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会战进入高丨潮丨的同时,日本海军航空队组织轰炸机群,准备在战斗机掩护下再袭武汉。
“2.18”空战后,日军航空队吃了大亏,乃至很长时间内都不敢到武汉上空来大肆捣乱,只能趁着晚间搞一些偷袭的小把戏。
很明显,这帮家伙不会这么容易善罢甘休,一定还会找个时间来热闹一下。可是究竟会是哪一天呢?
说来也巧,四大队驻孝感的一架飞机,在试飞过程中突然发现下面有一架日机通过。这名飞行员立即俯冲下去,击落了敌机。
这架不经揍的飞机原来是一架侦察机,检点残骸,发现里面有一个死鬼竟然佩戴着金质领章!
什么样的人戴这个东西,当然不是一般人,很明显,是日军航空队的高级军官。
有料。
这么大的官儿,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跑到前线来视察,以为中国空军是豆腐做的?
从他身上翻出一本日记,在日记上,这哥们喜滋滋地说,4月29日快到了,这是天长节,天皇裕仁的生日,要用轰炸武汉来给他老人家献礼。
又一个拍马屁的主,就象过去的白川那样,拍来拍去,把自己的小命给拍丢了。
不过有写日记的习惯是好的,表扬一下,因为我们终于知道空袭的准确日期了。
4月29日,天长节。
中国空军指挥部得到情报后,立即修改作战计划,将四大队和苏联航空志愿队的飞机全部调到武汉迎敌。
“2.18”空战,只有四大队参与,飞机数量少于对方,这次准备充分,集中了67架战斗机,足足是日机的两倍。
就在这次大空战中,又诞生了一位空军英雄——江苏镇江人陈怀民。
陈怀民在击落一架日机后,遭到对方五架飞机的围攻,飞机油箱中弹着火,他本可跳伞,但这个唯一的求生机会被他放弃了。
英雄就有英雄的作为,陈怀民驾驶着伤机与敌迎头相撞,同归于尽。
是役,中苏联合空军大获全胜,共击落日机21架,其中战斗机11架,轰炸机10架。日军飞行员被打死50余人,还有2人跳伞被俘。
就用这个给他们的天皇送礼吧。
空中不得劲,陆地也没占到啥便宜。截止4月底,鲁南战场仍是“太极推手”,基本上是第2军攻不进来,五战区也“追”不过去,然而这并不能让李宗仁过于乐观,因为淮南战场此时正潜伏着重重危机。
南京屠城之后,各国驻京使馆都亲眼见识了什么叫“兽军”,对日本的外交抗议不断,迫于国际压力,日本统帅部以“军纪、风纪问题”,将松井石根等一班将官召回了国内,原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也合并成为华中派遣军,畑俊六(陆大第22期首席)继松井后走马上任。
按照日本参谋本部本意,是想让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陆大21期)来统一指挥徐州会战的,不过盘算来盘算去,还是觉得无论从资历还是能力上,寺内都不能完全压过畑俊六,所以才决定:计划统一,分开行动。
(1224)
在指挥大兵团作战方面,畑俊六确实不比寺内差。
淮南战场的僵持,直接导致了台儿庄败绩,这是毫无疑问的。畑俊六把案头一拍,还是兵力不足啊,光靠一个荻洲师团成不了事。
要搏就搏大的,要上就上四个师团,而四个师团怎么个用法,又是有讲究的。
前两个师团,都没有用于直推。
熊本第6师团从安徽芜湖出发,攻占巢县,这是从西。
第101师团从苏北东台发出,攻占盐城,这是从东。
它们是看不见的两只大钳子,一东一西,一左一右,已从外围形成了一个包抄合拢的格局。
比之于口袋阵,日本人的铁蟹阵胃口更大。
畑俊六的另外两只钳子很快也伸了出来,荻洲第13师团和金泽第9师团合力,一东一西,向淮河防线再次发起攻击。
于学忠北援台儿庄后,淮河守备部队已显薄弱,此消彼长,使得荻洲师团一日之内即得以强渡淮河,整个防线为之动荡不已。
李宗仁急忙起用已稍稍喘匀了气的张自忠。
张自忠挥师猛进,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悬念,就再次复制淮北之役的结果,又把荻洲师团给赶到了淮河南岸。
金泽师团的首犯城池为蒙城。
进攻蒙城,是要从此出发,作一个大迂回,以切断徐州以西的陇海铁路。
这一招可谓剑走偏峰,因为守军此前皆集中于淮河正面防线,蒙城实际上无兵屯守。
廖磊只能拨出一个团到蒙城紧急驻防。
蒙城县城狭小,四围皆为土墙,是一个易攻难守的地方,而桂军又缺乏火炮,所以这一仗打得异常吃力。
团长凌云上参加过淞沪会战,是老兵中的老兵,可是他在亲身经历蒙城血战后,也感叹其剧烈残酷,为生平所未见。
日军大炮齐轰,弹如雨点,硝烟弥漫处,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守军即使不受伤,也被炮声震荡得几乎失去知觉。
凌团长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重机枪班的官兵被炮弹全部炸死,当无人充任机枪手时,他亲自端起机枪,向从缺口处涌入的日军猛射。
一天一夜之后,凌云上手下由团至排的军官全部战死,他自己仅掌握着一个三十人的特务排。
守城已经完全不可能,只有冲出去。
此时,包围圈还在一点点缩小,凌云上被围困在一处仅百余平方米的地方。
他必须迅速做出判断,为他自己,为余下的这些人。
关键是选准突围的方向,方向一旦选错,则必死无疑。
蒙城已被四面围困。
南面,城门内外都被日军占领,通不过。
西面,情况差不多。
北面,那里有一条河,河水很深,几乎也是死路。
只有东端街口尚有空隙。
但是在街口外四五百米的地方,有一个小村庄,里面有日军机枪阵地,而这个阵地,正好对着街口。
弄得不好,大家全都会成为枪下之鬼,然而这又是唯一的求生之路。
凌云上当机立断,把周围剩余士兵全部集结起来,除了特务排那三十个手枪兵外,另有四十个步枪兵。
突围令下,全体散开,手枪兵为第一线,步枪兵为第二线,时而匍匐,时而跃进,一点点从街口接近村庄。
毕竟不是黑夜,再隐蔽,还是被日军发现了。
(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