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与主战派一口一个“张逆”不同,老冯是称兄道弟,谓之“张兄”——

张兄,听说你要“留”老蒋“暂住西安”,这个不妥吧。至少我本人,已经“莫名骇异”了。

听我说,先把“介公”(指蒋介石)给放回来,如果兄弟你在陕甘那边确实有什么困难,或者在抗日救国方面有好意见,可以公开提嘛,我想,“介公”这个人,还是比较“光明磊落坦白为怀”的,到时候,他一定会帮你解决困难,采纳你的抗日之计。

打个比方,假如主战的何应钦是左派,要挥舞大棒的话,主和的老冯就是右派,手里拿的是胡萝卜。

当然下面还有极右派。

这个极右派是指老蒋在国民党高层中的“亲友团”,像孔祥熙、宋子文这些人。

孔祥熙此时代理行政院长,他也给张学良发去了一份电报。

较之老冯,孔祥熙的称呼简直可用“奴颜卑膝”来形容,仍尊其为“张副司令”。

在孔祥熙的这份电报中,几乎没有一个字的指责,都是说好话的,比如“爱友爱国至为佩慰”,甚至为张学良开脱,说他发动西安事变是没办法,因为“爱国至切另有不得已之苦衷”。

(735)

说来说去,都绕不开一个意思:你千万要绝保“介公”的安全,让他“绝无危险”。

要救连襟嘛,也顾不得很多措词了。

三派连日争论,气氛十分紧张。

此时会场上悄悄地出现了一个人,一个女人,只不过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是蒋夫人——宋美龄。

宋美龄是从上海紧急赶往南京的。此前她正在和人研讨“有关航空建设的那些事”。

从孔祥熙那里得知丈夫在西安“消息不明”后,犹如听到了一声晴天霹雳,倍感惶急。

在宋氏三姐妹中,宋美龄虽然最小,但胆子却并不小。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说是三人中最有胆魄的,否则也不会敢于帮助老蒋掌握空军了。

跟着老蒋这么多年,大风大浪不是没有遇到过。“两广事变”发生后不久,蒋氏夫妇在江西临川行营就曾遭遇过一次险情。那天半夜,在临川城外,突然枪声大作,当时也以为可能是发生“兵变”了,老蒋自己都有些慌乱。宋美龄却立即说,你把手枪给我,如果冲不出去,我就自裁,决不受辱!

事后查明,原来是城外的部队闹了误会,相互开了一阵枪,虚惊一场。

可这次西安事变既不是误会,也不是虚惊,此时除了那份全国通电外,西安与外部联系的所有电报都已断绝,几个小时之内,无法得到关于老蒋存活与否的任何确切消息。

正规渠道堵塞,谣言就开始走街穿巷,有的说老蒋的脑袋早就被挂在城头示众了,还有的说西安城里面已经打得翻了过来,所谓“骇人者有之,不经者有之”。

宋美龄此时的要求很简单,作为妻子,她希望那个一生相伴的人能够平安回家。

她很清楚,南京的紧急会议不仅决定着丈夫的生死,事实上还关系着其未来的命运和前程,她必须参加。

可是她实际上无法公开参政,尤其是涉足如此重要的会议。

当年孙中山带着大伙颠覆满清闹革命,顺带把女权运动也掀了起来,所以才有秋瑾、沈亦云、唐群英、沈佩贞等众多“女侠”冒死参加革命。然而等到清帝退位,民国初成,却没她们什么事了。

在国民党党章里,竟然找不到一条有关“男女平权”的条款,倒是有这么一条:国民党员,不要女的!

一道打江山,最后却连张小板凳都不让我们坐,看了着实让人窝火。唐群英、沈佩贞当时就扑将上去,把宋教仁痛扁一顿,那种打法也颇具“闺房特色”:伸出手去,挠脸的挠脸,揪胡子的揪胡子(“举手抓其额,扭其胡”),还有打嘴巴的,那动作更吓人(“以纤手乱批宋颊,清脆之声震于屋瓦”)。

宋教仁负痛狼狈而去,但女子参政的权利终究还是没能争来。

喊喊口号容易,思想深处的那许多痼疾和成见,岂是一时半会能够消除得了的。

那位要说了,宋美龄不是还管空军吗,都掌军权了,怎么能叫不参政,至少算“干政”吧?

其实确切一点说,参政的应该是蒋夫人,而并不是她宋美龄。

(736)

老蒋说,我要让我太太抓空军。谁敢说不行。

然而这个世界又非常现实,转眼间,由于老蒋生死未卜,世态炎凉的一面马上就暴露出来。

众人在发现场上多出一个女人后,立刻群起质疑:谁把她放进来的,她有什么资格参与军国大事?

大家不是不认识宋美龄,都认识,但他们心底里还有另外一种声音在回荡,那就是——你还以为是老蒋在这里主持哪?!

宋美龄一动不动。

我有资格,因为小女子也是一个普通国民,需要了解大政国情,所以完全可以来开会。

看到宋美龄可能面临窘境,孔祥熙赶紧上来打圆场,主持会议的“老好人”何应钦也帮着说话,总算没有让这位在众人眼里已经严重贬值的“委座夫人”被当场轰出去。

但是一旦站住脚,宋美龄很快就让与会诸君见识到,她这个小女子,并不是一般的小女子。

会议虽然在讨论如何解救老蒋,可是有一种论调,始终让宋美龄觉得分外剌耳。

有人说,“委员长”就不应该轻易到西安去,可他不听劝,偏去,结果怎么样,中计上当了吧。

说这话的,有真心着急的,但更多的却是冷嘲热讽和落井下石。

宋美龄意识到,如果任由这种舆论滋长蔓延,即使丈夫能够活着回朝,其威望和权力也可能一落千丈。

她必须反击。

这说的这叫什么话?“委员长”既为“委员长”,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作“冒险牺牲之准备”。只要是为国家筹谋大计,哪里还有什么时间顾个人安危(“如委员长自抱其本身安全之顾虑,又安足为全国领袖哉”)。

保卫工作谁负责,难道都得“委员长”亲力亲为吗,那要你们这些部下和左右干什么?“委员长”这次在西安遇险,不是他的错,而是部下的错,是在座“诸公”的错!

寥寥几句话,却锦里藏针,句句见血,说得与会者面面相觑,“并无一言回答”。

宋美龄的聪明之处在于,她知道这些政客们背地里都看不起自己,认为她不过是一个因为丈夫被困而急得六神无主,到处乱闯乱撞的女人,不足以言大事(“世人必以为妇人当此境遇,必不能再作理智之探讨”)。

她要说服别人,首先就要压抑自己的个人感情,不能意气用事,所以她在会场上始终强作镇定,尽量不让任何一个人看出自己慌乱不安的一面,同时话语中尽是站在“理智”高度,一套又一套大道理,完全不搀杂一点儿女私情。

就算她是一个女人,能讲出这么有水平的话,你能不刮目相看吗?

会议的争论逐渐进入高丨潮丨,还是那个中心议题,三派观点应取哪一派。

国民党元老戴季陶主张出兵。

戴季陶在民国史上,和陈布雷一起,并称国民党内的两大“文胆”,所谓的戴季陶主义,就是此老的杰作。他还是黄埔军校第一任政治部主任,等他下来,才轮到邵元冲等人上场。

在得到西安事变的消息后,戴季陶气得哇哇乱叫,提出要立刻派空军轰炸西安,并强调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政府威信,不致让张杨这些“叛乱分子”给看扁。

(737)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9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29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