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什么都没看出来,因为邱清泉碰到的是鬼子骑兵。
东洋马的蹄子再能踢,东洋刀的刃口再锋利,也伤不得坦克分毫,结果毫无悬念,百人的日军骑兵队很快死的死,散的散,土肥原向以“出手大方”著称,这次算是给薛岳兵团正式开张送了份薄礼。
礼一送,当天的战局就好看了。
每次一上来都能打个漂亮仗的宋希濂先传捷报。他从侧背发起攻击,并集中一个炮兵营,用12门法造山炮猛轰日军火力点,从而一战得胜,拿下了目标据点。
不过令宋希濂感到奇怪的是,据守日军明显未做殊死战,攻进据点后,仅发现了几具尸体,而丢弃的弹药和罐头食品却到处都是。
同样诧异的还有李汉魂(保定6期)。
在粤军将领中,李汉魂与叶挺、薛岳是同一期的,亦称将才,内战时期,一直担任张发奎的副手。张发奎反蒋失败后,他也成了倒霉的一份子,只能和薛岳一样回家待业去了。
李汉魂重新出山,不是蒙老蒋,而是受陈济棠之召,不过在两广事变中,他却并不满意陈济棠的做法,认为大敌当前,不应再骤起内战,以致骨肉相残。
先“忠谏”,“忠谏”不听,李汉魂便“封金挂印”,辞职走人。比之于很多找各种“正当理由”朝自己恩主开火的仁兄,李某此举,实堪表率。
李汉魂的64军调赴武汉后,原先是归属叶肇指挥的,但从李汉魂自己到他的部下,对这一安排都极不服气。
不光是大家同为军长,属同一级别,更主要的是他认为叶肇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十分不堪,突围时竟然连部队都找不到,不仅“单身突围”,还混成难民,成了鬼子俘虏。
将军被俘,就应该自杀!
这个标准当然是太高了一些。军事书上没有哪一条原则规定战将是不能做俘虏的,美国将军还进日军的集中营呢,何况叶肇最后好歹也逃了出来,但李汉魂不管这些,在他看来,老叶这家伙已令粤军蒙羞,怎么还好意思来领导我呢。
参加兰封会战,归入薛岳兵团,对李汉魂等于是一种解脱,因为他不必再跟着叶肇丢脸了。
一到商丘,人就不由得跟着激动起来。不仅因为这里是北伐故地,还缘于历史上这里出过“睢阳齿”。
安史之乱,被誉为“唐代岳飞”的张巡领不足万人之众,死守睢阳(即今商丘),大小四百余战,杀伤叛军无数,使安庆绪被阻于城外达10月之久,始终不得“乘胜长驱”。
在那场举世罕见的大动乱中,曾繁盛一时的关中自此寥落,直到近代都未能复振,而运河、江淮独存,张睢阳之功大矣。史载,张巡“每战眦裂齿碎”,因此文天祥才会在《正气歌》中将“睢阳齿”收入其中,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
大难,我们的祖先也一次次地遭遇过,但先贤们又是何等的英武从容。
早在薛岳兵团还未集结起来之前,李汉魂就不顾情势险迫,断然把军部迁入商丘城内,为的就是要学习“张睢阳”,誓与古城共存亡。
此次奉令出击前,他已对敌情进行侦察,发现沿途至少有土肥原师团步骑兵2千余,坦克装甲车2百多辆,而且鲁西豫东一带“地平山少”,无险可恃,非常有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运动。
前面必有恶战。
然而让李汉魂想不到的是,西路军进展出奇地顺利,先头部队当天就攻占了内黄。
(1241)
李汉魂所统西路军,不光有自家的粤军,还有俞济时第74军,那个在南京保卫战中拣了条性命的张灵甫卷图重来,应该说,手中的这支矛有足够锋利,但李汉魂一直关注部队的作战情况,依他看来,部队的表现远不能到打百分的程度。
让李汉魂不满意的恰恰是自家粤军。粤军的武器都是到汉口后再补给的,至开封时还有武器没开箱呢,而且部队中虽有一些是经过李汉魂手把手用七年时间训练出来的老兵,但仍以新兵居多,这些新兵蛋子初上豫东战场,缺少和日军对抗的经验,从实战水平到效果都谈不上有多高。
另外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薛岳兵团由来自方方面面的部队组成,各部队之间的配合和联络也很成问题。四路人马都是各管各,按照薛岳规定的路线推进,至于其它部队到了哪一步,是不是把土肥原师团的主力给围了起来,则全不知晓。
李汉魂不是叶肇,他是有点胆色的,而有胆色的人通常都不会自欺欺人。
没有用上力,配合还不行,你能相信一见面就可以把土肥原给赶得远远的吗,而内黄是什么所在,那是上次土肥原破路的地方,称得上是陇海走廊上的要隘,土肥原又怎么可能轻易放弃呢。
李汉魂一时想不通这个问题,但也不去管它了,让工兵部队先修复内黄铁路要紧。
答案,在土肥原那里,而薛岳兵团中最早接触到这一谜底的,却是桂永清。
兰封以南防线亮起了红色警报!
土肥原既不是挡不住宋希濂,也不是没有足够力量阻止李汉魂西进,而是另有企图。
有教导总队这样的猛龙部队在兰封城外挡路,土肥原发现要想立刻攻下兰封还不太现实,而他又不能停留在这里时间过久,因为香月交给他的最终任务,不是要拿下一座小小的兰封城,而是要攻占开封府。
既然直走不行,那就绕路,土肥原要奔袭开封。正好这时薛岳发起兰封会战,大军四集,他便再次施展“小双头蛇”战术,在兰封以东只保留一个横山静夫第2联队作为牵制,其余兵力全部集中起来,向桂永清防守的兰封以南击去。
原先挡在宋希濂和李汉魂前面的日军,没有一个是畏战而逃或者被打退的,他们是奉土肥原之命,往西集结去的。
这一下,桂永清简直苦到了极至,土肥原的拳头全打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在兰封以南,包括钟松师在内,一连两个师都被土肥原冲散,后者仅用两天时间就绕到兰封西面。
桂永清不仅没包成土肥原,自己反过来却快要进对手的包围圈了——西南出现了土肥原主力,东面却仍承受着横山联队的连续进攻,一时间又气又急,连忙把邱清泉调到兰封以西,期望像对付日军骑兵部队那样,将日军一举冲垮。
可惜这回等待邱清泉的,不再是鬼子马队,而是重炮轰击。
先前第200师想要检验坦克性能,土肥原的大炮给出了结果:英制维克斯和意大利CV33最不经打,全是“脆脆”。
土肥原击退邱清泉之后,即迅速向黄河岸边扑去。
(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