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不是因为这条公路,而是因为公路两旁连绵起伏的山地。

让第106师团望而生畏的庐山,已经延伸到了这里。不过金官桥阵地处于庐山北麓,而第101师团将要通过的,则是庐山南麓。

仰头看去,山上可以看到影影绰绰的守军阵地,这些阵地远离鄱阳湖日舰的火炮射程,如果派飞机来炸,又很难寻找到准确的目标。

偏偏它们就俯瞰着公路,你要打这里过,就必须交出买路钱。

伊东倒吸一口冷气。

他和他的上司冈村都太小看对手了,老虎仔能轻轻松松放尔等进县城,是他尝到了依山而战的甜头,打仗已经离不开山了。

据守金官桥,李觉的第19师损失也不小,不光来自于“伤”,还缘于“病”。

在名山大川中,庐山素有美人之资。大凡长得有点颜色,便有些“拿”,脾气古怪得很,特别是夏天,时阴时晴,时雨时风,民谚所谓:晚穿棉袄午穿纱,风雨来时伞难遮。

湘军官兵仅能靠地洞和树枝遮风挡雨,饿了以随身携带的大米果腹,连下饭的咸菜都没有,加上林中潮湿多蚊,生病的人因此越来越多,就算没生病的也体力大减。

李觉说,庐山战役是第19师苦战最久,伤亡最大的一次战役。在湘军被重新替换下来后,经点验,原来生龙活虎的几千湘乡子弟,健壮者已仅剩八百不到,战场及战后病亡人数十分惊人,几乎超过了战斗中的实际死伤。

正是由于庐山作战条件极其艰苦,所以当时就有人对此抱有异议,认为“死守庐山”等于“庐山守死”。

这些话也传到薛岳耳朵里,但老虎仔丝毫不为所动。

我一定要死守庐山到底,只有靠着山,我才是一只虎。

鄱阳湖畔无险可守,我脑子烧坏了,跟你们耗什么耗,咱们山里见。

山上摇旗呐喊的是王敬久第25军。王敬久手下有两个师,牢牢控制着德星公路两侧的东孤岭和西孤岭。伊东要想自此通过,就得先到王敬久的山庙里去拜拜山门。

第101师团有一个第101联队,联队番号和本师团一样,说明这个联队还是有点讲究。的确,第101联队是第101师团的主力联队,战斗力差不多也是最强的。

部队威风,当官的也跟着沾光,联队长饭塚国五郎大佐据说曾被畑俊六亲自赠予“猛将”称号,走起路来一摇三摆,很像那么回事。

饭塚拿着帖子上山了,上的是东孤岭。

不过“猛将”的运气不好,东孤岭也有一位叫冷欣的猛将,此时正在密林处等着他。

冷欣(黄埔1期)曾担任过汤恩伯的参谋长,全面抗战爆发后,一直在湖北负责训练新兵师,刚刚才归入王敬久帐下。

后来由于冷欣到江南敌后时,与苏南新四军多有磨擦,他的形象一落千丈,甚至被描写成一个不学无术的愚陋之辈。其实此君向有过目不忘之才,生平没别的嗜好,就爱买书读书,称得上是个军人中的知识分子。直到在台湾以中将身份退役后,仍潜心从事史学研究,竟然蔚成名家,曾被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有点书卷气的人如果拿起枪杆,往往比不读书的人还要猛,这在张灵甫、丘清泉等人身上曾一再得到验证。

冷欣在路上设置伏兵,第101联队的前卫部队走到半途,就被他一棒槌给拍死了。

(1284)

捡了便宜,他又撤回了东孤岭,这在水浒上有一个说法,叫做剪径。

饭塚既称“猛将”,哪里是肯吃亏的人,举起倭刀就冲了上去。二猛相遇,在山坡上杀成一团。

冷欣的部队久经训练,加上地形占优,第101联队虽然气势很盛,一时却也拿对方不下。正打着,叶肇的粤军突然从背后杀了出来。

叶肇在南京的那段经历,虽被同仁耻笑,他自己却从不隐讳。本来嘛,谁都有离鞍落马,掉进沟里的时候,放在那种险恶的环境下,你们就一定比我强,未必吧。

只要留着性命,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在仇家身上找点回来了。

果然,机会到了。

偌大的山林,藏支部队太容易了。叶肇一直蹲在树后,冲出来时,一钢叉就叉到了饭塚的屁股上。

最强的第101联队被围在了庐山,真是糟糕透顶。

这下,不是猛将给主帅打前锋,而是主帅要伸出手来捞前锋了。

伊东吃惊不小,他怕再从正面攻击的话,后续部队也会遭到被围困的命运。

得动动脑了。

经过仔细观察,他发现东孤岭有一处软肋所在,那就是山背后有一座叫牛粪墩的小山包。

牛粪墩三面伸入鄱阳湖中,假如从这里登陆的话,便可对守军形成侧击效果。

伊东从师团预备队里抽出一个大队,由海军舰炮护驾,于当晚攻占了牛粪墩。

冷欣背后生起凉意。假如牛粪墩被第101师团掌握,不光是被作为猎物的第101联队可能逃出生天,自己也将面临被反包围的危险。

牛粪墩,本来也许就是个牧童放牛的无名所在,如今却灸手可热,大家都要以性命相争了。

冷欣派出一个团反击,这个团前仆后继,不停地冲锋,尽管没能最终夺回牛粪墩,但却成功地延缓了日军从背后发起攻击的时间。

可惜的是,由于抽调兵力,让饭塚和他的第101联队趁着空隙,从包围圈内溜了出去。

此时天色暗了下来。

没有明天,只有今天。冷欣组织敢死队,自任队长,向牛粪墩摸了过去。

走脱第101联队,就得让那个该死的大队来补偿。

伊东以为自己出了奇招,其实是个臭招。牛粪墩三面临水,一面对敌,若无后续大军源源接济,岂非死地。

冷欣既爱读书,兵书战策当然也有涉猎,很快就看出了其中破绽,所以他才要一不做二不休。

日军这个偷袭的大队经过两轮冲杀后,500人只剩下300人,已是弹尽粮绝。

援兵,快来援兵啊。

来了,不过不是援兵,而是端着剌刀,呀呀怪叫的敢死队长。

一场白刃战下来,三百鬼子被捅掉一百,余下的人既无勇气继续拼杀,又无路可走,全都扑通扑通地跳了鄱阳湖。

鄱阳湖可不是家里的游泳池,进去后基本是九死一生。

伊东拿一个大队换了一个主力联队,看上去似乎很划算,但此后霉运似乎牢牢地跟上了第101联队,饭塚也开始有从“猛将”滑入“饭桶”的嫌疑。

从包围圈里跑出来后,他再次向东孤岭发动进攻,可是没几天功夫,竟然又被叶肇打了一次伏击。

不是叶肇们突然变得特别神勇无比,实在是庐山太过变化莫测。

在东西孤岭,让第101师感到棘手的,除了不惧拼杀的冷欣和喜欢偷袭的叶肇,还有一支同出王敬久门下的“忠勇师”。

(1285)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6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56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