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经过前两日的厮杀之后,他们已经掌握了对手的作战规律:大动干戈不是发现了你,而是一种火力侦察。

没人还击,还不放心,在进至五百米时,日军又神经兮兮地发起了冲锋。

前面连个鬼都没有,冲什么冲,其实还是在侦察。鬼子打仗,真是奸到了骨子里。

两个虚招之后都没事,日军大队长才挥师前进。

50米!

红色报警器咕咕乱响,滇军伏兵四起,步枪、手榴弹、轻机枪一齐发作。

日军猝不及防,被打得一跳而起,往脚下一看,咦,不是有防战车壕吗,快钻进去躲躲。

3米深的壕沟,子丨弹丨只能从头顶呼啸飞过,岂奈我何。

滇军为了防坦克,费尽多少辛苦才将这些壕沟挖了出来,如今却反过来被日军做了掩体,彼此这么一抵销,好象我们也没占什么便宜。

可是未必。

日军很快就发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他们落进了滇军事先准备的又一个陷井。

在麦田的东西两端,滇军还另外挖了四条隐蔽战壕,每个战壕里一挺重机枪,而重机枪的枪口正好对准麦田前的防战车壕。

惨了,真惨了。

日军拼命往战车壕里挤,没想到防战车壕里却是个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的商品只有一样——去阎王殿的通行证。

人多坑窄,重机枪一梭子丨弹丨打过去,会象烤羊肉串一样,一下串起两三个鬼子兵。

由于隐蔽壕的设计和伪装做得十分巧妙,即使遭到重机枪猛击之后,日军都不清楚这四条隐蔽壕究竟是如何分布的,位置在哪里。有个鬼子机枪手甚至傻乎乎地将轻机枪架在了隐蔽壕前,结果被滇军发现后,连枪带人拖进壕内给整死了。

防战车壕里尸体成堆,着急慌忙之时,日军只好以尸体为防护墙进行抵抗。

这个时候,滇军表现得十分镇定机智。你抵抗,我也不硬冲,就用火力这么耗你。

滇军全部从麦田移入隐蔽壕,使得日军的飞机、高空侦察气球、高倍望远镜统统失效,就算眼珠子瞪出来,也难以把滇军从地面上分辨出来,他们的大炮自然难逞其技,坦克更是只有在伏击圈外干着急。

从拂晓耗到上午10点,陷在防战车壕内的日军已经被耗到有进气没出气了。

时机已到,滇军把剩余的手榴弹汇集到一起,官兵匍匐前进,接近防战车壕时,不管三七二十一,每隔三步扔进一颗手榴弹,童叟无欺,人人有份,就算藏旮旯里,也能让你分到一杯羹。

东庄之战,是卢汉率领滇军过运河后,在台儿庄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是役,长濑旅团被削掉近400人,连大队长都挂了,滇军光轻重机枪就缴到30余挺,而自身仅伤亡不到20人。

这一下长濑真被打疼了,不用卢汉提示,他就率兵尾追,跟着滇军到了禹王山下。

现在要论袋底,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台儿庄,一个禹王山,而后者又是双方争夺的重中之重。

滇军到台儿庄之后三天,也血战了三天,刚刚走上台,造型未摆,口未开腔,战事激烈程度就已难以复加,到禹王山之战开始时,一下子就攀上了徐州会战的最高峰。

(1219)

卢汉对禹王山防御作了精心布置,除继续在山上山下设置虽无秘密可言,但仍有一定效用的“奇门八卦”外,还把老蒋配给他的特种部队整体拉了上来。

一共三支特种部队,他以重炮营压制日军炮兵,以野炮营封锁禹王山通道,以战防炮直接击毁日军坦克。

这也算是个威力不小的重火力网了,但从这张火力网中穿过的日军依然不少,所以禹王山也并不比十几天前的台儿庄易守。

卢汉用于守禹王山的,是实力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张冲师。

张冲是彝族人,自小就习惯在山寨内外打打杀杀,实为滇军中的彪悍之将。

日人称滇军为“蛮子兵”,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支部队里面有许多来自云南“蛮部”的少数民族官兵。

清代文人戴名世在论及西南彝苗时,认为他们往往“居险地”、“性嗜杀”——客观地说,不“嗜杀”也不行,概因当时的彝苗之人“盛则虐边民,而弱则边民亦虐之”。

是欺负别人,还是被别人所欺,全凭自家本事,所以老老少少,全民皆兵,都会两下子。

另外,张冲还有一个素不隐讳的身份,他是绿林出身,以前是干土匪的,刀口舔血,打仗向来都不怕死。

张冲到禹王山后,即将师指挥所设在山腰的一条小夹沟里,此处离前沿阵地仅一箭之隔,同时他还规定,团营指挥所离一线也不得少于二十米。

禹王山是一座才300米高的小石山,这样的地形实在谈不上有多险要。张冲便向卢汉先后要来2万条麻袋,装满沙子,把前沿阵地堆得严严实实。

正如张冲所言,移师禹王山,是鬼子吃亏,滇军占便宜,因为后者在山里作战的本事,远非平原上的人们所能及。

看看百年前的戴名世先生是怎么描述的。

不分男女,行步山岭皆“娇健如飞,奔马不能及,棘刺毒螯不能伤”!

