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长毕业于保定军校第2期,与秦德纯是同学。弃武从政后,因为秦的介绍,曾担任过北平市政府参事兼宣传室主任。
宋哲元和秦德纯都深知宛平的重要,除派强兵能将扼守外,又在这里设专员公署,特命王冷斋为县长兼督察专员。
王冷斋刚到任,屁股还没坐热,日本人就如影相随地跟了过来。
天津驻屯军参谋桑岛第一个“架到”。
桑岛一进门就对王冷斋说,最近部队运输出现了一些困难,兵营也不够用。
奇怪了,你有困难跟我说干什么,你的部队又不归我管。
桑岛可不是这么认为的。这哥们自来熟,俨然他是主,王冷斋反成了客。
他拿出一张地图。
看清楚没有,从丰台到卢沟桥,这中间叫做大井村,你把大井村外的6000 亩土地拨给我吧,好让我们早点打桩围地,建造机场和营房,那样困难就都解决了。
桑岛一副颐指气使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王冷斋是他的下属哩。
要是一般人,王冷斋得扇他一大嘴巴:你妈贵姓,懂不懂礼貌,有这么跟我说话的吗。
可是眼前的人不是一般人,那是日本人,不能随便和他翻脸。
王冷斋说:我刚刚到任,前任县长在这方面没有移交给我任何案卷,因此需要向上级请示后再给你答复。
虽然话很婉转,可桑岛也能听出对方是在拒绝,马上便拉长了脸:还请示什么请示,你的上司早就同意了,到你这里无法是过一下手续。
这是日本人经常运用的一招,靠两边信息不对称的办法来制住你。心理素质差一点的,还真得着了他的道。
王冷斋依然是一脸的沉静,他伸出手。
好的,那请把批文取出来让我验看一下。
桑岛傻了。他不过是信口开河,“灵机一动”,胡诌出来想诈对方一把的,哪里真有什么“上司批文”。
这小日本的脸立刻成了猴子屁股,真是坐也不是,立也不成,支支吾吾,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囫囵话了。
王冷斋起身,端起茶杯。
送客。
王冷斋的秘书负责把桑岛送出门。按照王冷斋的交代,这个秘书边走边跟桑岛“交心”:这事别说没有批文,就是有批文,也办不了。
桑岛差点跳起来:凭什么?!有批文怎么会办不了。
秘书说你别激动,听我慢慢道来。
知道中国人最敬什么吗?
桑岛怔了一下:皇帝?
那是你们日本!我们中国人最敬祖宗。
你要的那些地方,全是当地农民的祖坟所在地,政府就是下批文,他们也决不会出卖。
桑岛半信半疑:不会吧,那么多地,全是你们中国农民的祖宗坟地?
秘书不高兴了:我还骗你不成,看来你还是对中国不了解啊。北方农村,只要出了村子,外面全是祖坟。
桑岛回去后,让人一打听,果然,大井村外一带大多是坟地,而也的确没几户人家肯转易把土地卖给外国人。
泄气了。
(785)
天津驻屯军和北平特务机关向来是一对拳击组合,你方唱罢我登场。这边桑岛刚歇菜,那边新任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陆大第29期)就又起炉灶,反正就是不信邪,非攻下来不可。
登门作客不成,那就引蛇出洞吧。
松井发来一封请柬,请王冷斋赴宴。
虽然知道日本人的这顿饭并不好吃,但假使不去,更会让彼方找到寻衅的由头。
学学关二爷单刀赴会。
酒席宴前,起首的节奏都一样,无非是“入席饮酒,举杯相劝”, 而王冷斋也谈笑自若,神色如常。
很快就到“酒至半酣”的时候了。
松井亮招了:有件小事,希望阁下能成全。
王冷斋微微一笑:有什么事请明说。
这种“小事”一定得让他“明说”,要不然他就会趁机弄个筐把你给装进去。
松井手一招,他的秘书斋藤不知从哪个角落里跑了出来。
手里拿的还是桑岛的那张大井村地图以及一份早就写好的协议。
签个字吧,签了就大功告成了。
《三国演义》中也有这么一出。大家正喝着酒呢,东吴方面就突然逼你“还荆州”了。
云长当时的回答是:此国家之事,筵间不必论之。
吃饭的时候就吃饭,谈其它的只会倒了胃口。
王冷斋也是这么说的:席间只是把酒言欢,具体事务今后可以“从长计议”。
说完端起酒杯:请!
日本人行事向来喜欢搞“忧欢派对”,松井做好人,斋藤就做恶人。
他根本就没有碰杯的意思,而是拿出一支笔要硬塞到王冷斋的手里去:王县长既然来了,就必须“赞助”我们。
三国的单刀会一下子变成了战国的渑池会。
如果说大井村是和氏璧,松井就要扮演那仗势欺人、巧取豪夺的秦昭王了。
岂有此理!
王冷斋强忍火气,直言相告:我想,松井阁下设宴是为了中日友好吧,我前来赴宴也是出于同样目的,因此宴席之间只能谈笑言欢,不可涉及任何政事。
如果你们现在硬要谈判大井村土地问题,这饭就吃不下去了,我们退席!
斋藤忽然一跳,挡在王冷斋前面,那意思:你以为今天还走得了吗?
王冷斋大怒,“勃然挥拳,击桌而起”,拳头捶得桌子嘭嘭响,并凛然怒斥:我知道今天可能要失去自由,没什么了不起,王某在所不惜!
知道蔺相如吗,人家当年就有这么一股子劲头:璧在人在,人亡璧亦不亡,那是刀压在脖子上也不悔的。
见事情闹僵了,对方始终不为所动,松井只好又出来收拾场面:好了,今天我们不谈政治,继续喝酒。
明攻不成,又来暗袭。
一声令下,喊来一堆涂脂抹粉的日本艺妓跳舞助兴。
说是“助兴”,却暗藏杀机。这跟以前天津驻屯军和29军搞过的“联欢活动”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那是“武宴”,大家都是武将,自然“请以剑舞”,现在表面上都是文臣,就得弄些别的花头出来了。
(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