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无奈对方并不中计,说是要谈,然而日军进逼南京的步伐未有丝毫减慢,而对日本人习性了如指掌的老蒋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虽然南京政府和大多数朝中要员早已迁至陪都重庆,但他本人一直亲自在南京部署防守。

守卫南京,谁堪为将,或者说清楚一些,谁肯为将?

南京会议上,当老蒋提出哪个高级将领愿担当此任时,座上鸦雀无声,连平时最能高谈阔论的此时也噤声了。

都知道守城没希望,留下来死路一条,谁肯去当这个傻瓜。

老蒋非常无奈地看着他的这些将领。

本来我是愿意自己留下来守的,但我是三军统帅,很多事需要我亲自筹划,“责任逼着我离开”。如果实在没有人守,那还是我来吧。

这是激将法,却也是无法之法。

唐生智这时是训练总监,见大家都不自觉,老蒋面露尴尬,只好赶紧上来打圆场,提议从前方战将中临时遴选。

孙元良、王敬久这些人,反正是要参加守城的,让他们挂一个南京卫戍司令的头衔岂不是一样。

这个答案显然不是老蒋想要的。

要是他们可以,我找你们干什么,他们资历太浅了,难以服众啊。

见会议上谈不出什么结果,老蒋宣布散会,会后解决,但这时他心里其实已有人选。

在主战派中,唐生智是比较积极的。论资历,此人也绝对够得上——过去老湘军的龙头老大,陆军上将,与蒋冯阎李都是同一辈的人,更何况直接参预过国防工事的督修,为什么不让他来守呢。

第二天,老蒋带着唐生智去视察自己的“铁卫队”,也就是教导总队。

所谓视察,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给唐生智好好打一打气,希望后者能增强守城信心。

随后,老蒋让他拿一个城防计划和南京卫戍司令的名单出来。

唐生智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拿了出来,但卫戍司令一栏仍然没有填上自己的名字。

事到如今,老蒋不得不打开天窗说亮话。

防守南京,不是我就是你,选一个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唐生智(保定1期)遂在南京就任卫戍司令一职,着手组织南京保卫战。

在过去的内战时期,唐生智曾是一个变化不定的人,行动上不定,政治上不定,思想上也不定,连打个仗都得请教旁门术士,因此人送外号唐和尚。

但如果站远了看,民国时代,并不是他一个人如此,冯玉祥不还拿着水龙头给士兵做过“洗礼”吗。只能说,那就是时代的特征之一,倘若仅讥诮一人,无异是在嘲弄一个时代,甚至于嘲弄我们自己。

蒋唐战争失败后,唐生智正式归附老蒋,开始一心一意地着眼于外战。

和内战时动摇不定不同,唐生智在抗战上一直是很坚决的主战派。他曾与自己的老师蒋百里一起规划国防策略,继参谋总长朱培德之后督修国防工事,于国防建设,可以说功不可没。

在老蒋要他组织南京保卫战时,他的身体其实非常差,比其他人更有理由拒绝这个“非人”的差使。到巡视南京城防时,这位一级上将只能走走平路,连高地都不能爬,要让别人代劳。

可是,他仍然愿意以病弱之躯,受命于危难之际。

(1087)

有人质疑他在逞英雄,说他是湖南骡子,一根筋。

唐生智的回答是:战事演变至此,我们如果还不肯干一下,那就太对不起国家了。

我从不觉得这句回答有错。当然,如果在那种情况下,有人肯代唐氏而出,勇挑重担并取得佳绩,我更会由衷佩服。

可惜没有。

事前冷嘲,事后诸葛,却很多很多。

看吾国时事人情,大抵如此。然而我还是想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谴责别人,无论胜败。

南京初时的局面表明,蒋用唐,其实并没有用错。

俞济时74军,早在淞沪会战时就归于陈诚第15集团军,给罗店那个“血肉磨坊”磨得没了形状,到撤退的时候打的又是后卫,早已是精疲力竭。俞济时自己也一直向老蒋打报告,要求退后休整一段时间。

参加上海“十日围攻”的三个德械师,此时更是面目全非,上上下下几乎全是刚补充上来的新兵,战斗力急剧下降,无论王敬久、孙元良,还是宋希濂,心里想的也和俞济时差不多。

甚至有人建议直接让川军来守南京,可是老蒋均未同意,他把74军和三个德械师都留了下来。

可想而知,这些人是被老蒋硬生生揿在这里的,若无人进行节制,他们早就想退到江北去了,他们都要退,其它部队更不用说。那样的话,可能战役还没开始,一切就乱得不可收拾了。

所以,老蒋说得很对,王敬久、孙元良辈,还不能起用为帅。那么唐生智如何呢?

过去的唐生智,曾是保定第一期的优秀生,多次率湘军与老蒋的中央军作战,无论军事韬略还是实际战绩,都不比同辈人差,这也是老蒋中意他的一大原因。

可是这么多年来,他已没有了过去如湘军那样的亲兵部队,成了 “光杆的总监”。国内情况又非常特殊,不是像东瀛军界,即使退休或预备役的被重新起用后,各路人马也能对你做到服服帖帖,好像自己的老领导一样。

老蒋虽新授其南京卫戍司令一职,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司令而已。

唐生智还是得靠自己。

他召集军官们讲话,先拿老师蒋百里的理论来激励大伙。

“汪副总裁”(汪精卫)说过,我们与日本人打仗,是要打败仗的。中日实力悬殊,谁不知道呢,可是我们越败越要战,这样终究会打败日本人的。

敌人来犯,则远战,远战失利,则近战,近战失利,则守城,守城不利,则巷战,巷战再不利,则短接,短接再不利,则自杀。

唐生智接下来说,“委员长”答应过我,只要在南京守三个月,一定会组织兵力进行反攻——

三个月太短了,我们要守六个月,无命令绝不退出南京!

一番慷慨的铁血演说,立即使场内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唐生智最后问大家,是坚守南京要紧,还是保命要紧?

众人热血沸腾,皆大呼:守城要紧。

鼓动完了,唐生智来实际的。

(1088)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6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6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