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草鞋军团(70)

刘存厚的两个师是北京政府认可的“国军”,饷械皆由北京拨付,应付军队的正常开销勉强够用,但刘存厚还想着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所以他对官兵的军饷只肯发七成,另外三成生生都给扣掉做了经费。

官兵工资拿不全,便自找门路,开烟馆的开烟馆,设赌场的设赌场,刘存厚自己也卷起袖子,逼当地人种植鸦片,以便好按亩收捐,搞得当地乌烟瘴气,民怨沸腾。

陕西督军为此对刘存厚下达逐客令,并七次致电北京政府,要求让刘存厚立即滚蛋,并且声称,如果北京拿不出办法,陕军会自行解决。

陕西人还特地给他制造了一幅对联:“早去一天天有眼,再来此地此无皮。”

陕军进逼,陕人唾骂,陕地又如此贫瘠,刘存厚也早就不想呆在陕南了,可问题是北京政府一圈问过来,没人肯要他。

四川自然是对他关紧大门。问甘肃,甘肃人差点急得跳起来,唯恐北京把这个灾星强塞过去。再跟湖北商量,湖北那边的脑袋摇得像个拨郎鼓:怎么都行,但求你千万别把这货给送过来。

刘存厚不再是人见人羡的皇叔,甚至连编草鞋的的都不如,他就是一送不出去的瘟神。

人生真是没有奔头啊。

就在刘存厚恨不得切腹自杀以答谢社会的时候,他看到了熊克武。

熊克武就在阆中,位于川陕边境,跟刘存厚所处的陕南靠得很近。陕南够穷了,阆中还要穷,以致于熊克武不得不伸手向刘存厚乞援。

面对熊克武的落魄,刘存厚完全没有“大远来哭一鼻子,跟我臭来劲”式的痛快,他仿佛从镜子里看到了自己。

两年前,他们是不共戴天的仇人,两年后,他们同是天涯沦落人,一样混得很惨,一样走投无路。

是谁,究竟是谁,把我们搞到了这种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当然是杀千刀的滇黔军。

找到了共同的敌人,熊刘决定联手发起反攻,将滇黔军逐出四川。

1920年8月,刘存厚从西路向成都,熊克武从东路向重庆,分道率路进川。

此时驻川滇军正处于实力上的顶峰阶段。自蔡锷督川,滇军便名将辈出,罗佩金已经过时,顾品珍、赵又新才是其中的佼佼者。

顾品珍以智将著称,在成都巷战后爆发的“三国大战”中,滇军起初处于劣势,正是他策划对重庆发动奇袭,才最终扭转乾坤,并驱走刘存厚。赵又新则是蔡锷帐下的第一猛将,护国之役之所以能够赢定,皆有赖于大反攻,而赵又新所部正是那次大反攻的主力。

顾品珍有个人主见,不是什么都听唐继尧的。与他相比,赵又新对唐继尧比较忠心,基本上是服服帖帖,让他到东绝不去西,但是两人又有共同特点,即全想赖在四川。

没办法,天府之国实在太富足了,躺在这个温柔乡里,谁都不想回家。

草鞋军团(71)

顾赵在四川大修生祠,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本乡本土人氏。顾品珍的那座生祠叫做“顾公祠”,生祠落成的当天,他就巴巴结结地把自己的“禄位牌”给供入了祠内。

熊刘的目标,是要将滇黔军赶出四川,就算唐继尧不下指令,顾赵也得“毅然决然以图孤注一掷”。

除了有名将压阵,滇军士气也极为旺盛。西南各军,以滇军作战最为顽强,他们一方面与其主将一样,视四川为乐土,另一方面由于入川以来常胜不败,逐渐生出一股傲气。

滇军自以为是,跟在后面的黔军也不得了,刘存厚、熊克武的先后败走麦城,使滇黔军变得更为嚣张,在他们的控制之下,川人几乎变成了下等人。

一个川省记者悲哀地写道,从前说起西南,总是川滇黔,后来变成了滇川黔,如今应称为滇黔川。

然而正是这一现状,令四川政局率先发生了变化。

实业团引狼入室的初衷,其实与当初熊克武借滇黔军之力驱走刘存厚一样,都是为了达成目的不得已而为之。熊克武既败,他们就要站出来主张四川的权益,唐继尧哪里会予以理睬,于是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灰了心丧了气。

实业团的转舵,代表了四川中上层社会的舆论走向。曾参与驱熊的川军将领举办茶话会,邀请本地士绅参加,士绅代表当场就说:“我们希望各军能把川土收回,甚至于带兵直捣昆明、贵阳,叫他们还我们的银钱!”语毕,在座士绅掌声雷动。

这些川军此时其实也早存“驱滇”之心——驻川的滇黔军高高在上,对川军十分藐视,几乎把川军当成了“伪军”。川军士兵因此不仅不愿佩戴联军总部要求的红边帽,而且对“红边边”也极度仇视。

兵倒霉,官也跟着受冷遇。凡参加过“刘罗”、“刘戴”及“三国大战”的川军部队,都被联军总部另眼相看,导致师不能升军,旅不能升师。

旅长升不成师长,他的团长自然也就升不成旅长。旅长回去做团长的工作,那团长一听大怒:“旅长为人淡泊,很好,不过你不能要求我们这些部下都有这样的境界。弟兄们出生入死,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升官!”

从官到兵,都有了造反的心。熊刘“驱滇同盟”的旗帜一打出来,便人心所向,原有川军纷纷加入。

这是一个很松散的同盟,有的部队一家就拥有两家的番号:刘存厚给一个,熊克武也给一个,当然他们既不受刘存厚指挥,也不归熊克武调遣,都是各打各的。

这样的同盟军,在军事上的缺点显而易见,那就是打仗时会人自为战,导致步调不齐,无法把手指攥成拳头。

顾赵都是战场上的老手,对此看得真真切切,因此最初都没有把川军的集体反攻当一回事,但是他们没有想到镜子还有另外一面。

这一面,不是缺点,是优点。

在“为桑梓而战”的口号激励下,川军各部人人恐后,争先向前,“驱滇同盟”的雪球越滚越大。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2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72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