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此人,就是一直未露面的张自忠。

宋哲元很恼火,你这尊神仙总算是现身了。

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吗,竟然还呆在北平,万一日军进攻天津怎么办。

可是张自忠关心的不是这个,他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当时宋哲元的一个书童就在会议室,他不懂高层政治,但是后来亲口告诉别人,说那天下午,“委员长”(宋哲元)和“张师长”(张自忠)争得很厉害,“张师长”的态度很坏,“情绪激动”,甚至连随从副官们都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张从来没有用这种方式对待过宋。

他们在争什么呢?

不是如何进行防守,如何发动进攻,张自忠认为,时局至此,战已无法,只能和,而要和,又只有他张某人才有办法。

争到最后,他撂给宋哲元的只有一句话:如果委员长暂时离开北平,大局仍有转圜的希望。

就是这句话,让宋哲元变得脸色煞白。

一刹那间,他仿佛什么都明白了,明白了张自忠为什么隐伏在北平三天都不露一面,后者不过是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已。

现在,南苑惨败,战将折戟,日军即将兵临城下,29军处于内外交困,他认为那个时机到了。

曾经,宋哲元是多么希望“张兄弟”能帮他守住天津,因此一让再让,而对方却仍然在日人设下的离间计中走不出来,还在想着“宋张相争”,甚至发展到要借机谋取权位的地步。

眼前这个人已经完全认不出来了,他不再顾及手足之情,不再顾念在南苑和大红门的路上倒下的骨肉兄弟,他迷失了道路和方向,却还浑然不觉。

权利和名位,犹如丨毒丨品,它真的能使人变成魔。

说句实话,如果要争,宋哲元此时还是可以一争的,然而那样两军冲突,只会在29军中爆发一场惊天大内讧。骨肉相残,高兴的还是日本人。

赵登禹的死,已使宋哲元悲痛至极,难道还要自家兄弟再相互捅刀吗?

在完全明白对方的真实意图之后,宋哲元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也罢,你要的不就是权位吗,我可以给你。

他按照对方的要求,当着众人的面,提笔写下手谕,将政委会委员长连同北平市长一职全部交由张自忠接替。

当天晚上,宋哲元便带着冯治安、秦德纯、张维藩等人匆匆离开北平。

由于走得仓促,他们甚至没有通知家人,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夜色茫茫中,宋哲元告别了北平城,从此,他再也没能回来。

这边老蒋还以为宋哲元在北平固守,但是从那天下午开始,打到北平的电话已无人接听了。

宋哲元去了哪里呢?

他去了保定。

为什么走得如此匆忙?

因为此时若还留在北平城,宋哲元等人的处境将变得相当危险。

张自忠虽然拿到了他要的那个手谕,但如果回去给他的那些把兄弟一撺掇,再回来要你的命怎么办。那样,想不火并也得火并了。

在宋哲元等人看来,此时的张自忠已经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什么事他会做不出来。

因此之故,得赶紧离开,一分钟都不能耽搁,乃至“家人均未得携带”。

到了保定之后,宋哲元才想起了一件尴尬事。

他给张自忠写的那道手谕是不合程序的,政委会委员长应由老蒋任命,并不是他宋哲元想给谁就给谁。

百思无计,只得再次给老蒋发电,请求任命张自忠为“政委会”委员长,主持对日和议。

老蒋不在北平,他并不知道29军内部还发生了这么狗血的事,以为宋哲元又被日本人“诱引尚未觉悟”,不禁拍案。

我跟你说多少遍了,让你不要上当,不要上当,到头来你还是上当了,还在谈什么和议。真是哀莫大于心死啊(“可悲孰甚”)。

老蒋已经有了预感,他知道宋哲元退出北平之日,可能就是北平陷落之时。

(877)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6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36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