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孙元良进城门,爬云梯,后面还有人跟着,而且一跟就跟进来三百人,全是熊本师团的部队。

罗卓英恰于此时赶到,急忙像光华门一样组织封堵,费尽气力,才干掉了这三百日军。

作为“土木系”的二当家,罗卓英仗不知道打过多少回,虽然暂时转危为安,但已感到情况不妙。

他对身边的参谋说,人生总有一死,死在南京,还可葬于钟山之下,值了。

罗卓英回去把情况一说,唐生智照实通过无线电台向老蒋进行了汇报。

此时距离南京保卫战打响,已有10天,超过了老蒋当初要求的一周之数,他在研判形势后,遂由驻扬州的顾祝同转告唐生智:可以从南京撤守。

唐生智作为三军统帅,自然应该先渡江到浦口去,这道理,跟美军在菲律宾被困时,罗斯福死活要把麦克阿瑟接出一样。更何况,从个人关系上来说,蒋也确实欠了唐一个不小的人情。

但当顾祝同要求唐生智马上就走时,后者还是马上予以了拒绝。

我不能只顾自己一个人的死活,即使要撤,也应该向各部长官交待清楚才能走。

这时候的唐生智恐怕还不完全相信南京守不住,三个月困难了一点,难道守三周都守不住?

现实给出了一个无情的答案。

12月12日,熊本师团再次越过中华门,这回的缺口就怎么也堵不上了。

随之,全城的防守都进入绝望时刻。

孙元良手下的旅长朱赤(黄埔3期)陷入包围,麾下只剩一个特务连,他命人把阵地上所有的手榴弹都放到一起,并用导火索串连,等日军冲到近前,拉响导火索,将这帮鬼子全炸上了天。当天,朱赤与特务连官兵全部战死,标志着孙元良师主力不复存在。

中华门被攻破后,曾在光华门反击战中建功的易安华(黄埔3期)三面受敌,这位颇有文才的武将奋战到最后关头,实践了自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誓言,战死之后尸骨无存。至此,王敬久师亦完全丧失了元气。

张灵甫此时也在南京城里,由于有伤在身,王耀武一直要求他尽快过江医治,但他始终置若罔闻,不肯轻离火线,乃至当军长俞济时见到他时,已经脸色苍白,全身绵软无力。

俞济时立即卸了他的团长职务,强令其随轮船过江。一个威猛如斯的都下去了,说明74军同样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南京城确实已到了无法再守的程度。

唐生智将师以上将领全部召至唐公馆开会,他最后问了一句:南京现已十分危急,各位尚有把握再守卫否?

无人作答,房间内空气冰冷到能使人的血液凝固。

唐生智再也不用问了,撤退显然已不可避免。

对于如何撤退,唐生智前天晚上已进行过仔细研究,对于各支部队什么时候撤、谁先撤谁后撤、从哪里撤,都有明确规定。

他把已油印好的撤退部署发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并且强调:战争不是在今天结束,而是在明天继续,我们以后还要再打下去。

唐生智规划的撤退路线,是除下关的宋希濂师以及少数部队外,大部分往南京城外冲,然后向浙皖转移。这是一个相对比较明智的决定,因为如果过长江北渡,一者日本海军已开始进入江面,二者也缺乏足够的船只,而当时城外虽布满日军,但是空隙仍然非常大,只要有勇气,是一定能冲得出去的。

唐生智究竟有没有对撤退作过明确部署,这点相当重要。

(1099)

南京沦陷并且发生屠杀惨剧后,撤退出来的人几乎都把怨气一股脑撒到了唐生智头上,认为他舍弃众人先行逃命,因此罪在不赦,应该上军事法庭。

但唐生智离去前确实作过部署,只是他没有想到,此时此刻,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认认真真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大家本能地认为,城外到处是鬼子,出城岂不是自投罗网,甚至有很多人在开完会后,连部队都不回,更不通知,就自顾自地一个人往江边跑了。

意外不止一个。

南京保卫战之前,为了防止各部队不遵军令,擅自渡江后撤,唐生智曾让宋希濂负责把全部船只都收集起来,但实际上真正有船的部队都不肯交上来,导致宋希濂手上掌握的船只并不多。

在南京大撤退前,只有伤兵才能坐船离去,张灵甫就是作为伤兵随船而走的,可以说,不多的船还是发挥了它们的作用。

到了撤退令下,却全乱了套。

大部分部队都不执行唐生智的出城突围命令,而是随着老百姓一齐往江边涌,宋希濂在下关挡都挡不住,就索性坐着船先走了。

混乱之中,唐生智自己都差点无船可渡。

还得亏长官部一个参谋长心眼活,几天前,他把从江阴要塞撤回的一条船要了过来,这才把长官部的三四百人装进了诺亚方舟。

这三四百人里面,就包括唐生智和罗卓英。唐生智还希望尽量多载些人走,因此在岸边又多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其他人纷纷催促,才不得不下令开船。

过江后,没想到北岸也出现了日军,只得继续亡命,前往扬州去投奔顾祝同。

此时唐生智身体非常虚弱,走路都需有人搀扶。随从副官在路边找到一辆板车,可是车上到处都是牛粪。

唐生智身为南京防守的最高长官,一级上将,虽落魄如斯,但起码的体面还是要的,哪里肯坐,只得继续由卫士们搀扶着走。

走了几里,实在走不动了,又问副官:有没有车可坐?

副官回答:有。

一喜:哪里?

副官说,呶,这辆板车我一直拉着呢,知道您迟早还是要坐。

唐生智悲从中来,不由长叹一声。

想我唐某带兵二十年,大小百余战,何曾有过今日之败?

板车很臭,但还是坐吧。

唐生智坐在车上,一路问左右,长官部的人员有没有全部过江,谁谁谁有没有跟上来。

见到老蒋时,他表示自己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并请求处分。虽然老蒋并没有处分他,但他仍然引咎辞职,避居乡里。

这之后,沉痛和内疚,几乎伴随了唐生智半辈子。他说他打了一生的仗,却从来没有打过这样糟的仗。他说他对不起国人,也对不起自己。

我到扬州,曾去过梅花岭。

梅花岭者,以史可法衣冠冢而得名。那里现在已经围成了一座小院,本来想进去,但天色已晚,只得作罢。

按照全祖望在《梅花岭记》中的记述,扬州城破之际,史可法本想自杀,但刀被诸将夺下,并为之“所拥而行”。也就是说,如果当时能够突围,史可法也是不会死的。

无奈扬州已经被四面围困,退到城门口的时候,“大兵如林而至”,清军杀进来了,其他人大多战死,惟史可法被捕。

(1100)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7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7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