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铭章被临危授以大任,自知关系重大,来到前线后,即在滕县以北布置了两道防御线。
川军的整体实力就在那里,濑谷启本来认为攻打滕县应该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但是没有想到迟迟都未能从正面的第一道防御线实现突破。
等不及了,濑谷启抽出一个联队,撇开正面,绕道直冲滕县。
在进攻战方面,这些日本陆军将领几乎个个都是一流高手,只要你出现一个空隙,他必定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一钻而进。
此前,由于第一道防御线压力太大,王铭章已将防守滕县的一个旅调了上去。该旅一走,留在城里的尽为师部旅部等非作战单位,连队倒有十余个,却是警卫连、通信连、卫生队……。
这些兄弟平时手里最多拿把手枪,在门口站站岗,城头上放个哨还能凑合,若面对面鏖战实在强人所难。
王铭章玩不得空城计,他赶快发出十万火急的求援电报。
先给前线。
所谓前线,也就是第一道防御线上的川军主力,可是由于矶谷仍未放松正面攻击,这些部队大多跟日军沾在一起,脱不了身,即使能勉强抽出点兵力,也在半途被日军挡住过不来。
最后一份给后方。
后方坐镇川军司令部的孙震在接到求援电时,手上仅有一个4连编制的特务营,于是紧急抽出3个步兵连援救滕县。
孙震所在的临城离滕县有不远路程,即使乘火车也是缓不救急,远水解不了近渴。
为防万一,王铭章索性将城北第二道防御线上的两个营也全部调入城内驻防。
检点滕县守军,加上城内原有的保安团,总计有三千武装,主守两个区域:东关和城墙正面。
让人高兴的是,从川军司令部运来的一火车粮食弹药正好到达,其中手榴弹最多,可以保证每人屁股底下都有一箱五十颗装的手榴弹——五战区的军械库里多的就是此类东东。
这是3月15日的夜,在鲁南的临沂东战场,张自忠仍在刘家湖与板垣师团往来冲杀,竭力扭转战局。
夜色迷茫中的滕县西战场,川军也在加紧构筑城防工事。此时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即将创造的,将是“川军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3月16日,黎明。
有目击者记录,“炮弹、丨炸丨弹忽如狂风骤雨般从天而降”,老百姓纷纷出城西逃。
半个小时之内,除了守军之外,滕县已成空城。
王铭章本在城西,听到如此大的动静,知道日军已开始攻城,便立即进城,召集众将官计议。
他问城防司令:守城有没有把握?
后者迟疑了一下:守多久?
川军的战斗力有多强,大家心知肚明,所以能守多久,才是问题的关键。
王铭章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两三天怎么样?
城防司令苦笑了。
城内加保安团在内才三千人,城外却有日军整整一个联队,而且特种配备那么好,又是坦克又是大炮的,这种情况下,你认为守两三天现实吗?
王铭章只好再退一步:一天多点呢?
城防司令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其他师旅长亦持同一观点。
王铭章由此对守城产生了犹豫。
临城的那支援军最迟也要晚上才能赶到,如果一天以上都守不了,援军来了也无多大意义,还不如到“城外机动作战”。
王铭章随即向孙震请示。
孙震这时却接到了五战区发来的电报,要求川军死守滕县,以待后援。
(1174)
在得到滕县危急的报告后,老蒋亲自调度,已抽一战区的汤恩伯与孙连仲星夜增援。
汤孙原来都属二战区,但是太原会战后都撤到了黄河以南,程潜伸手一搂,就把两位善战之将搂到了自己怀里。
在南口战役和娘子关战役中,无论汤恩伯还是孙连仲都受到很大损失,归入一战区后,便在河南进行补充训练,然而时间不能等人,不能说等你们都养到膘肥体壮了再出来打仗。
南口一役,汤恩伯的第13军几乎灰飞烟灭,进入河南后虽以剩余老兵为基干,扩编成了王仲廉第85军,但其实际作战能力已大为下降。
过往的战绩表明,汤恩伯的指挥水平没有问题,即使在中央军嫡系将领中也属凤毛麟角,但如果他手中没有足够的兵,也难以干成什么大事。
昔日刘邦曾问韩信:“如我能将几何”,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毫不客气地回了他一句:“陛下不过能将十万”,十万人马就能把你撑到饱了。
那韩将军你呢?
臣多多而益善,兵越多越好!
老蒋照此办理,拿起汽筒,呼哧呼哧地给汤恩伯打了一通气,然后汤恩伯的部队就变成了数万之众的汤军团。
先后有几拨人马汇入汤军团,其中最强的是原由刘峙统辖的关麟征第52军,此外还有原属程潜指挥的张轸第110师,参加过淞沪会战的周碞第75军。
老蒋打破常规,跨战区调兵,使李宗仁在鲁南战场拥有了更多棋子,但在汤孙准备就绪前,川军一定要先在滕县拖住对手才行。
死守滕县,川军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孙震心里当然不会不清楚,但从山西到山东的这段经历,加上老蒋刀斩韩复榘的例子都告诉他,哪怕把部队打到烂,五战区的命令也必须执行到底。
孙震告诉王铭章,你坚守滕县的意义,不只是等我派给你的那一点点援兵,最重要的是为后续大部队集结争取时间。
明乎此,王铭章再不迟疑。
晓谕三军:死守滕县,城存与存,城亡与亡,违者就地正法。
所有后勤人员全部奉令改为战斗兵,与城内的丨警丨察团丁一起,增补各防守部队,甚至给王铭章写文章的一位文书也不例外,被派到东关防守去了。
王铭章带着高级官佐到东关阵地巡视,由于他们都穿着普通士兵服装,沿途竟然无人认出,只有这位文书看到老长官来了,赶紧举手敬礼。
王铭章身后的一位团长也认识这位文书,就开玩笑说,你敬礼倒是很内行,可你会打枪吗?
参谋长在一边凑趣:你千万别小看人,没准他放得比你还准哩。
濑谷启从东绕越而来,自然也先下手东关。
他的打法是,先用炮轰开缺口,一旦出现缺口,则用梯形排队进行波浪式攻击,每排相距百米。
临城运来的手榴弹,成了东关守军的杀手锏,指挥官一声令下,两三百颗手榴弹一齐扔,立即封堵住了缺口。
那位临时参战的文书也跟着又是开枪,又是扔手榴弹,很是过了把瘾。
入夜,滕县奇迹般地纹丝不动。
王铭章闻知前线战况,大为开心,情绪也转为乐观。
(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