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之前王耀武肯收留张灵甫,无非是因为后者拥有在“天下第一师”当团长的经历,究竟是否名实相称,他也心中无数。

这就跟一个人虽有北大的文凭,但肚子里有没有货,能不能跟北大的金字招牌相匹配,谁也不敢打包票。

张灵甫在74军的初次亮相,顿时让王耀武对这个主动要求下基层的高参刮目相看。

上了战场之后,能写一手好书法的张灵甫马上就成了一头目露凶光,见仗则喜的猎豹,战事紧张时,甚至每每跃出战壕,带头冲锋,在他的带动下,即算新兵团原本是一群羊,慢慢地也蜕变成了一群狼。

罗店的张灵甫团,称得上是陈诚以老带新策略的一个成功范例。

可想而知,这么多猛人聚一堆,善通寺师团要想有所作为,难度有多高。

所以松井费了半天劲,罗店还是动都不动。

现在的松井,其心理压力和包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淞沪战场杀到天翻地覆,老蒋“扩大沪战”的国际考虑终于收到了一点成效——国联坐不住了,开始接受中国投出的状纸。

可问题是,原告、审判官都有了,惟被告席一直空缺,因为后者几年前就退出了国联。

没有办法,国联只好向日本发出“邀请书”。

日本一方面气焰嚣张,认为中日之战自己必赢无疑,另一方面,他也不愿意去,你见过有被告高高兴兴接受法院邀请赴约的吗。

国联于是便对日本予以“谴责”,可这种时候,光隔着老远骂骂人有什么用呢。

负责递状纸的顾维钧要求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禁煤禁铁禁石油。

可国联说它在这方面能力有限,此前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也举起过制裁大棒,然而大家都看到了,收效甚微。

要不这样吧,在“谴责”之外,我还可以对你中国表示“精神援助”,同时“建议”我底下的会员国都尽可能帮你。

虽然国联未能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但起码在国际道义上,日本已站在被告席上,国际舆论对其十分不利。

看来淞沪战事得加快结束,以免继续长中国志气,授他人把柄。

日本统帅部向华北和上海两边都发了旨意,要求以“10月上旬为期”,两方加大攻击力度,务必造成“使敌人屈服之形势”。

可是眼瞅着已到月底,两边战绩的差距却越拉越大。

往上升的是华北,停滞不动的是上海。

华北的战报对松井是一个莫大的剌激。

左翼平绥方面,关东军“蒙疆兵团”在东条英机(陆大27期)的指挥下,击退晋军大将李服膺(保定5期),从而占领了山西大同。

中路保定方面,华北方面军第1军司令官香月清司(陆大24期)拍马上前,与刘峙(保定2期)捉对厮杀。

此时的刘峙尚称中央军首席良将,并没到后来泯然众人矣的程度,尽管由于精兵南调,手中兵少将寡,但仍不肯相让,杀到最后,以伤亡2万人的代价,杀死杀伤日军5177人(日方统计)。

(985)

对于刘峙来说,能打成这样真的已经很不错了,若单论歼敌数,其成绩可以说比汤恩伯的南口战役都好。后来有人以此战来评价刘峙,说他是“长腿将军”,其实颇有不公道之处。

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你让谁来做主将,保定才会不丢呢?

右翼津浦方面,华北方面军第2军在司令官西尾寿造(陆大22期)的统辖下,击败东北军大将刘多荃(保定9期),攻占津浦铁路北段的沧州。

三路人马,让日军印象深刻一些的仅刘峙一路而已,其它均如风卷残云一般地达到了既定目的。

用时都差不多,仅仅20天。

华北方面高歌猛进,一路“凯旋”,可是松井负责的上海方面却是愁云惨雾,一筹莫展。

一边是推进速度绿得可怕,另一边则是伤亡数字红得吓人。根据日方统计,截止9月29日,日军在上海已战死战伤12334人,过了一万大关!

再看看对面之敌,仍然顽强如斯,哪有一点肯轻易屈服的样子。

松井系陆大18期毕业,无论学历还是资历,均非北方那三员战将可比,就是华北方面军和蒙疆兵团的各自统帅,在他面前,也只是小学弟罢了。

然而大师兄的成绩单却是最差,满眼都是红叉叉,这也太伤人自尊了。

当初,近卫首相和杉山元陆相“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可不是让我这么“深入不毛”的。

松井穷极思变,决定在分割包围之后,动用最后一招——中央突破。

使用中央突破不是第一次了,但同样的招数,突破点却很有讲究,第一次选的突破点是月浦和杨行,可那里与罗店似乎已联成铁板一块,轻易无法撼动。

有没有那么一个点,能够击破对手之阵呢。

松井想到头皮发涨,终于,有一条河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条河,就是蕴藻浜。

多少神奇的一条河。“一二八”会战时,作为日方指挥官的下元丧名于此,而中方战将宋希濂却凭借它一举而成名。

都是“强渡”,差距却是千里万里。

大家都看好它,因为确实重要。

此时除罗店之外,上海北郊的中方大部队已逐渐后退至蕴藻浜南岸。

蕴藻浜成了一个坎,越过它,可成功地将对手逼至墙角。

时隔五年,松井要继当年的下元再强渡一次,与之不同的是,下元的部队不过是一个缩编后的旅团,而松井手上至少有五个师团!

小小的蕴藻浜,我光靠人多就可以挤过去。

10月5日,由首次登陆的两个师团作侧后掩护,金泽第9师团做带头大哥,一众小弟紧紧跟从,日军开始强渡蕴藻浜。

不是冤家不碰头,“一二八会战”时,金泽师团曾作为北郊作战的主力,多年后,它再次登陆上海时仍为主力。

紧随其后的两兄弟,101师团一看便知,是个新设师团,而第13师团序号虽在“17”之内,实际上也不是常备师团,是新编出来的。这两支部队几乎全是新兵,只有军官才是老兵,这里面又分两种,其中大队长以下是重新征召的退伍兵,而自大队长以上才是从骨干部队中抽出来的现役军官。

这种情况下,由清一色老兵组成的金泽师团当然要摆出点大哥的模样出来,所以首当其冲。

松井这一刀很快很猛,眼看就要从中方的另一边腋下穿过。

(986)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41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41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