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刘士毅有智,第31军有勇,最好还能来点气。

气很快就来了,却是对手给间接带来的。

淞沪战役后期,日军不断给自己的“鬼子”称号定名,所过之处,真个是鸡犬不留,寸草不生。

第31军官兵虽未亲见,却能从报纸和难民那里见到听到,一个个咬牙切齿,恨不能马上冲上去和对方进行搏杀。

此时有一个广西籍排长归队,这位仁兄原属第48军,在战场上被俘虏了,便谎称自己是炊事兵。正好日军缺挑担子的,便像南京保卫战后期对待粤军军长叶肇那样,让他充任伙夫。

下面的一个见闻,足以令每个人都目眦尽裂。

据这位排长亲眼所见,日军由于后勤不足,竟然会把沿途的老百姓杀掉作食物!

桂军顿时都知道了自己的对手是什么样的东西,那不是人,是变异了的兽。

荻洲师团吃不吃人不知道,但一定杀俘,这是日方纪录上都明确记载的。

和兽兵作战,惟有血拼到底。

众志成城之下,荻洲师团即算再想立头功都不可能,滁县最后拿下了,却是在南京失守一周之后。

刘士毅是在看到死守滁县已无太大意义,才率军撤退,主动让开的。

占领南京后,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一度计划再抽调2个师团,过江后沿津浦路向北继续进攻。

但是这一方案必须经过参谋本部批准。

在淞沪会战结束时,参谋本部曾对立即出兵南京有所保留,不是说不打,而是希望休整补充一下再打,偏偏松井干劲十足,主张不停歇地猛追。

最后南京打下来了,参谋本部击掌相庆,同时也为自己当初的“懦弱胆小”而感到脸红心跳。

看来,淞沪战场的艰难只是一个小意外而已,中国战场还是非常容易搞定的,所有谨慎和小心在这里全无必要。

等到松井把他的方案报上来,参谋本部的人一看全乐了,占领南京,胜利在望,这老头子怎的反而变得如此胆小,津浦路上聚集的不过是一些乌合之众,凑一块的杂牌军罢了,淞沪战场上那么多的中央军精锐都被我们打败了,还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吗。

杀鸡焉用斩牛刀,让荻洲师团单独前往,足矣。

古语说得好,骄兵必败,日人如此骄狂,等于提前为自己奠定了落败之基。

上头鼓劲,荻洲也不知深浅,摇晃着颗大脑袋从滁县出发了。

日军要过淮河,明光是必经之途。

一看地势,刘士毅就心中有数:此地宜守。

明光南部湖沼和丘陵交错,最适宜于进行山地战。

桂军向有“广西猴子”之称,就是说广西部队能吃苦,擅爬山,行动灵活,而山地战更是他们的最大特长。

到了这些地方,荻洲师团的坦克装甲车都抓了瞎,双方只能拼步兵。

刘士毅在明光以南据险防守,层层堵截,限制对方所长,发挥自己优势,使荻洲进退不得,陷入僵局。

荻洲师团虽是个新编师团,但此次出征,松井给他们配备了很强的特种部队,除坦克、轻装甲车外,另有榴弹炮1个联队,加农炮1个大队。

见屡攻不下,荻洲便拟集中重炮轰击。

(1148)

刘士毅在发现对方这一企图后,马上意识到要吃亏了。

这里不是淞沪战场,第31军的身前背后,左左右右,没有任何一支部队能予以接应,像这样挺着身子挨人炮弹,有多少也等于白给。

好汉不吃眼前亏,刘士毅选择了武术中最精妙的一招。

我闪。

这边荻洲师团已经把炮兵集中好,就准备天一亮,来一声“放”,然后万炮齐轰,眼看着对方丢盔卸甲,狠狈不堪。

天亮了,人却没了,阵地上空空荡荡,除了白费炮弹,日本人什么也没捞着。

可是荻洲仍然十分开心,因为对手“溃退”了嘛,自己可以大模大样地开进明光,并向淮河进发了。

刘士毅在闪的同时,已经暗地定下计策,跟李宗仁一汇报,后者连连称赞:果然妙计。

妙是妙了,但刘士毅既“闪”,淮河正面不能无人防守,用相声术语来说,刘士毅是逗哏的,不给他配一个捧哏的可不行。

可是让谁上呢。

现在五战区的所有部队,可谓没有最好,只有最差。

也不用多挑,反正就那么几位,李宗仁很快就看中了于学忠。

于学忠打仗,虽不能归入上乘,但毕竟是正规军,而且装备不错,所辖第51军是东北军中武器最精良的部队。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就让他上吧。

不过于学忠正防守青岛,没法脱身。

抽调于学忠,实际就是逼着你做出一个选择:守青岛,还是守淮河。

青岛守军,除须防备板垣师团的冲击外,还得提防日本海军陆战队的登陆,显然,光靠于学忠是守不住青岛的,而处于东西夹击之下的青岛,也只不过是一座四面楚歌的孤城,如何可守。

相对而言,守淮最有把握,因为旁边尚有刘士毅蹲在暗处,附近援军也正迅速赶来。

只能弃卒保车,弃青岛,保淮河。

于学忠飞赴淮河,将荻洲阻于对岸。

荻洲师团虽配备了专门的渡河和架桥部队,但要在枪林弹雨之中,搭一座可供万人包括那些坦克大炮通过的浮桥也并非易事,所以不得不放慢进攻速度。

整个津浦线战场,李宗仁就像是一人在同三人下棋,趁着矶谷、荻洲二位在棋盘前皱着眉头想招,他赶紧掉转屁股,料理第三位,也是最厉害的日方顶尖选手:板垣。

这时的板垣却连南下都顾不上,他正在跟海军大吵大闹。

日本海陆军内部大致有一个分界线,即北边归陆军,南边归海军,按照这一“惯例”,北方战场应该没海军什么事,但海军的军舰一天到晚在青岛海面上转悠,若不是突然爆发淞沪战役,他们早就想在青岛实现登陆了。

在淞沪战役上,海军先点火,但陆军却像当年的“一二八”会战那样,后来居上,风头完全压过了海军,这次进攻青岛,参谋本部就想到,与其让对方抢先,不如打声招呼,大家一齐上。

军令部开始没说什么,但在得到一个报告后,不干了。

报告是第4舰队送上来的,据他们说,于学忠的东北军已经调到南边去了,青岛几乎等同于一座空城。

一座空城,第4舰队一家就能搞定,为什么还要等他们陆军。

板垣师团?离青岛还远得很哩。

最后这句话倒不假,因为要给韩复榘时间考虑“独立”,矶谷过黄河就晚了,板垣则更晚。

(1149)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9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9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