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规矩,大家又围绕诸侯们展开了竞赛。南京拉人开会,东京劝人止步,诸侯则在中间察言观色,窥测风向。
由于韩复榘在西安事变中拥蒋的态度不够坚定,老蒋这次对他格外上心,不仅派沈鸿烈上门做说客,还让孔祥熙来电规劝,要其务必出席会议。
韩复榘不想去,可是既然已被老蒋盯上了,又不敢公开拒绝。
这就需要给个理由先。
韩复榘给出的理由是: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所以来不了。
注意到会议内容敏感,为了尽可能两不得罪,包括韩复榘在内,相当一部分南北诸侯都没亲自与会,不过他们又都无一例外地派了代表参加,而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
林铣十郎的神经不能不紧张了。他想方设法派人打听,代表们都在谈些什么,以判断中国的国策究竟在往哪个方向转。
会议由刚刚回国的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主持。会上通过的一个决议引起了林铣十郎的格外关注——“根绝赤化案”。
光粗看一下题目和内容,你可能会以为它跟以前历次的“剿共”口号没有什么区别,似乎还更狠了,不是光“剿”,而是要“根绝”。但细推敲一下内容,再联系中共提出的“四项保证”,得到的感受就大不相同了。
“根绝赤化案”几乎就是对“四项保证”的呼应,就仿佛共产党在那边喊,我“保证”做到哪些哪些,这边国民党就回答,我就是“希望”你能做到那些那些。
回头再看陕北中央的反应,他们对“根绝赤化案”不仅没有像以往那样“破口大骂”,还泰然受之,觉得很受用。
这算哪门子“根绝赤化”呢?
明白了,这不过是国民党的“障眼法”。知道我们日本人最忌讳“联苏容共”,拿出来骗我们的。
国共合作的趋势其实已经不容逆转。
更让林铣十郎感到心惊肉跳的是,尽管汪精卫再次回归,国民党内众望所归的却仍是老蒋,“亲日派”几乎完全失声了。
老蒋口口声声,决不会答应西安事变时张杨提出的“八项主张”,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不过是面子问题,当事人不好意思直接承认罢了。
事实是,蒋汪此后主持的政策和人事任免,在对日关系上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硬的一面。
老蒋就不用说了,汪精卫呢,那以前都是对着日本人扮过红脸的,现在也一反常态地高调起来,说我们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没别的,就是要恢复失地,还我河山。
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要把失去的“满洲”给夺回来(“以恢复满洲,作为当前紧急、根本之问题”)。
老汪的精神意志没法跟老蒋比,这位仁兄是看形势发展说话的:无论是“绥远事件”,还是“中日南京谈判”,以硬对硬的结果,都没让日本人占到什么便宜,证明必要的强硬是对的。
林铣十郎当然不会相信,中国凭现有的军事力量,真的能够攻下“满洲国”,“收复”东北,但他知道,蒋汪起码有一点是可以做,也能够做到的,那就是推倒“满洲国”的“防护之外墙”。
(779)
两道“外墙”,一道华北,一道内蒙。在这几年双方的反复拉锯战中,一方是在不断“砌墙”,另一方则是在用力“推墙”。在“华北工作”方面,日方早已呈骑虎难下之势,虽然用尽气力,华北特务机构的主持人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但随着三轮“华北自治”高潮的相继失败,预想中的华北“外墙”始终没有能够真正“砌”得起来。
“内蒙工作”更好,偷鸡不着蚀把米,不仅丢掉了百灵庙,还差点把满蒙伪军的魂都给打没了,后者本来就胆小,这下更不敢再轻举妄动了。
蒋汪的最新表态说明,他们还准备继续推倒“那堵墙”,即着手断绝冀东和内蒙对日本的依赖关系,使之完全中央化。这显然不是林铣愿意看到的。
针对中方的变化和己方的失败,他感到有必要进行“对华再认识”,重新审视原有策略。
以前为什么觉得中国比较好搞?
无外乎几个原因,首要者即为“一盘散沙”。
可是一个西安事变,不仅没能使这个国家走向日本人所向往的“内乱”,反而还在抗战的旗帜下,高度聚合了其人心:诸侯们纷纷从“反蒋”变成了“拥蒋”,就连“不共戴天”的国共两党也奇迹般地站到了一块。
作为与孔子并列的儒家两大圣人,孟子的一句话说得妙极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如果不主动迎战内忧外患,而一直在昏昏噩噩中过日子,那是要亡国灭种的。
多难可以兴邦。这个分裂国家迟迟不能解决的统一问题,不经意间,却让日本给“促成了好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国共双方和全体民众都是西安事变的赢家,输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日本。
此外,“经济不安”、“军事力量弱小”本来也一直是倭寇用来随意欺凌我们的重要原因。
不过你看清楚了,中国不是停滞不前的,特别是近几年进步神速。经济方面,有“法币改革”,军事领域,有整军备战,分别促成了所谓“黄金十年”中最耀眼的几笔。假以时日,东方睡狮不能不让日本人为之刮目相看。
正是由于对手在变化,老革命便遇上了新问题。
过去的办法无非两招:逼和吓。
问题是这两个曾经屡试屡爽的招数眼下似乎过了保质期,已经越来越不灵光了。
是得换换思路了。
林铣决定起用原驻法大使佐藤尚武为外相,让后者动动脑筋,看能不能“与时俱进”,弄点新意思出来。
佐藤在做国联代表的时候,就是颜惠庆、顾维钧等人的手下败将,知道这些中国人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好欺负。
既然逼和吓不管用,试试软的一手怎么样?
第三招:骗。
在佐藤的策划下,日本派出一个以儿玉谦次为团长的经济访华团到中国,并得到了老蒋的亲自接见。
这帮人与其说是访华团,不如说是表演团更合适。他们一改以往咄咄逼人的“尚武”形象,变得温情脉脉起来。
在友好亲善的面纱后面,一把软刀子却已放出了寒光:以“经济提携”来代替“政军逼迫”。
还是想欺负你,只不过换一种手段或方式罢了。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