。而猪八戒比孙悟空也差不了多远, (两个可以从二更斗到天亮)。

2. 在花果山, 沙僧见到假取经队伍时,只一招就把假沙僧打死了! 可见身手是相当利落的。那行者恼了,轮金箍棒,帅众猴,把沙僧围了。沙僧在只身一人的情况下, 对付一个行者和一群小妖, 还能轻易逃脱!

3. 沙僧以前是玉皇大帝的保镖, 功夫肯定不会差!

这就说明沙僧还是有本事的, 可他为什么就不打妖怪呢?

从头看到尾, 沙僧总是说, 我看着师父, 当师父被捉走后, 他又说我看着行李, 总之不肯卖力上前, 再就是干脆让妖怪抓去, 一上场打不了几下就束手被擒了。沙僧的实力不可能这么小。

沙僧不卖力, 在取经队伍中有什么用呢? 一个没有利用价值的人, 怎么会被观音菩萨选中呢?

我们从双向选择的角度分析:

1) 观音菩萨为什么会选择沙僧

第八回, 观音菩萨与惠岸走到流沙河时, 沙僧跳出来就捉菩萨,并和惠岸交过手, 观音菩萨这个时候就选定了他。

这是菩萨选择的第一个人, 菩萨此时是否决定了要用孙悟空和猪八戒? 这是不确定的, 就算菩萨决定了要用悟空八戒, 那悟空八戒是否一定就会答应? 所以这也是不确定的。

因此, 观音菩萨在此时选择沙僧, 绝对是对他寄于厚望的, 因为菩萨在此时只知道沙僧曾经是玉皇大帝的保镖, 保一个唐僧应该没有问题。所以, 观音菩萨选择沙僧, 是有充足理由的。

2)沙僧为什么会选择保唐僧

沙僧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他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胸胁百余下。

沙僧很痛苦, 这个时候, 菩萨说:“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观音菩萨开出了两个条件: 教飞剑不来穿你, 复你本职, 这对沙僧来说, 是相当优厚的, 所以沙僧满口答应, 成交了。

三个徒弟中, 观音菩萨最先看中的是沙僧, 并且给沙僧开的价也是三人中最高的! 这就说明菩萨本来是指望他来大展身手, 降妖捉怪的。

可是, 沙僧加入到取经队伍后, 一点也不卖力, 基本上没发挥什么作用。这样一个混日子的人, 究竟好不好呢? 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1) 从孙悟空的角度看: 经常帮忙打妖怪, 又不争功, 沙僧是个好人。

2) 从猪八戒的角度看: 经常帮忙打妖怪, 又不争功, 沙僧是个好人。

3) 从唐僧的角度看: 沙僧是个好人, 唐僧从来就没批评过他。

4) 从观音菩萨的角度看: 沙僧偷懒, 很不卖力。

沙僧一直跟着在走, 尽管他不打妖怪, 但依然是在履行合同, 观音菩萨也不能单方面毁约, 所以没把他这个只出勤不出力的人清理出去。

沙僧他只出勤不出力, 所以就没什么功果, 最后封他做了金身罗汉, 是三个徒弟中级别最低的, 但是, 他显然要比悟空八戒划算, 因为他也是得了正果, 而且他的投入最少。

三个徒弟的投入与回报模拟值如下:

悟空: 投入95%以上的精力, 付出了95%以上的行动。

八戒: 投入60%以上的精力, 因为经常在困难时期想散伙, 不是全心全意。不过他也有许多苦劳, 又挑担子又降妖, 在关键时候还是比较卖力的, 付出了60%以上的行动。

沙僧: 反正他只是跟着走, 不过在关键时候起到了稳定作用, 投入了20%以上的精力。最不卖力, 挑担子的时候较少, 多数时候是八戒在挑担子。付出了20%以上的行动。

这三个人都得了正果, 按60分及格算, 模拟值: 佛=90 菩萨=75罗汉=60

悟空: 投入95%以上。回报 90

八戒: 投入60%以上。回报 70

沙僧: 投入20%以上。回报 60

从中可以看到: 在西游记中佛组织里混,

1. 从成绩看, 付出越多, 回报越高, 付出越少, 回报越低。

2. 从投入与回报的比例看, 投入越少, 回报率反而更高。

什么是团队精神? 这就是团队精神。一个健康的团队不仅仅要提供精英人才发挥能力的空间, 更要提供闲杂人等混日子的空间。

从外部环境看, 取经团队允许有人混日子。但是, 我们本着“理性人的第一选择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条最本质的原则来看, 沙僧他不应该无所作为, 他应该精神饱满, 朝气蓬勃地去打妖怪, 以便获得更多的功果。

煮酒探西游(西游记未解之谜)》小说在线阅读_第5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吴闲云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煮酒探西游(西游记未解之谜)第5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