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李宗仁遇到的主要危险,是天上飞来飞去的日军轰炸机,而多年打仗养成的那种灵敏嗅觉,也帮助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某日,大家在一村庄埋锅造饭。老李抬头一看,天空来了一架日机,奇怪的是,这架飞机只是绕着村子兜了一圈,什么也没干,连丨炸丨弹都没扔一颗,就拍拍屁股飞走了。
众人都吐一口气,以为太平矣。李宗仁却勃然变色,下令赶快移师,多一秒钟也不能再呆在村子里。
随从皆不解其意,走出二三里地,忽见有二十多架日机向原来那座村庄飞去。
顷刻之间,好好的一座村庄竟被夷为平地。
老李这才说出,前者日机飞来,之所以未落一弹,未发一枪,乃因其是侦察机,侦察完情况后,发现村子里有这么人,就回头去招呼轰炸机了。
如果大家伙还蹲在村子里吃饭,这千把人准保得被轰炸机群炸成齑粉一堆
五战区长官部昼伏夜出,经七日七夜才到达安全区域,其间,白崇禧因为疲惫不堪,在晚上行军时曾多次从马上摔下,整个过程可说是艰险异常。
李白原本都以为紧跟在后的,会是孙连仲,没想到后者退的时候完全失去方寸,根本就没跟上来。
更糟糕的是,他与自己的主力部队也失去了联系,成了光杆司令。部队往西去,他却往东走,跑到苏北韩德勤那里去了,最后还是老蒋派飞机把他接回了汉口。
有一个老外记者则说孙连仲能脱险实属万幸,后者差点就被鬼子撞见给逮住了,只是因为那时候正好有晨雾,日军没看清楚,而且都急着往徐州前进,这才让老孙从夹缝里跑了出来。
事实上,撤退往往比进攻更能考验人的胆色。
除了汤恩伯、张自忠、刘汝明,以及本在包围圈边缘的桂军以外,几乎所有部队都遭遇到了与以前毫无二致的一幕,即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就连樊崧甫第46军也是在经历几天混乱之后才逐渐恢复秩序的。
撤退计划都有,经验教训也不止总结过一回,可是真正执行时,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达不到现代化军队的标准,当然只能依靠个人表现,表现不好的一团糟,表现好的却能做到从容不迫,乃至败退之中亦如闲庭信步一般。
本应断后的孙连仲自己都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跑了,徐州战场的掩护部队成了张自忠和刘汝明,而张自忠又实际取代了孙连仲的角色。
正因不再害怕失去任何东西,所以他大彻大悟,成了最勇敢的人。
张军团虽然殿后,但撤退时秩序井然,张自忠为此还采取了一个办法,即所有官兵一律将帽子反戴,这样不管外面多么混乱,只要认准军帽,彼此就都能找到对方。
别的部队大炮辎重,能丢的都丢掉了,唯恐成为路上的包袱,但张军团的每一门炮都保护得好好的,始终随队前进。
不仅如此,撤退途中,张军团反而还打掉了一个日军辎重队,缴获了上百匹马和百余箱弹药。
(1234)
刚开始撤退时,由于各部队建制被打乱,失去约束的溃兵竟然开始抢劫沿途民居。老百姓真是倒了大霉,既怕鬼子,又惧溃兵。
张自忠看到一个士兵从村子里出来,骑着一头毛驴准备赶路。
显然,毛驴不可能是军队里的。
张自忠上前查问:你为什么强拉老百姓牲口,说一个正当理由出来。
这个散兵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张自忠立命卫士上前,将之击毙于路旁。
有拿老百姓东西及强拉牲口者,一律就地枪决。
此例一开,沿途军容风纪为之大变。
虽然日军各个师团主力基本都在向徐州进发,与撤退大军呈正反两个方向,但日机天天盘旋空中,发现这么多作战部队在流动,也不可能完全无动于衷,所以路上常有险情发生。
由于汤军团通过得早,张军团既殿后,又突前,五战区往永城方向撤退的大军,几乎全靠这么一支部队在保驾护航。
就在快要突出包围圈时,各军突然遇到了拦路虎。
得到日机情报后,居于鲁西外围的日军赶了过来——眼看着到徐州庆功也轮不到他们,便想通过截击捞上一票。
等张自忠到达时,许多部队都被拦在那里,闹哄哄地挤成一堆,进退不能。
假如是会战之初,即算日军再多,大家一窝蜂扑过去,七手八脚也能摆平。可这是什么时候,这是落魄的时候,急着逃命的是大多数,人人唯恐落在包围圈内不能脱身,谁又肯留下来拼上一场?
不愿居后,又不敢往前冲,于是自己就把撤退的道路给堵死了。
张自忠见这样不是办法,便主动提出,由张军团独当其锋,打开通道后让其它部队先撤。
张军团的行进秩序是,军部在前,刘振三师殿尾,而后者通常要在军部出发两个小时后,才能予以跟进,双方保持着一定距离。
此时刘振三师尚未跟过来,随军部行动的只有一个由38师缩编而成的李九思旅。
随着张自忠一声令下,李九思旅挺身向前,将日军一股部队驱出村外,以此打开了一条向前的通道。
趁张自忠在村外苦战,撤退大军迅速通过村庄转移。
当时有一个军委会联络参谋在场,亲睹这一场面后连连称赞:张自忠予人以安,自处危境,真乃名将典型。
得知军团长正在厮杀中,刘振三师跑步前进,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作战场地。
没扔掉的野炮派用场了,缴到的鬼子丨弹丨药也上了膛,一番死战,终于确保身后所有的撤退部队安全过境。
等大家都走完了,张军团还与日军粘在一起。
张自忠把预备队拿出来,对敌侧背进行佯攻,做出一个要围而歼之的姿态。
欲退必攻,这是用兵要诀。
从晚上开始,借着夜色掩护,李九思旅先走,刘振三师随后逐级撤离,到深夜十点全部脱离战场。
在徐州大撤退中,张军团成为最为耀眼的一支劲旅。
因在整个徐州会战中的卓越表现,军委会专门向五战区发出嘉奖令,表彰张军团为抗战模范,对损失武器优先补充,所缺兵员,则由河南、湖北两省择优补足。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只要你说到做到。
(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