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这一年,他已靠近60岁,大概整个老西北军出身的将领,尚在军中的按个数,没比他年纪更大的了。

这么一大把年纪还能在军队里面任职,不退不休,庞瘸子能混也是真的,所以人送外号“军中不倒翁”,而且他的军职也颇能给人以假象:他是军团长,比军长还大哩。

不过能升到这个职务,绝不是庞炳勋的军功有多高,纯粹还是年纪太大的缘故,没人好意思再指挥他,就索性让他独门独户,指挥一个“军团”。

所谓的庞军团,更是搞笑,并不是什么新成立的军团,只不过还是长城抗战时的那5个步兵团凑一块罢了。

以前的李宗仁“常在江南,少来华北”,对老西北军的这些人不熟,到五战区走马上任,才与庞炳勋首次谋面。

这一见面,差点把李宗仁也闹了个大红脸。

在庞炳勋面前,他只能称为小李,人家才是老庞哩。旧军队讲究礼数,年纪小的指挥年纪大的,总让人觉得尴尬。

小李只好先跟老庞打声招呼:论年纪和资历,你是大哥,我是小弟,你大我小,本不该我来指挥你,但为了抗战,只好将就一下了。

客气完了,得来实质的。

李宗仁问庞炳勋,有没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解决的。

老话说得好,冷庙烧香,五战区一共就这么几个战将,要想别人常来庙里给你烧香,当然要先显示“菩萨的灵验”,帮人家实现几个愿望。

庞炳勋的第一个愿望,是希望不要裁他的兵。

按照编制序列,庞炳勋有一个特务团超编了,统帅部要求其“归并”。所谓归并,就是并到另外四个团里面去,而给的粮饷也是照四个团发的。

问题在于,庞炳勋的每个团人数都是足额的,僧多粥少,平均下来大家就都吃不饱了。

如果庞炳勋不肯“归并”,那就只能遣散特务团,否则将面临全部停发粮饷的处分。

李宗仁听罢,说这样裁兵确实不公,一定替你“力争此事”。

还有吗?

庞炳勋的第二个愿望,是补充枪支弹药。

李宗仁也点了头。

第一个愿望很快就帮庞炳勋实现了。其实说难不难,也就是李宗仁向上面打声招呼的事。

不过保留一个团的编制,连战区司令长官都亲自开了口,谁会驳这个面子呢。

实现第二个愿望也蛮简单。五战区集结的部队本就有限,人头少,分果果就容易,更何况庞炳勋家徒四壁,从没奢望过补给坦克大炮,能给些打得响的机步枪和子丨弹丨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庞炳勋见“李菩萨”如此灵验,一时间感激涕零。

山不在高,能让人猫着就行,看来这回在五战区的确是投对了庙,烧对了香。

庞炳勋向李宗仁誓言,五战区若有差遣,自己绝不保存实力,一定同鬼子拼到底。

很快就轮到还愿的时候了,李宗仁把庞炳勋调至临沂,后者欣然领命,并由此创造出光照其一生的经典。

我们也许要问,一个年逾花甲的老爷爷带着5个团的小朋友,敢与号称“大日本皇军中最优秀的板垣师团”叫阵,凭什么?

(1154)

其实这个问题又与另外一个问题有关。

那就是,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国内军界,庞炳勋是如何混成“不倒翁”的。要知道,在老西北军的支脉里面,无论是枪杆子还是地盘,庞炳勋都小到几乎可忽略不计,别说和宋哲元、韩复榘比,连石友三都不如。

这样的小鱼小虾,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块头给吃掉,这样的事过去曾不胜枚举。那么,老庞长寿的秘诀到底在哪里呢。

除了他对上处事圆滑,从不得罪人以外,对下知疼知热,能得众心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方面。

战场之上,欺软怕硬几乎是一个通行的规则。从老西北军时代开始,仗打了一场又一场,庞炳勋几乎场场成为对方痛击的首要目标,也因此经常被冲得稀里哗啦。

可说来也怪,被“冲”了这么多次后,庞炳勋所部点来点去,还是那么多人。

大家渐渐发现,庞炳勋的兵跟他老人家放出的鸽子一样,会自己飞回来。

在被冲散或吃败仗时,这些人或被俘虏,或被收编,但只要得到机会,一准会“潜返归队”,有时还能给这个穷得要命的破家带回一两杆枪呢。

如此恋旧,就缘于老庞对自己的子弟兵确实是好,真的跟老爷爷待儿孙一个样。

当兵的也有心肝,你对他们好,他们是记在心里的,所以即使瘸子落难时,也没人嫌贫爱富,另觅高枝。

粗看庞军团,确实寒碜,但如果了解这些秘密,你就会知道,这其实是一支很有凝聚力的团队。

打仗的时候,凝聚力就等于战斗力。

可惜这个世上,人们往往更注重衣着外表,长城抗战时,尽管庞炳勋和他的庞军团报名踊跃,可谁也不认为他们能打仗,结果被放到一个不知名的角落,从头到尾也没派上什么大用场。

李宗仁要用庞炳勋,并不完全是慧眼识珠,更多的原因是他没有第二个选择。要是你此时把薛岳、胡宗南、王耀武这些人交老李指挥,他疯了,非要用“庞老爷爷”不行。

庞炳勋在临沂安营扎寨,这时他接到李宗仁命令,要求首先派兵援救莒县。

老庞得到的情报是,来犯莒县之敌并非板垣师团,而是一股伪军。

想想伪军作战力有限,加上在临沂打造深沟高垒要紧,因此庞炳勋只抽出了2个团,由旅长朱家麟率领,驰援莒县。

他没有想到,来者并非什么伪军,而是货真价实的板垣师团,不过是先头部队——片野第21联队。

在朱家麟赴援之前,防守莒县的是一支游击队,指挥官是著名的“刘司令”刘震东。

刘震东是山东本地人,出身木匠,据说会一手雕工绝活,尤其擅长桃核微雕,也就是在小桃核上刻各种各样的人物肖像。

当年很多山东人都会去东北谋生,俗称“闯关东”,刘震东就在闯关东的过程中,因为一手雕刻手艺,而被奉军留在军中做了文书,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竟逐步做到东北军的少将旅长。

“九一八”之后,刘震东的角色发生变换,正规军的行列里已经渐渐看不到他了,东北义勇军、抗日同盟军的将帅名录上,则屡有其大名,基本上是哪里能抗日,他就奔哪去,正规军干不了,哪怕凑一群人,拉开架势也得干。

(1155)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50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50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