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南京的官兵,先给诸位发三个月薪水,有家眷的发一个月安家费。12月1日之前,均想办法把家眷送回家或送到后方。

要做到后面这一点承诺已渐显困难。从水面走,由于中央海军几乎全军覆灭,当时日本海军开始冲破江面封锁线,逐渐深入长江江面。从陆地走,包围圈又正在合拢,危险亦无处不在。

但是再困难也得做,因为多年带兵的经验告诉唐生智,这是收拢军心的起码保证。

唐生智告诉官兵,有不愿留下来的,三天内请假,可以自行离去,但多发的薪水就没有了,还得落一个怕死的名声。

何去何从,诸位得想清楚。

都想清楚了,没看到有多少人提出要请假离开。

薪水发了,家眷送了,唐生智又命人大量采购烟酒,要吃要喝可以随便拿。

所以这一切做完,他开始板起脸,拿起老蒋亲授的尚方剑。

各部凡擅自撤退者,一律按连坐法惩处,并调宋希濂作为预备队,在江边专门负责维持军纪。

若不恩威并施,以上海溃退后的士气,南京半天恐怕都难守。

阵脚终于稳住了。

12月1日,在日军下令进攻南京的同一天,苏联志愿空军率先拉开南京保卫战的序幕。

就在中国空军快耗到油尽灯枯的时候,苏联援助给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运来了大量的新式苏联战机。

但是南京上空首轮出场的,却并不是经过苏联飞机武装的四大队主力,原因是他们中途遭到了轰炸。

高志航在兰州接收新机时,由于苏联飞机跟美国飞机不一样,必须重新进行训练。教练安排课程是两个月,高志航一听就急了,前方战事如此紧张,两个月太长,三天还差不多。

没人信。

高志航二话不说,跨进其中一架战机,升空后倒飞三分钟,并连做几个高难度动作,看得苏联人张大嘴巴,好半天合不拢。

向旁边的人一打听,才知道对方在中国即有“空军天神”之誉,果然名不虚传。

短期速成,但当高志航率领四大队准备飞赴京沪参战时,却因为情报外泄,在河南周家口机场意外遭到木更津航空队突袭。

由于警报过迟,高志航在还未能把飞机拉起来之前,就被炸身亡,苏联第一次援助中国的飞机也于当天大部分被毁。

四大队的飞行员评价自己的队长,说他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急了些。当时木更津航空队的丨炸丨弹已经落在机场,高志航是完全可以和其他人一样,先找一个地方隐蔽起来的。

然而他能不急吗。那是在淞沪战场进入大场血战的阶段,胜负即将见出分晓,如果中国空军能及时参战,情况无疑会好上很多。

高志航在最后一次登上座机时,慷慨言道:身为空军,怎可让敌人的飞机飞在自己头上!

是的,和刘粹刚一样,在空中,他们都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是正大光明的决斗,就决不会败于对手。

一颗巨星就此殒落。

当时死的人太多了,形势又极为紧张,所以活着的人连伤心都来不及。到了武汉,才举行了由蒋介石亲自主持并敬献花圈的追悼会。

会上,老蒋深感高志航在中国空军领域的一柱擎天,因此悲伤不已,并给了这位传奇人物一句很经典的评价:忧患生忍耐,忍耐生智慧。

他说,我们宁愿损失一百架飞机,也不愿失去一个高志航。

飞机终于有了,可是“空中天神”却难以复生,可不痛哉。

(1089)

高志航在试飞苏联飞机后,曾让人回去转告空军司令部的全体同仁:苏联战机速度够快,战胜“96”有望,日必败,我必胜,我们不久就可以回东北老家了。

唐人有诗曰: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可是终究,这些东北籍飞行员大多数都没能活着回去,世间之不幸,真非人所能逆料。

中国空军主力暂时无法应战,代之而起的便成了苏联志愿空军。

这里的“志愿”,当然并不一定代表个人志愿,其背后实际是政府意志的结果,就像十几年后中国派出的抗美援朝志愿军一样。老美起初傻乎乎的,还真以为跨过鸭绿江的是中国民间人士,在异域大搞个人英雄主义哩。

所谓的苏联志愿空军,其实是苏联应中国政府要求,将分布在中亚和西伯利亚的空军各师团组织起来,以志愿的名义,轮流派来中国的正规参战部队。

在西方人当中,苏联人是很懂些美学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苏关系最要好的时候,苏联歌曲曾一次次让我们的父辈为之迷醉,这恐怕不是偶然的。

就象他们把火箭炮命名为“喀秋莎”一样,那完全是一个美丽姑娘的形象,它充分验证了,战场除了血腥还有诗意。

苏联的战斗机叫做“黄莺”和“燕子”。

“黄莺”的学名是伊-15,这是一种双翼机,它的特点是功率大,差不多是平常飞机的两倍,因此在空中停留时间长,适于空中角斗。 “燕子”,即伊-16,是单翼机,看起来粗糙,但是速度快,适于追击。这两种飞机的性能谈不上一定盖过日本的“96”和“97”,但双方的性能已经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

“黄莺”和“燕子”实在是一对好搭档。在南京空战中,“黄莺”和“燕子”一高一低,交替翻飞,把日军飞行员的眼睛都看花了。

光是“燕子”出击5次,就一口气揍下了6架轰炸机。

与之相匹配,苏联轻轰炸机名为图波列夫SB-2。它们飞到上海后,立即给毫无防备的日舰下了一顿饺子。虽然轰炸机数量有限,没能鼓捣出像后来偷袭珍珠港那样的效果,但仍击沉1艘巡洋舰和2艘运输舰,还有6艘日舰中弹后燃起大火。

要是你们能早一点出场该多好,淞沪战役也许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有些晚,但蛮解气。

此时留在南京的中国空军已经极少,驾驶的仍然是原来的破损飞机。但是看着南京被围困,苏联人在上空与日本人鏖战,我们能做看客吗?

不能。

两天之后,戴着“江南大地之钢盔”的四川籍飞行员乐以琴升空作战。

不过这座他驾驶的不是原有座机,那匹宝马良驹因遍体鳞伤,又无零件更换,早已瘫痪在了机场之上。

机场上还剩下最后一架意大利产的战斗机。陈纳德说过,意大利飞机是祸害,但求战心切的乐以琴顾不得这许多,他一跃而上,加入了空战。

和当年以一击四相比,这回他是以一敌十几。

(1090)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