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老蒋问他,我们现在有多少架飞机可以应战。

毛邦初回答:91架。

据陈纳德说,老蒋的脸当时就红了,通红。

为什么只有91架,航空委员会的档案记录我看过,明明有500架,怎么只有91架能打仗,其余那400架呢,你给我藏到哪里去了?!

陈纳德此时来华不久,他没想到一个国家元首会发这么大的火,尤其还当着自己这个老外的面。

震怒之后,老蒋稍稍平息了一下情绪,转而问陈纳德的调查情况如何。

他大概希望眼前这位老美能推翻毛邦初的结论,然而陈纳德的回答再次给老蒋当头一击——我认为,“毛将军”的数字是完全正确的。

其实这事完全怪不得毛邦初。所有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意大利人的混事。

当时中国主要聘请两类洋顾问,一类是德国顾问,不消说主要是教陆军的,而他们确实有才,帮了我们不少忙,另一类则是意大利和美国顾问,他们是教空军的,在陈纳德未来华之前,美国顾问只负责一个中央航空学校(中央航校),其它大多由意大利顾问执教,后者甚至一度把持了航空委员会。

可是意大利人的水平实在欠奉。

其实说奇怪也不奇怪。二战中,意军站在德军旁边,总让人觉得很不匹配,颇有些伪军跟在“皇军”后面跑腿的意思。若要论军事上的才能和实际战绩,二者更是相去甚远。

意大利顾问烂,偏偏航空委员会的那几个头头脑脑水平也不是特别高。毛邦初毕业于黄埔,周至柔出身于保定,都是学步兵的,一个科班出身的都没有,他们自己肚子里的那点货就有限得很。

于是,更烂的只好听烂的。

知道航空委员会的档案记录里为什么有500架飞机吗?

那是因为自造册以来,飞机从来就有多无少,竟然没有一架注销过!

飞机这东西不比其它,那是需要一直更新换代和维护保养的。可是哪怕这架飞机已经毁掉了,或者完全是一个空架子,如同废物一般,它还是能堂而皇之地被作为可用飞机登在飞行档案上。

老蒋看到的正是这本登记册,在那本册子上,中国空军的实力凭空整整“膨胀”了四倍之多。

空军的问题,宋美龄其实也早已察觉到了,要不然,她也不会将陈纳德请来中国,更不会邀其上庐山,而陈纳德也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他要帮助中国空军回炉再造。

陈纳德是在“七七事变”前两个月,才由宋美龄邀请来华执教的。

在来华之前,陈纳德在空军领域已有相当造诣,只不过那种特有的美式天才性格阻碍了他在国内继续发展而已。

美利坚确实是个出天才的地方,因为这里到处张扬着个性。

先说一件小事,关于军训的事。

我以前也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军训,很不幸,连一个正步都走不好,结果被教官提搂出来训了一顿,那脸丢得够大。陈纳德的正步走得足够好,可他认为很没意思。

我们军训的时候,就唯恐教官注意自己,他却唯恐自己引不起教官的注意。

怎么办呢,有办法,恶炒。

(912)

这哥们当即把裤脚高高卷起,露出他那多毛的大腿,想用这种办法提高点击率,以便“万绿众中一点红”,达到吸引教官的目的。

教官果然盯上了他,只不过人家是个老古板,大概也从不上网,对这种“搏出位”的做法不仅不感兴趣,还非常反感。

教官当着学员们的面,就很直接地对“裤脚帝”说:陈纳德,你这一生休想做军人!

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老美也是有档案的,到陈纳德第一次申请加入航空学校时,人家看了档案,发现了他的“劣行”,马上给了一句毫不客气的评语:该申请人未具备成为成功飞行员的条件。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陈纳德日后不仅做了军人,还成为了美国空军中屈指可数的一流飞行员。

天才嘛,岂能用正常人的眼光去衡量。

不过他的性格可一点没变,还变本加厉。

有一年,举行飞行特技表演。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太走过来,请求飞行员们捎上她,说是有生之年怎么也得到天上去转一转。

这不是客机,大伙是在玩特技,你都祖母级了,这么大年纪,要是飞着飞着头一歪可怎么得了,所以一开始没人敢答应。但是经不住老太太再三苦求,一个飞行员终于同意载她一程。

接下来,特惊心动魄的事发生了。

飞机在滑行过程中,突然向边上一晃,说时迟那时快,飞行员竟然被摔了出来。

全场观众都惊呆了,直呼老太快下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飞机以离弦的速度向前冲剌,随后飞上蓝天。

只一会儿,飞机开始翻着跟斗,从半空中俯冲下来,几乎要碰着地面了。

现场一片惊呼声,很多人闭上了眼,可怜的老太啊,你何苦来哉。

可是当人们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却发现,飞机并未坠毁,反而又奇迹般地拉起,随后便出现了让大家瞪目结舌的场面:这架没有飞行员的飞机竟然在天上展开了类似于杂技团一样的表演,旋转,筋斗,空翻,倒立,什么惊险它来什么,尽是以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花样动作。

难道飞机被上帝直接操控了?

当飞机重新降落,“祖母级老太太”卸去装束,露出真容,原来他才是今天的主角——“空中魔术师”陈纳德。

光是飞行技术捧,还不能称奇,真正让人叫绝的是,陈纳德对当时所谓的“正宗空军理论”进行了一个相当大的颠覆。

在“一二八”淞沪会战中,日本军界吃了美国志愿军肖特的亏,此后的好几年,就持“战斗机无用论”,对发展战斗机心不在焉。其实那时候,不光日本人这么想,欧洲人普遍也这样想,就连在肖大侠的母国——美国航空界都一度认为,轰炸机才是空军的主角,所以有“轰炸至上论”。由于受这一思潮的影响,很多一战时的战斗机好手都转换门庭,改习轰炸机了。

陈纳德是天才,不吃这一套。

(913)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3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