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可是张轸还没打算饶过他的可怜部下。

我看,第66军的三个师,数你这一个师最差劲!

孙立人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要不是他在弗吉尼亚吃过老生的亏,这时候就得跳起来了。

好半天才憋出一句:军长怎么说那就怎么办好了,将来还可以看表现嘛。

张轸一走,孙立人立刻把部队召集起来训话。

我今天真的气死了,不蒸馒头争口气,上了战场,谁都不许给我当孬种。

新38师就这么带着一口气到了缅甸,大家都嗷嗷地盼着能打一场胜仗让人看看。

在缅甸战场上,孙兰峰的主要任务是卫戍曼德勒,要援救英缅军,他仅能抽出一个团。

4月17日,英缅军的那个师受到里外两层包围,怎么冲都冲不出去,在粮弹两乏的情况下,已濒于绝境,指挥官电告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上将,如果再得不到援救,他们只好选择投降了。

亚历山大名气很大,他是“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指挥者,曾将几十万英法联军救出苦海,可眼瞧着英缅军这种实力,你就算是让古代的亚历山大皇帝附体都没用。

但是这位上将总司令忽然听到一个好消息,中国援军已应召到达仁安羌附近,他喜出望外,立刻派英缅军第一军团长史莱姆前去接洽,同时答应出动特种部队进攻掩护。

4月18日,在2门重炮和18辆英国坦克的配合下,新38师神兵天降,突然向外围的日军警戒部队发起进攻。

孙立人掌握的时机非常好,当时日军正在吃饭,没怎么反应过来就被打得嘎一声,晕了过去。

战后光热哄哄的饭盒,就捡到了五百多只。

这时史莱姆请求孙立人赶快渡过河去,向里层日军发动进攻,但孙立人摇了摇头。

现在还不到时候,南岸日军主力已有防备,如果蒙着头打,不仅救不出你的部队,就连我的部队也得陷进去。

这时那位被困的英缅军师长又发电报过来:我们已经三天没有水喝了,再不来救,部队真要垮了。

史莱姆把电文拿给孙立人看,孙立人笑了笑:你让他放心,中国军队,连我在内,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也一定把他们给救出来。

请给我一天时间,明天保证出击。

孙立人传令下去,对日军进行小部袭扰,以迷惑日军,趁这个时候,他对日军阵地进行了仔细观察。

看清楚了,对岸有两座高地,可以俯瞰整个仁安羌,只有把高地拿下,方能一举定乾坤。

但是孙立人看到的东西,人家也很清楚。

第33师团在仁安羌有一个主力联队,他们早就提前控制了高地,并且正是利用高地,通过“地障包围”的战术将英缅军围困起来的。

新38师不过才一个团,一个团要破一个联队,任何情况下都很困难,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要不然一个师的英缅军就不会坐井观天,等着别人来拯救他们了。

必须打破常规,出奇兵!

(1452)

4月19日,孙立人发起强渡。

战场之上,如果你的实力不及对方,取胜的法宝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疑兵为上。

一个团被一分为二,一为诱击部队,这部分人很少,但是孙立人有办法让日军以为很多。

第33师团先前经常跟中国军队交手,他们对中国军队数量的估计是算轻机枪的多寡,轻机枪多,说明主力全在这里。

孙立人熟知日军的心理,他“投其所好”,把轻机枪都尽量放到诱击部队的最前沿,如此就把日军的火力都吸引了过去。

这时候就可以用上杀手锏:主攻部队。

主攻一侧,远了用山炮和轻重迫击炮,乃至借重英国人的重炮猛轰,近了,用重机枪集中射击,再近一点,则在局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进行反复的白刃冲杀。

第33师团在面对英缅军时蹦得很欢,可当中国军队端着剌刀上来时,也个个心惊胆战,恍如又进入了上高会战时的悲惨境地,这个就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孙立人挥军连冲三次,终得高地,当天便将日军驱出了仁安羌。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打出国际声誉的一仗,此役共解救英缅军7千余人,另外还有一大群被俘虏的英国官兵、记者以及传教士。死里逃生的英国人在见到他们的恩主时,含着眼泪大声高呼:中国万岁!

媒体报道之后,轰动英伦三岛,英国人对孙立人感恩戴德,称他为不可多得的中国虎将,并于次年在印度特授其英国皇家勋章。

那口气,好歹是争回来了。

仁安羌大捷后,英缅军想到的却不是坚守或者反攻,而是继续撤退,实际上从仰光失守开始,他们就想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了,即所谓“弃缅保印”。

其实这个问题讲开了也没什么,既然觉得守不住缅甸,那就各回各家好了,英军去印度,中国军队回云南,但英国人肚子里却还打着小九九,始终不肯把这个意图说出来。

因为印度不是想撤就能撤过去的,日军紧紧咬住尾巴,英缅军总司令亚历山大害怕自己的部队再次遭到仁安羌被围那样的命运。

最好是有人能垫后作掩护,比如中国军队。

如果是中方将领,没人会傻到这种程度,哦,你英国人是人,我们中国人就不是人,全都只能拿来给你牺牲?

让亚历山大暗自欣喜的是,跟他打交道的不是中国人,而是美国人,还是一个让周围所有中国人都得对之服服帖帖的美国人。

这个美国人没打过什么仗,而且一心就想着要出风头,立大功,看上去着实傻得要命。

不忽悠他忽悠谁?

4月19日,亚历山大和史莱姆找到史迪威,一见面当然是将对方一通好夸,“迷魂汤”拿来就灌。

偏偏美国佬就爱这个,马上云里雾里,不知西东了。

见火候已到,亚历山大和史莱姆开始一搭一档。亚历山大强调,西线枢纽十分重要,应该尽力确保。史莱姆则说,赶快让中国军队在西线采取攻势,那里的第33师团很分散,各个击破,易如反掌。

真的“易如反掌”,你们英缅军怎么肯放过这个好事?

(1453)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6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6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