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日军集中兵力向这一阵地全力冲击。

虽然六次反冲锋中,每一块阵地的战斗都异常激烈,可没有哪一块能跟这里的激烈程度相比。

连长索性把阵地划划块,一个排守一个区域,结果相当多的区域,打到只剩下一个人。

李振西看战斗兵越来越少,便把团部的副官、文书、卫生兵、通信兵、传令兵,凡是还有一口气的,全编在一起,由一个副团长带着,杀上去进行增援。

两个小时之后,终于又把旧关的所有阵地都夺了回来。可是一点数,三千人的教导团仅剩下几百人。

第二天日军又开始连轰带炸。李振西自己带着秘书也上去了。

一直挺到日落,孙连仲来了电话:老弟,池峰城到了。

听到这个声音,李振西几欲泪下。

孙连仲对他说,你撤下来前,先清理战场,将战死官兵掩埋起来吧。

李振西红着眼睛回答,我怎么清理法,加我一块,还有一百来人,可我死了两千多弟兄,点都点不过来啊。

最后,孙连仲派了一个营帮着一道干,挖了几个大坑,才把两千残骸收集并安葬完。

那些英雄坟,如今安在否?

也许雨打风吹日晒,岁月早已风化了它们的痕迹,那么,请不要忘记,在不知名的深山幽谷中,曾潜藏着这样一群无畏的勇士,他们慷慨赴死的一幕,足以构成民族文化中最壮丽的风景线。

池峰城到达旧关后,立即围绕周围山头,与日军展开反复争夺,但这时候龙山师团的主力已在旧关附近集结完毕,所以战斗异常艰苦。

黄绍竑曾经用三千大洋犒赏教导团,在获悉池峰城的一个营又要攻占山头,而此次日军更多,攻击更险时,他便提高赏格,悬赏五万。

那位营长却摇摇头说了一句话,就是这句话,令黄绍竑大为感动。

他说,赏什么罗,军人嘛,杀敌卫国是天职,何用赏赐。如果我们今天战死了,只希望抗战胜利后能立一块碑纪念一下就满足了。

山头最终没能攻下,这个营,包括营长在内,大部分都牺牲了。

如今,有哪一块碑能慰藉他们的在天之灵呢。

每念及此,岂不让人怆然莫名。

由于池峰城的挥刀力战,旧关战局得到了初步稳固,但这并不能让黄绍竑放心,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局面只是暂时的,要想持久,困难极大。

随着作战的深入,黄绍竑在指挥作战方面的缺陷也渐渐显露出来。整个战场越来越混乱,尽管冯钦哉自己都跑了过来,可是黄绍竑仍然不能准确掌握冯钦哉陕军的动向,甚至连曾万钟的滇军也失去了联络。

艺高才能胆大。除了可以拿钱出来激励士气外,黄绍竑实在想不出其它更好的制敌之策,因此他的胆怎么都大不起来。

本来与各军的联络就困难,为了确保安全,他还把指挥所撤到了离娘子关80里外的阳泉。

但是有一样,黄绍竑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从小接受的军事教育,与常年内战积累的作战经验,都告诉他,接下来对手的兵力还会成倍增加,并且将从孙连仲和曾万钟的结合部再次穿过。

(1061)

这个漏洞要赶紧补,而修补的关键,仍然只能寄托于援兵的尽快到来。

黄绍竑亲自赶到太原,当面向阎锡山讨要援兵。这回他改变了策略,有意识地提醒老阎:假如娘子关不保,正面的忻口战役可也就打不下去了。

这句话很灵。老阎思前想后,决定把即将奉令调来山西的川军拨给黄绍竑。

黄绍竑却担心川军战力不够。

你说曾万钟的滇军已经升级成中央军了,总算可以了吧,可是作战能力却只有一般,还不如初来乍到的陕军教导团,这个川军能帮上大忙吗?

再说,川军到现在还没露面,不会他们人还没到,娘子关就被日军突破了吧。

黄绍竑想要的,还是忻口战场上的部队。

老阎何等样人,那也是人中精灵。一听黄绍竑的意思,马上就把整个身子都伏在了桌上,不行不行,忻口正面的人马是无论如何抽不出来了。

他倒真不是小气。这时候香月又向忻口战场添了两个联队,你还要再抽陈长捷的部队,岂不是要人命吗。

话讲到这个份上,黄绍竑也没有办法,只得重新折回阳泉。

不出所料,仅仅两天之后,龙山师团就突破了池峰城构筑的旧关防线,一下子逼近昔阳。

昔阳离阳泉仅仅70里地,而且再无深沟险壑做为阻挡。

就在这险峻的一刻,川军的一个旅终于抵达阳泉。

与我们前面在淞沪战场上看到的杨森“川系中央军”不一样,来到山西的川军才是真正地方化的川军,属于刘湘的武装。

刘湘在国防会议上发言时,有人还觉得他在放大炮,说过就算了,没想到刘湘回去后振臂一呼,川军上下无不响应,皆愿出川抗战。

出征时,川军共编两大集团军,北上的为邓锡侯集团军。邓锡侯虽为刘湘节制,但在后者未统一全省前两人却是冤家对头,邓某纯粹属于被打服了不得不低头做小弟的那种。

在四川给刘湘管着,成天低眉顺眼,宁愿出来换换空气,所以一说要出川抗战,邓锡侯第一个就出来了。

现在这个旅,即为邓锡侯的先头部队,但是看到他们,黄绍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北方的天气已经很冷,其他部队皆着棉衣,但这些四川兵由于来自南方,却仍然身着单衣草鞋,下面穿的竟然还是夏装短裤,尤其他们的武器差得要命,仍是“川中诸侯争霸”时用的那一套东西,皆为川造土枪,连配备极少的轻重机枪也不例外。

最常见的是步枪,也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打完几发子丨弹丨后,必定要和八十年代的黑白电视一样,这里那里出点毛病,非得狠劲敲打两下才能继续使用,有的连甚至只有两三支步枪能真正打得响。川军的步枪,十之八九都不配剌刀,顶多是再配一把大砍刀。

在当年的抗日战场上,川军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苦,而邓锡侯由于不属刘湘嫡系,则又苦上加苦,苦到让你无法想像,与之相比,别说中央军德械师,陕军教导团的装备几乎都可以说是奢侈。

(1062)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5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5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