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梅花岭记》到这一段是最气壮山河的——

围攻扬州的多铎对史可法很客气,称他是先生,劝他投降,但他“大骂而死”,死之前,留下遗言,“当葬梅花岭上”。

事后看来,这多铎充其量也就是个披发左衽的鸟人,他并没有厚葬史先生,梅花岭上只是其部将收集的史可法旧时衣冠而已。

要想你的敌人尊重你,唯一一个办法就是打疼他,多铎没到疼的地步,所以他不会打心眼里真正尊重你。

史可法千秋盛名,梅花岭上“梅花如雪,芳香不染”,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切并没有能够阻止扬州的浩劫。

据史籍记载,史可法就义前,曾对多铎说,自己即使碎尸万段,亦“甘之如饴”,惟一的请求是“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

然而明末笔记《扬州十日记》表明,清军对扬州的屠城曾是何等残酷,以至于两个多世纪后,它仍然能够吹响汉民族发动反清起义,并缔造民国的号角。

在前往扬州的路上,不知唐生智有没有想到过,其实他只欠一死。

假如没有那条船,假如他没能逃出生天,即使不像史可法那样当着日本人的面“大骂而死”,就像万千军民那样死在混战或混乱之中,亦能名垂青史矣。

人生无常,幸与不幸间,真不能以道理计。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办法。

我看到过的一部清代笔记对史可法殉难有完全不同的记述。

有一个读书人流放黑龙江宁古塔,在即将释放回到中原前,宁古塔将军曾告诉他一段轶闻:

以前破扬州时,我也在军中,曾亲眼目睹史可法一个人骑着小驴来到大营。我们多铎亲王劝他投降,并拿洪承畴作比方。但史可法只是一个劲地摇头,他说他本来是要自杀的,但就怕死得不明不白,来这里不为其它,只求一死。

多铎“百方劝谕”都没用,只好把他杀了。

对这段记述,我总觉疑惑,在那样的非常情境之下,史可法如何还能骑着小毛驴,优哉游哉地去见多铎?要知道,路上随便哪个清军小兵,都能一刀把他给解决了。

满人统治中原,很多过去的血迹都想抹去,以便把自己打扮成秋毫无犯的王者之师,这个宁古塔将军大概也是如此的出发点,不过他回忆史可法“只求一死”的表态,倒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唐生智在南京城该怎么做呢。

也许,他应该像川将饶国华那样,盘腿坐在卧毯上自尽而死。

城陷,将必同亡,这才是最佳的选择。

在逃亡路上,他可能这样想过,但当时并没有做到,因此他的道德品质及操守才饱受指责,也因此最终没能成为一个英雄。

归根结底,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英雄,也成不了英雄,尽管口号人人会喊。

在守城部队中,有两支新军成建制进行了突围。

一支是徐源泉第2军团,这是从张宗昌手里改编过来的“中央军杂牌”,全都是北方人,原先战斗力还比较强,但在淞沪会战打响后,老兵大部分都被抽走了,成了个空架子。

开赴南京作战前,第2军团里一大半是刚刚补充上来的新兵,直到上了船,换上军装,才开始学习怎么装填子丨弹丨,怎么瞄准,如何投手榴弹,至于打靶,那就别想了,总不能朝江里的鱼射击吧。

(1101)

刚开始作战时,新兵们有的把脑袋藏在下面,举着枪朝前乱射,有的扔手榴弹不知道拉线,还有的扔倒扔出去了,却扔得太近,没伤到敌人,反伤了自己。

好在当初抽调时留下了一些连排长,靠他们示范,终于把新兵们慢慢带了出来。

第2军团打的最漂亮一仗,是在树林里进行伏击,炸毁了多辆日军坦克,并导致余下的坦克在退却时,自相践踏,碾死碾伤了自家许多步兵。

按照唐生智的部署,第2军团本应向城外突围,但徐源泉并未遵令,而与其他不遵令的人不同的是,他有把握从江上撤走。

第2军团是坐着船从湖北来的,宋希濂要他把船交出来,徐源泉却来了个充耳不闻,结果撤退时,他们就坐着这些救命船离开了南京。

最值得提及,也最热血的却是粤军,在所有守军中,只有他们不折不扣地执行了唐生智的突围命令。

这个时候,什么都不需要,需要的就是信任、服从和胆色,哪怕有那么一点点怀疑和怯懦都不敢整军往城外冲。

江南大地上,开始响彻着陌生的广东方言。

第一句:几大就几大,唔好做衰仔!

它的意思大致是说,豁出去了,死就死,但绝不能做软蛋。

第二句:丢那妈,萝卜头!

前面不解释了,后面是指小鬼子,不知道是说小鬼子的脑袋像萝卡头,还是说萝卡头像小鬼子的脑袋。

带头喊这些口号的是粤军师长罗策群,他冲锋在前,率队几次向日军阵地猛扑,但直至战死也未能冲过封锁线。

少将师长都倒了下去,可知这条突围之路有多么艰险,粤军军长邓龙光(保定6期)捡点随身的直属队,仅剩百人不到。

此时已至深夜,日军阵地仍然张着血盆大口,狰狞地逼视着这群挣扎中的广东人。

随邓龙光冲杀的粤军参谋长曾有龙精虎猛之誉,杀到这里,也已精疲力竭,心胆俱寒,甚至连牙齿打战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百人不到,如何还能冲得过去,几乎所有的人都失去了信心,都主张再等一等,等后面的部队上来再突。

这个时候大家都看着军长。

邓龙光与薛岳同为保定6期生,当然也是懂点战略战术的。

前面这么猛力撞击,虽然还没撞开,但肯定有所松动,也许只差一步,门就开了。

不能等,万一后面部队没等来,日军大部队倒来了,岂不惨兮。

所以还得继续“几大”。

邓龙光调集火力最强的特务连向日军阵地发动急袭,但这只是一个虚招,其他人在特务连的掩护下,利用地形逐次跃进。

之前的正面猛冲,已使日军形成了一个印象,即下一轮进攻又必如此,所以邓龙光的声东击西之术终于收到奇效,大家冲过了封锁线!

冲过封锁线,特务连已去一半,举头前望,却仍是路程漫漫,黑夜茫茫。

如果再碰到日军,可以肯定是既打不了,也冲不过。

眼看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真的快到了绝望时刻。

然而邓龙光渐渐发现,一切并不如想像中那么糟。

(1102)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7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7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