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其它部队都眼巴巴地在看着,蒋介石没有办法,只好把十三个美械军的预备装备也拿出来,打造了若干个半美械军,这样的结果,却是使得大家都既吃不饱,也饿不死。

好在人的问题解决了,剩下来的并不难办。

(1560)

芷江只是湘西的一座小山城,但它在军事上的地理位置却是如此重要,乃至被称为“滇黔门户,全楚咽喉”。

要占领芷江,就必须让东首的雪峰山点头,而在这座山上,早已是重兵云集。

中国统帅部不能允许再有第二个豫湘桂之败,因此对湘西会战倾全力而至,前后总计集结8个军达12万人,其中大多数为美械或半美械装备的中央军精锐。

刚刚出任中国陆军总司令的何应钦亲自担纲湘西会战。想当年,他指挥长城抗战,多少人批评战术呆板,只会死守,十多年过去,终于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大家都一样乐观,在冈村和坂西看来,以往想寻找中国军队的主力都不得,这次你们自动聚一堆,正好来个连锅端。

冈村非常清楚,部队没有战斗力,再高明的指挥官都形同摆设,所以他专门从日本国内调来了第47师团,可是这个师团迟迟无法到达战场。

原因就是无论海路还是陆路,在遭到中美空军轰炸后,都已不能正常运输,第47师团大部分时间只能靠夜间步行,这样当然走不快。

坂西望眼欲穿,只等来了一个重广三马第131联队,其它部队仍在行进中。

再等战机就没了,不如一边打一边等,坂西按下了会战启动键。

1945年4月9日,第116师团奉命向雪峰山正面突击推进。

第116师团长原为岩永汪,但一个月前已被调回国,继任者为菱田元四郎中将。

菱田和坂西是陆士同学,出征之前,坂西特地来为他送行: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咱兄弟可是田间地头,屋前屋后的感情。

菱田明白了对方的潜台词,小肩膀往上一抬。

第116师团是主攻部队,成败至关重要,小弟又初来乍到,岂能不卖力气。

让这两兄弟高兴的是,最初两天的战况称得上一帆风顺,部队在推进中未遇太大阻力。

太好了,继续往雪峰山深处插。

再插,发现战场已不是他们熟悉的战场。

对手操纵的不光有常见的步机枪,还有可以连发的冲锋枪,炮弹也不一样了,那是一种爆炸时声音异常尖利的特殊炮弹——火箭筒。

缅北战场被搬到了国内,隐藏在雪峰山深处的是经过美械装备的中国军队。

不是每支经过美械装备的部队都很强,但这支军队有足够强,因为他们是王牌中的王牌:“虎部队”第74军。

第74军在抗战中也吃过亏,第二次长沙会战和常德会战就是例子,但即算是败,也败得绝不寒碜,日军往往必须付出同等甚至更大的代价,这也是“虎部队”令对手胆寒乃至痛恨的一大原因。

在第74军中,“虎贲”第57师擅守,一个师可以凭城与日军一个军角斗,而“文昌”第51师则擅攻,第116师团遭遇到的,正是“文昌师”。

(1561)

“文昌师”师长周志道毕业于黄埔第4期,这个第4期出了很多将才,国民党内依名气高低有张灵甫、胡琏、阙汉骞、葛先才,共产党里还有林彪,可算是人才济济。

周志道名气不大,但是一样很会用兵。

第74军尚处于半美械状态,美械配不全,一个连只有3支冲锋枪,到营才有2只火箭筒,但整个师的武器集中起来,火力也已不弱,因此周志道在防守时,非常重视发挥第74军的传统绝活,即多角度集中射击:正射、斜射、侧射,让你躲都没地方躲。

传统的就是大家都会的,“文昌师”会,“虎贲师”、“榆林师”也会,这个算不得特色。

只有当阵地失守,“文昌师”必须进攻时,周志道才会亮出这个师的看家本领。

他先以迫击炮射击,对日军阵地进行压制破坏,然后再用步兵进行波状攻击。一般步兵进攻时,炮兵都要实行暂停或延伸,但“文昌师”为了确保攻击的猛烈程度,迫击炮却是一刻不停,连方向角度都不变。

这样打法,有时难免误伤自己人,然而即使这样,亦在所不惜。

以进攻疯狂著称的日军此前也未见识过这种打法,称之为“特异战术”。

在“特异战术”面前,第116师团伤亡逐渐增大,前进速度也越来越慢,不仅没能攻破守军防线,它的第109联队还被“文昌师”等三个师给夹住了。

战局的发展,大大出乎坂西、菱田的预料,让他们意识到前面遇到了硬茬。

吃惊归吃惊,菱田师团长似乎时差仍没有完全倒过来,他从别的联队抽了一个步兵大队过去,不是为了给第109联队解围,却是让后者继续进攻。

如果这是在一年前的豫湘桂战场上,或许菱田使出这一招就行了,但现在远远不够。

中方指挥官在空军协助下,犹如多了千里眼和顺风耳,马上就发现了菱田的增援企图,并派出打援部队在半路上堵住了那个步兵大队。

对第109联队的围攻则还在继续,参与包围的三个师里面,仍以负责正面堵击的“文昌”第51师为最狠辣,周志道组织手榴弹投掷班,三人为一组,冲锋号一响,即用手榴弹向日军进行集中投掷。

各支部队都配有美军联络组,美国联络官们除提供作战建议外,主要负责用无线步话机指挥地空协同作战。

一时间,战斧和野马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立体化的围攻下,第109联队伤亡惨重,至4月25日,该联队仅剩五百多人。

第109联队既不能前进,菱田却又不让他们后退,说是要继续待援,以便夹击“文昌师”。

不是菱田特别无能,而是在完全失去制空权后,地面的日本陆军相应失去了特种侦察和联络手段,使得指挥官也变得钝拙木讷,与过去的灵活敏捷判若两人。

在首批援军被堵后,菱田寄望的第二批援兵是剩下来的那两个联队。只要这两个联队能突破其正面,不仅可解第109联队之围,也可牵制中国军队的主力,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它们并没有能比自己的同伴更幸运一些,因为其正面是第74军最擅守的部队,重建后的“虎贲”第57师。

(1562)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6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