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他认为,在未来的战场上,战斗机将注定与轰炸机并驾齐驱,而且他有一套办法能保证前者成为空军中的王者。

以后我们会看到,陈纳德才是空军理论的新锐,而这个时候的美国航空界却寞气沉沉,反而像个“祖母级老太太”。可问题是,“祖母”有的是权威,“她”对你的话可以充耳不闻,你要再罗嗦,甚至可以直接将你逐出门去。

陈纳德就面临着这样的困境,美国空军不仅不需要他,而且很烦他,希望他早点退休。

这是真正的“早退”,陈纳德时年才四十四岁,正是一个人经验和能力最充沛的时候。

这时候他虽然人还在美国航空队里面,但这种寂寞的滋味实在难捱,更何况就算这种滋味也在倒计时了。

心,满了又空,一个人满街游走,却没有地方可以让我停留。

难道就要这样在碌碌无为中度过“晚年”吗?

他不甘心,却又十分无奈。

此时苏联人第一个盯上了这个空军奇才,苏联军事考察团在看过陈纳德率队表演的飞行特技后,立即私下邀请他去苏联执教。

陈纳德头脑很清醒,他当时就预感到美苏两国今后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朋友,因此并不想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未来的“隐性敌人”。

但这些话是难以说出口的,陈纳德就想了个办法,故意把执教条件抬到离谱的地步。

他想,对方肯定会一口拒绝的。不料,苏联代表竟然全部应承下来。

无论多么苛刻的条件,都没有问题,只要告诉我们,您什么时候可以启程。

陈纳德很无语。最后实在拖不下去,他只好把对方的邀请函全部退回,以示自己的婉拒决心,这才使事情得以了结。

苏联没了机会,我们就有了机会。

二十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不抢还行。

此前已经有一些美国飞行员陆续到中国执教了,通过他们的介绍,宋美龄以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亲自给陈纳德发来一封邀请信函。

在信中,她承诺陈纳德一旦来华执教,可以得到这个国家所能给予的最优厚条件和待遇。

对陈纳德来说,还有一句话让他格外动心:“有权驾驶中国空军的任何一架飞机”。

Very good!

先去看看再说。

但是在退出美国陆军航空队,真正踏上中国国土后,陈纳德才发现,这里的一切,都让意大利人给搞糟了。

“登记册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那400架都不能用,你说从北洋政府手里接收过来的飞机吧,什么美制“可赛”,德造“容克”,确实太老了,不中用,这还情有可原,但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新的,比如刚刚从意大利订购的“布瑞达”,结果来了没多大一会也不能飞了,这能说明什么,说明他们的东西真是够操蛋。

飞机不行,飞行员怎么样。陈纳德在南京空军基地和洛阳航校分别进行了视察,视察的结果让他倒抽了几口冷气。

大多数飞行员们除了起飞和降落,其它技术动作竟然都做不了。

(914)

在南京这边,是因为意大利顾问只教飞行的ABC,而在洛阳,则是毕业证拿得太轻松,就跟现在念大学一样,修够课堂上的学分,不管你能力如何,一律可以顺利PASS。

我们在学校里念书念得不好,可以继续“补课”,到了天上,谁还会给你这样的机会?

