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濑谷启没有坂本顺那么幸运,因为他撤得晚,时间仓促,相当数量的部队都没有来得及跳出包围圈。

其中最晦气的就数台儿庄内的部队。

他们被池峰城围住无法脱身,又不肯投降,被逼无奈,只得放火集体自焚。

到4月7日凌晨,庄内日军已被池峰城全部肃清。在台儿庄外围,汤军团使出全力,追歼尚在圈内的日军余部。

矶谷师团这样以第一流主力自居的部队,曾是何等凶残,然到如此境地,也已一崩如斯。

闪电轰鸣,一股股处于绝望中的日本兵在大地的颤抖中战栗不已。

这是复仇的时刻。

为那些善良却在流血的生命,为哭泣的孤儿,为心碎的母亲,为上海,为南京……

汤恩伯一举奠定胜局,但主力部队也付出了很大牺牲,在南口之战中曾以神勇著称的团长罗芳珪就死于追击战中。

台儿庄战役至此获得完胜,被公认为是抗战初期最大的胜利,不包括临沂战场,日军仅在台儿庄就死伤了7千多人,而西方观察家则认为其实际伤亡数应在1万6千上下。

得知台儿庄战役获得胜利,在湖南的机械化200师师长杜聿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赶紧让李宗仁给他付利息。

仗还要继续打下去,战防炮部队暂时没法撤回来,所以本还得留着,但是利息总要算的。

这个利息自然是指战场上留下的坦克大炮。

前前后后,战防炮轰,敢死队炸,一共炸毁击伤坦克装甲车计30多辆。李宗仁一通搜罗,把那些已形同废铁的剔在一边,专捡模样稍微周正一些的,如此挑出中小坦克8辆,用火车拉回了湖南湘潭200师大本营。

杜聿明和他的老上司——机械化兵监徐庭瑶兴致勃勃地跑出来看,发现除了坦克外,李宗仁还额外捎来了2门重炮和4辆履带式牵引车。

这老李向来是乞丐帮帮主的干活,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坦克当然是他不会用,重炮战车用得上啊,如何肯随手送人?

再仔细一看,明白了,敢情,原来炮车只剩下了空架子,重要部件都被濑谷启旅团给拆走了。

完好的坦克、重炮和牵引车,都是因为在旷日持久的血战后,弹尽油缺,除了丢弃,别无它法。

其实,打死多少鬼子和缴获多少坦克大炮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在精神的天平上,中日一胜一败。

在此之前,日军在侵华战争中从无败退一说,而在台儿庄战场,从张自忠的临沂大捷,到最后的铁臂大合围,矶谷和板垣这两个在日本军界号称最牛的牛人,都先后尝到了败退的滋味。

我们可能在书上多次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句话最早就起源于台儿庄战役,在日本战史中,曾明确承认,自此之后,“大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日本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如果一昧“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也会尝到失败之苦果。

(1208)

在徐州的将帅们个个欣喜不已。

李宗仁到台儿庄后,还没忘记在火车站站牌旁边摆一个潇洒哥的造型,然后让记者帮他拍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

在老一代战将中,老李确实好好地给自己挣了把脸,证明了“廉颇虽老,更复能战”。

老蒋接到战报,上面写着歼敌一万,他大笔一挥,变成了“歼敌3万余众”。

终于打赢一仗了,能吹就吹点吧。

在1938年的春天,台儿庄这个小小的弹丸之地,暖了无数人的心。

战后的某天晚上,蒋介石带着几个随从副官,在孙连仲的陪同下,微服潜行,来到位于台儿庄的池峰城指挥所,对前线将士进行慰问。

唐人诗云,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这个夜晚,尽管战争的销烟仍在四处弥漫,但大家的精神头都格外的好。

西南后方为此还出现了一个看似奇怪的“倒流”现象。

南京沦陷后,后方机关陆续迁移至重庆,无论是人员还是物资,都是沿江逆流而上,下行船只,只是为沿岸要隘载运一些粮草或燃料,有时甚至是空船。

等到台儿庄胜利的消息传来,加上“2.18”空战,日机被击退,舆论开始认为武汉是可以守住的,我们没准还能“速胜”哩,于是许多在重庆无法安顿生活的人们又纷纷乘船返回武汉。

有人心情好,有人心情自然就糟。比如参加台儿庄之役的那些日军将帅,从矶谷廉介、板垣征四郎,到西尾寿造、寺内寿一,其心情之不爽不言而喻。

被撩拨得满脸通红的西尾恨不得立即把第2军再次集中起来,重新攻往台儿庄,以便在寺内那里挽回些脸面。不过这时寺内却接到日本统帅部的命令:不要光盯着一个台儿庄,重要的是徐州。

台儿庄这一跤,把日本统帅部给彻底跌醒了。

淮南、鲁南都只上了一个师团,一方面是“骄”,另一方面也是“乏”,在军事准备上明显不足。

经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后,没想到中国军队仍拥有这么强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汤军团的出现,无疑意味着中央军主力尚存,而这是最让人头疼的。

没有汤军团,就不可能有台儿庄大捷,这一点,日本人比我们还拎得清。

4月7日,汤恩伯正在台儿庄外围狂扫矶谷师团。这本来是一个坏消息,可是到陆相杉山元嘴里却变成了一个好消息。

天皇裕仁面前,你要再强调主力师团被围歼了多少多少人,那不是纯粹找抽吗,“傻瓜元”在这一点上可一点都不傻。

他着意突出了台儿庄大战的“积极意义”——

发现了,我们终于发现尚存的“中国军”主力都集中在哪里了,都聚在徐州呢。

这次只要“一举彻底歼灭该敌”,就能够在迫蒋投降上“迈出决定性的一步”,而我军“在台儿庄的不良影响”亦可自行消除。

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裕仁听到的几乎全是“前方凯旋”的好消息,何尝见过一个败字。在杉山元的“提示”下,他果然又心情愉悦起来。

(1209)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2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52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