这算是一般的,“红苗”还擅长于攀登悬崖峭壁。

“但敛手足,缩身如猬”,手和脚收回来,缩得像个剌猬,然后一跃而出,只是吸气换气的工夫,转眼之间,已像猴子一样到达了他想去的地方。

张冲与其部下,很多人皆为彝苗后裔,在山上比日本人更有发言权。

有先天优势,尚需后天努力,不然还是拿不回漂亮的成绩单。

张冲说,下面怎么打,按我们彝族老祖宗的规矩办。

凡受伤官兵,前面中了刀箭,奖励,说明你是朝前冲锋才受伤的,后面中了刀箭,就要拿刀砍你的背,因为你是当孬种做逃兵,否则怎么会让人打中脊背?

从普通士兵到师旅将官,一律照此办理。

张冲的勇猛不是莽撞,他懂得用兵之法,并且在实战中琢磨出日军打仗的规律:这帮小子喜欢先用飞机大炮坦克拱上一通后,再上步兵。

于是每次交锋,他都沉住气,不让提前开火,直到对方接近前沿,才一声令下,先以迫击炮和轻重机枪齐射,然后步兵再冲出战壕,进行白刃肉搏。

长濑旅团当然也不是吃素的,在禹王山甚至动用了所谓“红墙战术”。

先用五门大炮试射,炮弹落地时,就看见山上燃起五点白烟,然后随着其它炮跟射,逐渐向前后左右延伸,最后小小禹王山就是一片销烟,完全看不见山的影子了。

白崇禧在后方指挥所观察后,说这是在打“洋仗”,货真价实的炮战,就怕滇军吃不消。

吃不消时,就是禹王山顶失守之时。

(1220)

作为制高点,从禹王山顶可以俯瞰包括台儿庄在内的整个战场全貌,守军往后方运个伤员,往前线送些弹药,来来往往,在顶上能做到一览无余。

日军若在此建立炮兵阵地,无疑可以将我们前线与后方的动脉血管一切而断。

李宗仁打电话给卢汉:无论付出多大代价,禹王山山顶必须即刻收复。

接到卢汉的命令,张冲决定亲自上阵。

不是还有旅长吗,那位旅长已经负伤送到后方去了——当然是前胸受的伤。

这个时候日军大部队已控制了山顶,滇军仰面攻击十分不利,但老天照应,日军指挥官脑子一热,让炮兵发射了烟幕弹。

烟幕弹本来是要遮住对方视线的,可是这对滇军却并不一定奏效。

戴名世在他的《纪红苗事》中说,云贵这些地方,“天时与内地异”,气候特征跟我们中原内地相比,是不一样的,尤其在彝苗杂居之地,常常“瘴雾弥漫,咫尺莫辨”。

滇军中有很多是少数民族士兵,在家里时就等于天天在烟幕弹中来去,还怕你这个。

烟幕弹奈何不了滇军,天气不高兴了,它总得找个人捉弄一下啊,于是风向忽然一变,鬼使神差地,竟然把烟幕吹向了日军阵地。

云南人既不惧“瘴雾”,也不怕烟幕弹,日本人则是两者都怕,烟幕笼罩之中,顿时脑袋都晕了。

张冲抓住这一可遇不可求的良机,吹起冲锋号,用较小的代价,就一举将日军从山顶赶了下去。

拿下山顶,张冲擦擦汗,如释重负。

卢汉收到捷报后,举起望远镜一看,脸上却由晴转阴。

什么收复,你眼睛是不是瞎了,自己看。

张冲被骂得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依言望去,山顶某处真的飘着一杆膏药旗!

原来日军大部队虽被击退,却还有残余分队未及遁逃,于是留在了山顶。

张冲气得脸色铁青。

倭寇猖狂,可有虎贲之士,能为我搴旗斩将否?建此奇功者,赏银五百,官升三级。

敢死队向发现日军分队的地点包抄过去。

首功之臣是一个警卫员,他在迫击炮掩护下,用一通手榴弹猛砸,把那杆膏药旗连同周围的鬼子兵全给炸死了。

张冲当即将他提升为连长。

几天之后,卢汉向龙云报告:滇军伤亡很大,已过万数,所幸阵地未退一步。

滇军损失惨重,龙云也心疼,但他知道这时候无论如何不能做软蛋,遂要卢汉“硬起心肠”,千万不要因为伤亡过多而“动摇意志”。

滇军死伤枕籍,长濑旅团也精气耗尽,可用之兵越来越少。

成规模的集团冲锋已不可能,长濑改变战术,竟然学着老西北军,搞起偷袭来了。

这套东西,滇军本身并不擅长,所以一开始还常常着对方的道,连团营指挥所都被日军分队摸了进去。

摸进去的鬼子数量不多,而且其后续部队被滇军发现后截断了,可是你要想把这群“瓮中之鳖”完全解决掉却也十分之难。

原因是日军分队配备了机枪和6门炮,人少其实精悍,加上已为困兽,自然有拼到底的疯狂,如果用步兵猛冲,伤亡将难以估量。

张冲决定用“神炮手”点它。

(1221)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3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53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