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这话说了等于白说。其时的河北乃至平津境内,压根就没有中方可掌握的军用飞机场,即算空军来了,又如何飞法?

其实这都不是理由。宋哲元不过是在借故推托,他还是认为,自家的事自家解决,重要的是不能“引狼入室”,让你进来把我的地盘夺去。

按照他的想法,援军应该从东面的津浦路上来,怎么从西面的平汉路过来呢,是不是要像中原大战时那样,抄我的后路啊。

不过孙连仲来都来了,又都是老西北军里出来的,也不可能让人家马上打道回府,宋哲元就让秦德纯出面给了个说法。

鉴于现在“形势已趋和缓”,为免兴师动众,反而扩大事端,因此北上各部队,还是“在原防集结待命”为好。

如果我以后有什么需要,再来相烦各位吧,谢谢。

宋哲元想的很好,几句话一说,你们大家应该都听出味儿来了,最好能知情识趣地给我自动离开。

可自古道:请神容易送神难。援军的“神头”何应钦开腔了。

获悉宋哲元不在保定或北平备战,却跑到天津去了,这位军政部长着实大吃一惊。

宋哲元认为周围和平鸽飞扬,华北将重现往昔宁静,何应钦见到的却是卢沟桥情况“日趋严重”,天津城“遍布日军”,危机四伏,华北成了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

当年宋哲元为了在华北称雄,不惜软硬兼施,把何应钦赶走,如今当对方也处于危险境地时,这位堪称君子的军政部长并没有计较过往,而是以大局为重,捐弃前嫌,赶快插上鸡毛信,发了一份“特急电”过来。

我得到情报,老兄你的处境已是“万分危险”,赶快秘密离开天津,到保定去主持军事吧。

宋哲元收到信后,把鸡毛一拔,然后复电一封。

我可不是来玩的。你也知道,29军主力均在平津附近,此地为军事要冲所在,我到天津就是做军事部署的。

部长大人你别急,等这边准备得有了头绪,我马上就去保定。

发完电报,宋哲元却仍旧打算继续做他的“和平天使”,既未做什么“军事部署”,也没有离开天津一步。

第二天,又有人追过来了。

老蒋亲发电文,而且也是“特急电”。

(829)

宋哲元滞留在天津迟迟不走,想干什么,老蒋和何应钦心里都很清楚,但限于各自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何应钦不可能直接点破,而老蒋就没有这样的顾虑了。

宋哲元以为,靠一个“秦松协定”,就能“完美”地解决“卢沟桥事件”,老蒋却不是这么想的。

依据国研所等机构送来的情报,以及老蒋自己这么多年来与日本政府打交道的经验,他判断事情决不会如此简单,而“卢案”(指“七七事变”)也必不可能得到这样轻松的解决。

宋哲元说,协定上白纸黑字,日军要撤离卢沟桥。但老蒋说你不能光看日本人给你的“承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不是没事做,要跑到卢沟桥来跟你搞联欢活动,而是志在造成“第二冀东”。

什么叫“第二冀东”?

殷汝耕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称为“第一冀东”,现在他们要把平津复制成冀东政府的老二。

我还告诉你,接下来,他们肯定会宣布,冀察是“不驻兵区域”,而且这里的政府机构和人事任免都要得到其同意。

老蒋之所以那么惹日本军人恨,在于他常常能把日本人的心思猜透,就像对方肚子里的蛔虫一样。

老蒋问宋哲元:你会做这个“第二冀东”的傀儡老大吗?

不需要对方回答,老蒋这里自有答案:当然不会,即使你想做,我也绝不答应。

所以,无论你宋哲元做出什么让步,只要日本人“第二冀东”的目的无法达到,他们就会得寸进尺,永远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决无已时”)。

对宋哲元说的这番话,实际上是老蒋此前与日反复争斗的经验之谈。

他向宋哲元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我决定全力抗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此来保持“国家与个人之人格”,而你宋哲元,也赶快趁这段时间把“预定之国防线工事”给筑好,一分钟都不要耽搁,星夜赶筑,限期完成。

老蒋虽然没有明着要求宋哲元跟自己一起赌咒发誓,但却举起金箍棒,给宋哲元划了一个圈子。

那就是不管和战与否,你都必须与中央保持“共同一致”,决不能“单独进行”。

短短几天之内,老蒋已连发三电,犹如三道金牌,而且一道比一道急,使得宋哲元不能不为之动容。

为了从侧面更有效地说服宋哲元,老蒋还从庐山专门给秦德纯打来一个电话。

他提出了处理“七七事变”的两个核心原则,就是两个“不能”。

一,不能让出华北尺寸之地,二,不能接受日方的任何条件。

假如日本人就是不让步呢?

没有二话,“牺牲到底”。

蒋何都言之凿凿,加上秦德纯在旁边进言,宋哲元对日本人能否真正遵守“秦松协定”,进而和平解决争端也起了疑心。

他不是一个没有军事常识的人,此时如果集中力量,及早向丰台日军出击,在以众敌寡的情况下,一举全歼对方都是有可能的,但他下棋不能只看一步,而是至少得看两步。

下一步,吃了亏的日本人会善罢甘休吗?

这是宋哲元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

到这一步,如果想不依靠“外人”帮忙,由29军独当其冲的话,他手中可称得上法宝的,就只剩下了一个“品”字阵攻防体系。至于老蒋提到的那个国防工事,根本连个影子都没有,临时抱佛脚似乎也不现实。

对于其时的宋哲元来说,和也好,战也罢,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他必须从一个人那里得到明确的态度。

(830)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33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33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