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玩的就是心跳。意大利飞机转身慢,爬高慢,什么都慢,乐以琴驾着这架破机,犹如戴着枷锁舞蹈,然而这位天才飞行员仍能跳出极为漂亮优雅的舞姿,十几架飞机围他一个,愣是被他甩在了身后。

等他跳出包围圈,两架左右夹击的日机扑了个空,结果自个儿迎头相撞,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十几架不行,那就几十。

这些飞机就算都停在半空中不动,集体射击,也会有流弹打到你身上。

乐以琴左躲右闪,使出浑身解数,仍不免中弹。

飞机无救,只能跳伞。

但这时由于处于围城之中,地面子丨弹丨不断向空中射来,乐以琴不想成为鬼子的活靶子,跳出机舱时没有打开降落伞,等到开伞时,身体却已经着地。

“钢盔”永远留在了江南大地,来自四川的空军英雄转眼化为江南的守护神。

至此,中国空军“四大天王”没了三席,站在前沿的第一批优秀飞行员伤亡殆尽。

12月4日,南京郊外开始传来隆隆炮声。

中苏空军已经放弃南京机场,南京上空满天飞着的都是日机,而老蒋也被迫搬离南京陵园官邸。

离开之前,他再次用一天的时间,检查了紫金山中山陵各处的防御阵地。

在“励志演讲”中,唐生智告诉大家,老蒋要他在南京守三个月,其实是自行拔高了。

老蒋不是不懂军事的人,从没奢望过南京能守这么长时间。他对唐生智说的是,如果能支持两周是最好的。

可是当这位“委员长”一次次视察阵地,环视眼前起伏山峦时,又不住喟叹,说首都锦带江山,实天然要塞,守一两个月应该可以吧。

如果说有奇迹,这时候的老蒋应该是真心期盼奇迹能够发生的。一两个月,别说中国军队可以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日军也不可能再坚持得下去,南京或许可保无虞。

此时,朝中文武百官都已陆续撤离南京,但他还迟迟不愿离去。

到12月6日,想不走也不行了,因为日军已逼近南京外围的第一道防御线。

在确定必须离开后,老蒋一大早就驱车晋谒中山陵,向这里作最后一次告别。

正值秋冬之交,梧桐落叶铺满过道,一座紫金山显得那么凄清,面对此情此景,老蒋已无法完全掩饰自己的心情,开始“神情怅惘,满面郁悒”。

这里是国民党的圣地,也称得上是蒋介石个人的福地。

他曾经在这里发起二次北伐,曾经在这里完成“奉安大典”,也曾经在这里削平一座又一座山头,从而登上事业和权力的顶峰。

可是如今却只能挥手自兹去——哪怕是暂时的。

一边“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另一边却“最是怆惶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岁月披离,人与人之间可以作为不同,可以性格迥异,然而到了那一刻,境遇和心情却多有相似之处。

他还不知道,这次告别不是绝别,真正的绝别,是在十多年之后。

命运,你为什么竟会如此强悍,以致于很少有人能完全看清楚你的面目,哪怕是一个个弄潮的强人。

(1091)

12月7日凌晨,老蒋离开南京。

临走时,他颇为动情地对唐生智说,你肯留下守城,是“患难见交情”,但是要保重身体。

唐生智则答复,自己要“临危不乱,临难不苟”,没有命令,决不撤退。

他并没有口是心非,确实是这么做的,当然后来没有做得如人们想像得那么好。

桂系的李品仙、廖磊原先都属于湘军系统,是唐生智的老部下,他们曾经发来电报,说随时可以接唐生智到江北,但均被后者一口拒绝。

在老蒋离开南京的时候,南京外围防御线上早已是剌刀见红,防守主力为俞济时的74军,而俞济时能拿出来抵挡的,也只有一个王耀武。

南京外围虽然也有预设国防工事,但质量和合用程度又远不及吴福、锡澄两线,尤其是机关枪掩体的枪眼做得太大,日军平射炮瞄准时,都不用从上面射,直接把炮弹从枪眼里甩进来就可以。

一战下来,王耀武的原有主力几乎打到精光,前线整团整团的报销,看到团长都被抬着担架送回来,王耀武知道撑不住了,赶紧命令从防御线上全线后撤。

但这时候却不是你想撤就马上撤得了的。日军在屁股后面紧紧跟随,没准就能跟到南京城里来了。

正当大队日军穿过已空无一人的防御主阵地,向南京城猛追时,斜地里突然杀出一支小部队。

起初,日军指挥官并没太把他们放眼里:就凭你们,给我填牙缝还不够哩。

但一咬到嘴里,才发现不对劲,不仅填不了牙缝,还差点崩了自个的大门牙。

来者,正是张灵甫的新兵团。

跟着张灵甫从上海一路打过来,新兵团早就不是新兵团了,那是一头狮子带着的一群狼。

张灵甫对他的“狼兵”们说,只有打仗的时候想着“时时可死”,最后才能“步步求生”,这就叫绝处逢生。

前面是穷途末路也罢,是火海悬崖也好,都已没有选择,倒不如干个沸腾,打个痛快,哪怕是一道毁灭,也不枉好汉世上走一遭。

新兵团的官兵疯了一样,你咬他一下,他立刻还你一口,真是要多疯狂就有多疯狂。

日军不是说完全拿他们没办法,而是心急着要奔南京去,猛不丁地被抱住大腿,怎么踢和捶都没用,一步动弹不得,也真是恼火到了极点。

顾不上再追赶王耀武的大部队,日军就把新兵团给盯上了。

张灵甫在后面看得真切,端起手提机枪,带着敢死队一个猛冲便杀了上来。

前面枪林弹雨,不会说你是大帅哥就不招呼你,张灵甫也挨了子丨弹丨,左臂受重创。

部下要把他抬下去,随伤兵北渡长江,张灵甫不肯,并且大怒。

昔日项羽兵败垓下,犹至死不愿渡过乌江,张某何人哉,敢因区区一伤而渡江乎?

他当然很清楚,自己一旦退下,不但无法再对撤退部队起到掩护作用,甚至连新兵团本身都会面临全军覆灭的危险。

我说过,“时时可死”,才能“步步求生”,今当率诸君与倭夷决一生死!

张灵甫把伤口一扎,裹伤再战,在他的带头力拼下,新兵团终将日军堵在东南,并在完成阻击任务后退入城内。

在南京外围,中国的德造战车也现身战场。

(1092)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