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在通车通邮谈判中,黄郛为顾全大局,已经做出了一些让步,日本人也通过他们的“技高一筹”,在里面打了很多的“擦边球”,拼着命希望人们能在事实上认定有“满洲国”这么一个东西存在。

但是他们失望了。火车通了,信也可以寄了,然而国际上认“满洲国”的仍然没有多出一个。

与此同时,黄郛却在“所失者大”中的那个“大”上前进了一步,这个“大”,有很大一部分是指华北的团结对外。

当时老蒋正在西南诸省指挥对长征中的红军展开围追堵截,然而由于黄郛坐镇华北,这里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洞若观火,这一对盟兄弟经常通过电报以及南下北上的方式商讨对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8日,阎锡山的老家山西河边村气氛热烈,因为这里即将迎来一位极其重要的客人——“蒋委员长”,后面括号:夫妇。

老阎自己诚惶诚恐,鞍前马后招呼自不待言,阎老爸患病多年,平时极少出门,这次也硬让家人用椅子抬着,出来“叩见”自己心目中的“万岁爷”。没想到这个“万岁爷”与众不同,未等阎老爸开口,就连称“老伯”,并连着鞠了三个躬,把个“老伯”当场惊得不知所措。

要说这老蒋虽然位高权重,但对于封建礼教的那一套却是极其注重的,他哪知道阎老爸的心理啊:堂堂“天子”哪有给我等小民敬礼鞠躬的事,这不折寿么。后来老头没过多长时间就真的一命归天了,村里迷信的人就都说是让老蒋给“折”的。

阎老爸如此,阎老妈(其实是老阎的后妈)和他媳妇更没好到哪去。她们在私下里,都口口声声称呼宋美龄为“尊贵的王后娘娘”,把后者差点笑死过去。

外行看热闹,内行见门道。老蒋的这次“人情外交”可是用意至深的,那就是要借机观察一下山西的动静,同时拉近与阎锡山的距离,在华北可能面临分裂危机的情况下,首先把这个举足轻重的地方实力派给稳住。

虽然前后仅仅在山西呆了三天,但老蒋此行的收获是非常丰厚的,两人开始从中原大战时难以相容的政敌逐渐转变为盟友(哪怕是暂时的)。听听两人通信时用的称呼你就知道了,老蒋称老阎为“伯川大哥”(伯川是阎锡山的字),而老阎却毕恭毕敬,不敢逾越雷池一步,起头永远都是“委座钧鉴”。

徐永昌对老蒋说过的那句话终于要开始兑现了:“(你)不但有与阎先生合作的必要,将来他还会有帮你的时候”。

在“华北群雄”中,阎锡山资历最老,声望最高,说话也最有权威。因此,日本人此前也曾对他进行过多番引诱。

现在老阎跟“委座”一接近,无疑起到了榜样的作用:华北几个大佬顿时都把屁股坐定,不敢再多问窗外事了。

(602)

暗中使力的同时,老蒋也咬着牙狠狠地敲打了一下日本人,希望他们把步步相逼的行为稍稍收敛一下。

只不过这个敲打用的不是枪杆子,而是笔杆子。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一篇刊登于《外交评论》上的文章轰动一时,几乎引起了中日朝野的一致重视和热议。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做《敌乎?友乎?》,作者署名是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秘书徐道邻,但实际上是由其时正处病中的老蒋口述要点,“文胆”陈布雷执笔写出来的。

文中说如果日本真想灭中国的话,必须有两个“确保”:

第一,在时间上,确保10天之内把中国灭掉。

第二,在地域上,确保占领中国每一寸土地。

否则,咱们的事就永远完不了,我会一直跟你死磕,虽然我没你力气大,必将“大受牺牲”,但也一定会让你死得很难看(“日本地位甚为危险”)。

狠话说到这里,就是劝日本“化敌为友”,既然你没那么大胃口灭了我,还可能同归于尽,那为什么我们非要弄到如此难以收拾的地步呢?大家好好说话,一块喝茶,一块聊天,做个好邻居好伙伴,不是很好吗?

用当下最时髦的语言来概括,这个就叫合则共赢互利,斗则两败俱伤。

说实话,这些意思我们中国人都能理解,但偏偏日本人理解不了。他们认为要利,只能他一个人得利,说两个人都能得利,这怎么可能呢,世上会有这样的好事吗,骗鬼的吧。

四年后,南京失守。

《大公报》的主笔张季鸾在上海租界内碰到了曾任日本驻华大使的川越茂。

张季鸾对这位“原大使”说:你现在可以说句实话了吧,告诉我,为什么非要把我们逼到这种地步呢,你们会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吗?

事已至此,川越也不用再装了,他说了一句话,张季鸾后来又转告给了老蒋。

老蒋听后气得浑身哆嗦,称他在觉得“悲惨不已”的同时,一辈子都忘不了这句话(“终身莫忘”)。

什么话这么恶毒?

听听吧:今日欲救日本,即不能救中国。

换言之,他要幸福,而这种幸福是一定要建立在你的痛苦之上的。

是不是“终身”不一定,但这句话的确让老蒋刻骨铭心,以至于又过了五年,在日本也已陷在大泥潭里爬不出来的时候,他在日记里又记了一遍。

那意思,怎么样,吃苦头了吧,看看我们谁比谁更惨。

然而往前推个九年,日本人的确都是这样想问题的:我不在你身上讨点便宜,我就吃了亏,进而言之,我不灭你,我就不能生存。

所以任你“陈文胆”再怎么笔走龙蛇,声情并茂,横竖还是不能真正打动他们那自私自利的铁石心肠。

当然,如果说是一点效果没有也不客观。当时日本政界即已猜测这篇文章可能是中国最高层授意之作,其中那两个“确保”让他们感到如果现在操之过急的话,灭掉中国确实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同时,通车通邮的实现,至少让一些吃政治饭的人感到满意,在他们看来,这已经是对“满洲国”的一种默认,“剩下的只不过是面子问题”。

变化首先从那个会阴阳脸的广田开始。这位仁兄一分钟前可以杀气腾腾,一分钟后也一样能装得和蔼可亲。

(603)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24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关河五十州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八千里路云和月(与正面抗日战场有关的那些事)第24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