当时在南昌还造了一座飞机修配厂。可是在意大利人指导下装配出来的飞机,在陈纳德看来,简直是“害人的陷阱”。所谓的轰炸机,更是等同于废物,至多只能当运输机用。

本来嘛,飞机又不是手榴弹,哪是说造就能造得了的。

可就是这样的“陷阱”和废物一般的运输机,竟然都堂而皇之地载入了“500架名录”。

当初,陈纳德答应的是做三个月考察。一转眼,三个月已经过去,他这才发现中国空军的问题大大超出他的预计,解决起来十分棘手。

按照协约,他在把所有发现的问题留给中国人后,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尽职了。

但是一个突发事件使他改变了主意,这就是“七七事变”。

他意识到,此时此刻,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他留下来。

就像五年前的肖特一样,在正义感的驱使下,陈纳德那颗本已渐渐冷却的心,重又燃烧起来。

他说,我不会逃避战争,我要留在中国,我相信我的空战理论必然能在实战中找到检验的机会。

甚至,这位空战专家还想到,中日之战,可能是今后美日之战的序幕。现在取得的作战经验,也将对自己的祖国作出贡献。

果然,“陈氏空战理论”继在中国战场取得成功后,终于被美国军界所接受,并运用到了太平洋战场,这是后话。

“七七事变”爆发的时候,陈纳德正在洛阳航校进行考察。他随即给蒋介石发去电报,表示愿意留在中国继续效力。

老蒋正愁无人可用,接到电报后自然大喜过望,马上回电,让陈纳德去南昌,主持那里的战斗机训练。

陈纳德说,南昌之行,是他这一生都不能忘记的一个噩梦。

眼前的飞机一架接一架地掉下来,有的着陆后就发生了坠毁。一天之内,损坏的竟有5架之多。

这都是意大利人干的好事,他们葬送了年轻的生命,而且差点就要毁掉这支本来很有潜力的中国空军。

陈纳德心情恶劣,这种情绪一直伴随到他和毛邦初一同上庐山。

喜剧变成了悲剧。气急之下,老蒋恨不得把毛邦初给一枪毙了。但是毙一个人容易,谁来处理空军这副烂摊子才是最重要的。

老蒋把目光转向了老美。

陈纳德早已有所准备,他从容不迫地拿出了自己的方案。

听完之后,老蒋站了起来,望着他,慢条斯理地点了一下头,然后回转身走进了里屋。

陈纳德刚来中国不久,对东方人说话处事的含蓄方式还不太能够适应。

倒是宋美龄很快笑着解除了他心中的谜团。

你的方案通过了!

陈纳德,这位异邦的怀才不遇者,终于可以撸起袖子干了。他不仅负责训练飞行员,而且将实际执掌中国空军的指挥权。

(915)

由于战事越来越紧张,陈纳德的方案大刀阔斧。

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意大利那帮烂人换掉。

陈纳德要用美国方式来严格训练飞行员。

“空中魔术师”会的花活比较多,时间紧迫,就学最实用最重要的吧,你们除了不能自己从空中莫名其妙地掉下来以外,还得学会搏击。

对,空中搏击,才是“陈氏空战理论”的精髓所在。

传统理论认为,战斗机截击不了轰炸机。

陈纳德则分析说,这是墨守成规的结果,人家轰炸机早就来了,你们还在那里排队,等待司令部发令,等到你们编好队形,准备出击的时候,对方早就完成任务,吹着口哨走了。

如此,焉能不败。

其实很简单,对于战斗机来说,你等什么等,第一时间飞上去干它们不就得了。

战斗机要截击轰炸机,除了要打破常规,抢先出击外,还得靠三件法宝。

第一件是情报,这就要用到陈纳德的另一个新理论:预警网络。

所谓预警网络,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连黑客都不用,只要雇两个人,拿着望远镜在高处了望,一旦看到远处有轰炸机出没,立即通过播音机告知机场,这样可以为战斗机出击提供更多的准备时间。

别看这招简单,在雷达还没有普遍运用之前,却非常实用。在陈纳德之前,也从没有人想到,或予以重视。

第二件很特殊,叫做胆大吓胆小。

真正空战的时候,一般人都主张飞机集中,组成编队作战,陈纳德却主张分散,单打独斗,而且要通过玩一些“魔术”,比如打几个旋,或者一下子飞到敌机上方,来吓住对方。

这种理论看上去似乎有些荒诞不经,却是陈纳德从多年实践中摸索出来,并按照中国空军的特点所作出的总结。

空战,不光是技术战,也是精神战。

在两机随时可能相撞的情况下,如果能让对方晕头转向,这时候技术也得靠边站。

给陈纳德的时间实在太短了,他不可能再让飞行员们压韧带,扎马步。

得,还是跟我学几招“魔术”吧,易学易用,有这三板斧足以吓唬住鬼子。

第三件,当然是飞机。

战斗机性能不好,情报再及时,“魔术”再逼真,可能还是干不过人家。

那些意大利烂飞机肯定是不行的。陈纳德选择的是美国霍克(分三型和二型两种)以及雪腊克,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机型成了中国空军最犀利的作战武器。

快点买,趁还来得及,能买多少是多少吧。

到“八一三”淞沪会战前,中国能用于空战的飞机终于从91架上升到了223架(一说为314架)。

当时我们还分别向英法定购了36架飞机。可是在淞沪会战爆发后,日本很快封锁了海岸线。英法一看不妙,竟然又先后取消了购买协约。

别说英法,到了1937年10月,连一向依赖甚深的德国都屈从于日本的压力,不再肯卖武器给中国了。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得指靠着这两百多架飞机过活了。

(916)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8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38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